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的冬天真的来了么?

2015-10-21 00:21金晨
市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B轮虚报投资人

金晨

“对于融资来说,很快冬天就要来了,我对我所投的企业是这么说的,你们现在能融的话,赶快融钱,而且要准备12-18个月的现金流。” 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宋安澜的此番言论一下子触动到了创投界。A股市场的萎靡,以及全球市场的下跌,极大打击了投资热情,融资寒意愈发浓重,融资的冬天真的来了吗?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能常常听到市场有人获得上亿元的融资,但在一些投资人看来,融资的冬天已经来了。去年,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写了一篇《致CEO们,冬天已经来了》,他用2011年到2012年的那波由热到冷的过程,提醒大家警惕冬天的萧条。文中谈到当时初创企业的融资环境极其疯狂,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疯狂地投资项目,创业项目每轮融资之间的时间差被迅速缩短,甚至上轮刚结束就涨价几倍开始下一轮新融资。当调整来临,原来可以融资千万美元的公司砍一半、三分之二融资金额都融不到,也会有很多融不到钱的创业公司在短暂的黑暗中倒下。他警告大家大家,物极必反,市场从贪婪转向恐惧的关键节点只在弹指之间。

融资:虚报、造假是“公开的秘密”

今日资本的徐新也曾强调中国投资泡沫下的浮躁,很多创业公司的估值偏离了价值。事实上,夸大虚报融资金额,早已是创投圈“公开的秘密”,并且愈演愈烈。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对待融资造假早已司空见惯。

近日,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15分钟撤回融资新闻稿件的举动,再次成为创投圈舆论焦点。早前,窝窝团等几家企业已经被报道融资造假。窝窝团,招股书曝光的融资额是此前公布数据的1/4。有媒体通过梳理上市公司财报的方式,发现了不少虚假融资或者融资有争议的案例,涵盖了360、迅雷、京东、陌陌、唯品会等众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

据了解,很多创业者一般是将融资额翻三到十倍报出,将人民币报成美元,或者将估值说成融资额,或者采用比较模糊的报数方法。这种熟练的造假手法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圈内人往往会把公开的融资金融除以5,大概才是比较靠谱的融资金额。很多创业者坦言,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虚报金额的行为。“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几倍很平常,甚至乘以10倍的都大有人在,而把根据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更是普遍做法。”一位被采访创业者承认。除了虚报融资额外,还有一些创业者借助媒体故意散布莫须有的融资信息或并购信息造势。实际上,很多创业企业的融资仅仅停留在接洽阶段,知名投资机构尚未最终决定是否融资。

对于融资虚报金额,“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有投资人说道。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将融资造假描述为“行业内的一种新默契”。由于夸大融资额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情,因此创业者和投资方也就形成了这种所谓的默契:对于创业者来说,夸大融资额可以提高企业估值,获取合作伙伴、客户、用户更多的信任,给竞争对手形成威慑,打乱竞争对手的布局。借助有争议的融资金额,引起媒体关注,免费为自身做广告推广;对于投资方来说,默许夸大融资额,一来可以彰显自身实力,二来投资的企业可以借此尽快发展,做高估值,这样投入的钱就会很快升值。

而之所以形成互相包庇、相互联动的和谐氛围,其根源是因为默许融资造假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由于创业团队和投资人都有签订保密协议,所以在保密协议的保护伞下,查证创业公司造假非常困难,造假几乎等于零风险。但是如果企业发展到上市阶段,尤其是在美股和港股上市,IPO招股书披露的真实融资数据,往往就是“纸包不住火”了。可以从数据和估值惯例等方面,判断企业融资是否存在水分。

今年2月,徐小平便曾发起倡议,抵制创业公司虚报融资。“但甚至徐小平自己投资的某物流公司都没有遵守这个倡议”,快货CEO潘先林说。虚报融资额的事件还在不断上演。但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创业公司通过虚报金额把估值拔高到夸张程度,加上如果其本身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会再找到下一轮融资,创业公司很可能被打回原形。深圳创东方投资总监李享则强调,O2O市场、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估值泡沫比较普遍。

