朱婉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想学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几种途径。
一、在感知觉中思维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概念或者没有语言、言语或图画等多种形式所表达的概念,思维将如无源之水,难以运转。而人是在感知觉中建立概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会边玩边想,可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他们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因此,在课堂中应多提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允许学生口中念念有词。例如,数字基本概念的教学——数数,允许学生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不仅提高数数的兴趣,还有利于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物体的表象,从而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概念。再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并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概括。学生在感知觉中积累数学概念,为思维的起点创造条件。
二、在榜样中发展思维
思维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对于如何思考才是合理、正确的逻辑思维,学生是很模糊的。作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做好榜样示范,使学生在一个外显而具体、细化明了、可操作性的规则体系下学习思维。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1.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中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支配人的语言,因而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教师要十分重视数学语言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与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理解数学语言,并且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进而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比较弱,这就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导致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准确反映。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导师,我们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而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这就要求我们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表达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边分边参照如下句式汇报:我们是按( )的不同分的,分成( )和( )。此时精心设计的操作程序和指导语,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语言表达的简洁规范,促进了学生的思考,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2.在书写的规范化中培养
教师书写的规范主要体现在板书上。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好的板书板画具有层次清楚、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各种关系表示准确和形象生动等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分类”时,教师利用韦恩图将四边形进行分類整理,使得每一个子类与总类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再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板书如下:
板书通过旧知到新知的类比中揭示了知识的结构及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反映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此时结合简明扼要的板书和教师的讲解描述,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好的板书是教师榜样的引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三、在探索问题中发展思维
作为小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经验不够,使他们思考的方式单一、局限。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1.设计开放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与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与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
(2)能将与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这样提前引导、指令,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权利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事先不作暗示,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①化成小数比较;②用折纸比较;③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④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⑤借助1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造,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上,有了一次探索的成功。
2.在类比推理中引导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教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
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才能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引导他们到知识的太空翱翔。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