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做法

2015-10-21 06:34黄海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外貌课文儿童

黄海阳

山区小学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两难”,一是教师的指导难;二是学生的写作难。学生作文质量不高。究其根本,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存在着“两不一怕”(对作文不感兴趣、不愿写,怕写)。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就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此,浅谈我的粗浅做法:

一、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而写作是阅读的综合运用,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我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儿童思维敏感和爱寻根问底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到写作上来。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时,教师若能把儿童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那么,课文中的语言便能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儿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就会觉得生活中有许多事可写,心中有许多话可吐,便会自觉地练笔。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可先讲述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充分體会作者是怎样表现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的,使学生“触景生情”,对老班长产生敬佩和怀念之情。课文授完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说说自己学了这课以后有哪些收获。

2.引导仿写,促写作兴趣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作文可以仿写,但不等于抄写。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仿写可仿文章的体裁、构思、写法等。一般可分为片段仿写和整体仿写两种。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作者抓住少年闰土的哪几个特点来写他的外貌的?学生便答:“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带银圈”。接着,我和学生共同分析作者为什么紧抓这三个特点来写闰土的外貌?通过学生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的目的在于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了进一步深化,我便请了班上的一位女同学上台亮相,让全班同学观察她的外貌,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她长着瓜子脸”“大眼睛”;有的说:“她两腮上有个小酒窝”“两片薄嘴唇”;有的说:“她头上扎着蝴蝶结”“浅蓝色的衣服显得整洁大方”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人物外貌有了初步门径。教师在此应加以点拨,写人物外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根据年龄、性别抓住特点来写。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材料可写,作文时不再感到困难了。

整体仿写是学生学完一篇文章后,模仿它的体裁或写法进行作文。如,在教学《落花生》《古井》等课文,这些课文通过某件事物说明道理,借物喻人。让学生去仿写、去想象,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在习作《蜡烛》中这样写道:蜡烛伴随着我度过多少个夜晚,它在微风中闪耀着光辉,为了同学们的学习,它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事物,激发写作兴趣

在教完《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篇课文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便组织学生春游,参观“南一水库”,其目的在参观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指导写作。

1.“看”“听”中激发写作兴趣

当我们到了“南一水库”,按地点的转换,大坝—人工瑚—导流洞、泄洪道—电机房进行现察,学生看到的是:百米高的大坝,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湖水。听到的是:倾泻而下的泄洪道的流水声,电机房里水轮机、发电机高速运转的轰鸣声。这时,学生个个心情激动,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觉得心底里有好多话要对亲朋好友说,对同学们说。

2.从“说”中激发写作兴趣

回校后,我专门开了一节说话课,让学生说说参观的收获。因为他们已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话题一开,学生有的说:“那百米高数十米来长的大坝镶嵌在半山腰上。”有的说:“那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有的说:“那泄洪道的水直泻而下犹如一条长挂半天的瀑布,那三台发电机组日夜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发言可热烈了!

3.从“想”中激发写作情感

由于儿童们得到的是真情实感,写作时心里踏实,兴趣较浓。他们想到的是祖国的伟大工程的宏伟,科技的发达,技术人员的劳苦、精干。那数台发电机不辞劳苦地运转,通过高压输电线,把强大的电流送往各地,把光明送遍千家万户,为人民造福。

实践告诉我们: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入手,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外貌课文儿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留守儿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