创业还热,钱却不好拿了

对于创业者来说,比起夸大融资金额这个问题,当下二级市场的动荡,更直接地影响到自家的钱袋。二级市场的冷流,意味着风投的退出、估值的缩水,“我们现在就是在观望了,资本市场不好,退出机制会有问题。”一投资人士说,现在大家都已冷静下来。在“全民创业”还处在热潮之中,钱不好拿了,确是目前很多创业公司的一致心声。

不少PE、VC大佬都表示,在投资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创业者的确要根据自身情况做一番思考。时过境迁,疯狂的投资足以让资本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肯定是在放慢速度。的确现在很动荡,至少从对于资金和投资人负责的角度来说,如果行业或者整个局势在调整,我这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完全还按照原来的节奏,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做。”赛富基金合伙人羊东表示。

根据投中的数据,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222起,环比下降10.84%。大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初创企业的融资比较悲观,特别是对于比较烧钱的平台。“和十年以前的项目比起来,现在很多项目要靠大量的资本,这很考验CEO的融资能力。站在VC角度来说,并不是说这种烧钱的项目不一定不能投,但的确不确定性比较大。”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说。复星昆仲资本管理合伙人王钧认为,之前好多钱砸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行业壁垒不高,这些壁垒包括了消费习惯、用户量、市场份额。“回过头来看,在很多行业是对的,比如Uber、滴滴快的,这种还烧得有一定道理。但好多企业烧完之后,要回答你还剩下什么这个核心问题。”

冷感由二级市场传到一级市场,投中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基金的实际平均募集规模只达到了计划募资规模很小一部分,未完成部分占到了80%。所以说,资金来源端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二级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企业转型和寻求上市这两个动机都会大大削弱。最后风投市场两端受挤压:资金端的紧张导致基金的体量不断下降,而接盘的缺乏导致基金在选择项目时会更加谨慎。两个效应一重叠,会感觉到市场真的转冷了。

华兴 Alpha 负责人周翔看来,从去年底开始市场就已转冷,虽然春节后稍有反弹,但经过今年六月的大盘震荡后,转冷的趋势依然明显。 同时,投资人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有些投资人去年一下投掉基金的 50% 甚至 80% ,现在他们需要阶段性放缓脚步。在项目激增的前提下,投后管理也占据了更多时间,看项目的时间相对变少。特别是当类似的已投项目在下一轮融资面临困难,再投会更谨慎。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市场变冷,投资人手收紧、给钱少,对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行内专家认为,相较而言,A 轮不易成为生死存亡的关口。在格局未定、市场未被证明的情况下,投资人依然会在每个领域投五六家,看在团队的份上赌一赌。当初排在四五名的,未来很可能奋起直追、名列前茅。梅花创投合伙人吴世春、金沙江创投投资副总裁罗斌、长石资本管理合伙人李侃等人表示,资本市场的动荡意味着融资的寒冬期到来,处于B轮和C轮融资阶段的公司很危险,可能因为资金短缺会出现死亡潮。而目前B轮公司面临压力最大。周翔分析了原因:首先,B轮公司人员较多,每个月投入很大,且B轮的TMT公司大部分没有太强的造血能力,收入并不高,看着大笔的钱花出去,一旦停掉补贴,数据很容易跟着就萎缩。其次,中后期的投资人都比较喜欢格局已定的项目,明星项目很好拿钱。由于B轮格局未定,市场也未定,投资人也下不定决心到底投谁,不敢轻易出手。再则,B轮融资金额不小。今年B轮公司基本上是在1000万美金以上,如此大的投资金额需要更久的考察时间,单纯的团队优势不足以让投资人一掷千金,价值贵,风险高。

