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室

2015-10-21 06:34张丽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灵

张丽

摘 要:创设一种新型教室,科学地分组,设立亲情工作间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新型教室;心灵;留守儿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由于直接缺失父母关爱与管教,多数与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心理指导少之又少,得到的却是隔代的溺爱,造成他们在性格、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最终极容易导致离家出走、逃

学、偷窃、破坏财物、作弊等严重行为,值得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比例更是高达62.4%,留守儿童工作历来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社会公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等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班主任跟前。

家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目标是尝试着创设一种新型教室,让他有家的氛围,教师无私地在这里倾撒着爱,学生可以在这里得到无比的尊重,有诗意地学习,心情快乐地度过难忘的中小学阶段。

一、科学地分组,平等地对待学生

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融进学生,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通过家访、打电话、加入本班学生QQ群进行交談,关注相关微博等手段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校内外生活、学习、特别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分成6个合作小组,小组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智力互补”的原则。学习上组内互相帮扶,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同时,班级管理采用小组轮值制,让每个学生都公平地参与管理班级。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轮值小组学生总是认真地设计班级文化,改变着新型教室的功能与格局,用鲜花装扮着教室,捐来的图书摆放得井井有条,锃亮的全体师生艺术照悬挂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营造家的氛围。轮值小组定期变换,班级文化等也跟着变换,教室布局的水平逐步提高,轮值小组的管理热情也日益高涨。一个循环结束后,班主任让每个合作小组组内讨论轮值时的成败得失,并参考所有任课教师的意见及政教处的考核结果,对合作小组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打造中国的“第56号教室”。

二、设立亲情工作间

新型教室后一角设一大橱子,外漏的橱壁上刻有精美的传统美德故事画,熏陶着学生。橱顶上摆有一盆旺盛的百合花。打开橱门,却是一间能同时容纳两个人的亲情工作室,里面工作台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专为留守儿童与在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所设,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与父母分享,及时聆听父母的教诲。橱内壁上还有一台电话,可在交流和互动中一点一点地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隔膜。

三、组建班内兴趣小组

某一当值小组布置教室时张贴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一位留守儿童准确地标出了自己的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并根据比例尺大致算出了打工地到家乡的距离。其他留守儿童纷纷效仿。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又加深了亲情。与此同时,引起很多学生看地图记地名的极大兴趣,被测试的学生用小手绢蒙上自己的双眼,被另外的学生领到世界地图跟前,左手被指点着按在祖国母亲的版图上,右手指出随便提问的世界上任意十个国家,这个学生摸索着准确地指出来了,迎来了阵阵喝彩声。其他学生踊跃参试,快乐充满了整个教室,学生参与兴趣小组的热度大大提高。

四、因人而异的心理辅导

由网上报道来看:逃学、偷窃甚至投毒、抑郁、自杀等悲剧经常发生在学生身上,已经引起学校及主管部门、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而这些恶果的起因往往都是学生的心理小偏差得不到及时疏通酿成的,特别是留守儿童成长的烦恼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为此学校专门邀请县乡妇联、民政及青少年儿童心理专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五、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认识到不足就是进步。让学生自觉养成每日必三省自身的习惯,如,“我今天有什么收获?我的言行得当吗?我离我的理想近了还是远了?”等等。教师也不是圣人,学生面前说错话做错事也是常有的事,主动向学生道歉,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学生的楷模。努力在班内形成有错就敢承认、敢担当且立即改正的惯例,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开展生命教育,防止学生发生“想不开”等过激行为。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参考文献:

陈静.班主任的工作艺术[J].教书育人,2009(31).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灵
心灵的感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