雪中取碳,有人不怕冷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缺乏逆势而动者。就目前融资难,周翔也直言“真的好公司,已在细分领域内把所有人甩在后面,产品、团队、业绩都是一马当先。这种项目永远被追着投”。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就仍然保持着频繁外出看项目的节奏,频率没有变化。“我们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了30多个项目,包括大消费、智能硬件、游戏、金融等。”“好的猎手不会只在夏天出没,冬天一样。冬天,只是让那些本不该融到钱的项目融不到而已,好的项目还是有资金支持的。”他说。

从这个角度看,一切似乎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有钱的投资人还是不少,创业公司只要被证明足够好,在哪一轮都不危险。所以也有专家认为,对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融资如果进入“寒冬”也未必是坏事。

就创业者而言,浮躁的创业氛围将不再适应寒风的侵袭。以前会讲故事就会有风投在背后给你砸钱,现在讲故事、做包装用处不大,这时候产品的好坏和盈利情况将被更加重视。所以要想活下来,创业者就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提供一个相对垄断、把握得住的服务和产品。要能够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赢得自己在市场上的壁垒和地位。

创业热度,特别是互联网创业热度将回归理性。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大,需要能力和运气的事,并非适合所有人。但是在受到一轮接着一轮的估值神话刺激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忘了风险,一拥而上。这种创业氛围是不正常的,所以“寒冬”带来的理性回归是这个市场一个难得的“降暑”机会。建议创业者进行培训和指导,需要知道投资人想法,如何合理地估值,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融资。

对于真正有实力做好企业的强者来说,资本的冬天并不可怕。他们会淘汰掉实力弱的竞争对手,让自己有足够的精力专注自身业务的发展,储存实力迎来新的爆发。

“创业永远都是好事。现在就是不好拿钱,如果创业过热,全是竞争者跟你死磕,而现在你要拿到了融资就更有竞争力,创业的时机没有好坏之分。”王钧说道。

对于投资者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首先,降低估值。当市场转冷的时候投资者还是有机会低价介入一些好企业,有“捡漏”的机会。当然,这就考验投资者的眼光了。

对于项目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上半年,创业项目层出不穷,成倍增长,造成部分投资人开始眼花缭乱,考察不严,急于出手布局,于是投资的失败率也显著提高。在经受过泡沫的洗礼,投资人的擦亮眼睛,少了外界条件的干扰,避免了盲目跟风,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慢慢挑项目,融资项目成功率也会有所提高。会更关注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方向,相比而言,看重用户的留存率和复购率,整个运营的健康指数。只有是健康的增长,才是有效的增长。王钧表示,不要做copy cat,“现在对一些看不见商业模式,完全靠烧钱,然后以用户量和市场份额说事的项目大家可能会比较警惕,这种行业就谨慎考虑”。

其实,类似融资冬天是否会到来这样的焦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身处布局改革阶段,投资人不会盲目跟从但也绝不会轻易丢掉机会。融资的冬天是否来临并不重要,但创业却会经历残酷的筛选是身处这个时期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对于寒冬袭临,有的人会被冻死,有的人则把它视为瑞雪,等待来年丰收。

Tips:                    融资要提防哪些?

 1.股权分配核心不明确

合理的股权分配在早期非常重要。成功的创业团队大多有个特征,一个核心加几个兄弟,这个核心的占股比例必须非常高,能真正统帅整个团队。

  1. 核心管理层占股比例不够高

创业团队的核心管理层占股比例一定要高,至少要控股。如果出钱的人比例高于干事的人,会极大影响后期融资。

  1. 融资时接受了不合理条款

例如不合理的权证,2 倍或 3 倍的清算优先权,这些条款都会成为未来融资的阻碍。

猜你喜欢
B轮虚报投资人
车检过程引起ABS故障虚报分析及处理
JLSemi景略半导体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雪夜聊吟
May Mobility 获5000万美元B轮融资
试论政府统计中虚报与整治的博弈分析
满满“黑科技”——VISION TriMax 25KB轮组测试
投资人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