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路有多长

2015-10-21 00:15张冰馨
市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铁铁路

张冰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都以“打工仔”的身份示人,帮助全世界组装iPhone手机、缝制Nike衣服和鞋子,以及给西方国家的孩子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圣诞节日玩偶,20年来,工人用自己的双手维系着中国制造的生态,显然,这值得尊重。

时代在变迁,技术在革新,我们坚不可摧的触角也将伸向更远的地方。

最值得国人兴奋的当属高铁,这种自豪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总理去国外开会时,总能非常霸气地推销中国自己的高铁,这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通过政治化包装出来的。

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也被誉为中国高铁的推销员。与领导人自信相得益彰的是,德国正计划大规模采购中国高铁。

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德国铁路公司董事哈纳加特透露,他们将于下半年在北京设立采购办公室,加强与中国南车和北车的合作。

这个消息的审美性,不仅仅在于中国铁路终于出国了,更爽的是,我们抢走的生意全部来自于西门子,一家德国的企业。

向亚洲腹地进发

高铁已经成为一张新的中国外交名片。

在距上海只有几小时车程的义乌,这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因为将商品经海路运送到世界各地而繁荣起来。来自阿拉伯国家和非洲的商人与来自欧洲的买主一道,在这里挑选花哨的塑料花、发夹、手链、荧光棒和手电筒,用卡车运到附近的港口,再装上集装箱货船。

不过,2014年11月,这座城市的一些商品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运出:一列货运列车驶出义乌,前往马德里。这是货运列车行驶的最长线路,全长约8000英里 (约合1.29万公里),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中亚地区。这是在中国追逐新的跨越大洲梦想之际建设的一个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的一部分。

内蒙古翁牛特旗的草原上,一条铁路正在腾空出世,这条铁路向北将延伸至乔巴山——蒙古国东方省以已故共产党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而铁路南端则是中国北方著名港口——锦州港。

铁路建成后,蒙古国丰富的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将会被运来中国,为这个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提供动力。这还不是这条铁路战略意义的全部所在,未来这条铁路将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赤塔,俄罗斯中西伯利亚的丰富资源和中国的广阔市场,及充足资本,也将要接连起来。

2000多年来,中国人始终警惕长城以北的势力的侵入,而如今乾坤倒转,中国人正主动向亚洲腹地进发。

中蒙铁路只是中国规划的四条泛亚铁路中的一条。在东南亚,中国正在规划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速铁路,其中昆明至曼谷段已经正式签约,动工在即。在南亚,青藏铁路将在日喀则两路延伸,一条经过樟木口岸通往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另一条经过亚东口岸通过印度,甚至孟加拉国国;直通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铁路,已经开始工程勘察论证,长度达1800公里。

在西亚,中国政府还同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政府就通往波斯湾的中伊铁路达成了协议。

中国还是世界各大洲铁路网最积极的牵头者。在非洲,中国正在筹划东非铁路网,肯尼亚段业已开工;横跨非洲大陆的安哥拉洛比托港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 非洲“两洋铁路”,也只剩590公里就贯通。在拉美,另一条长达5000公里的两洋铁路计划已经落地。

中国还在欧洲的门户巴尔干也实现了突破,安卡拉至伊 斯坦布尔的高铁已经通车,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的匈塞高铁协议已经达成,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表示积极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巴尔干铁路”雏形已经显现。

出走美国输出技术

1865年,数万名华工用艰苦卓绝的努力为美国打通了贫瘠的内华达山脉,修建了太平洋铁路。如今美国这个铁路大国有着23万公里的铁路网,也是世界上地铁运营里程最长、开通地铁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美国铁路机车车辆的老化情况普遍严重,急需更新。

美国《纽约时报》曾在2013年6月23日发表过一篇题为《高铁改变中国》的文章称,“毫无疑问,高铁已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中国的高铁系统已经成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成功故事” 。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突破了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的开通还带动了区域经济贸易往来,释放了经济活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据统计,中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2.3亿吨的年运力。专家分析称,全社会货运量中,铁路运输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社会物流成本212亿元。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国对欧洲和日本技术上的渴求,但是面对的却是高额的条件和屈辱的洽谈,中国人咬紧牙关自主攻坚,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铁,这项技术造福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更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中国技术不仅造福华夏百姓,更是造福世界人民。

2015年,中国中车在取得波士顿地铁车厢订单后正式在美国建立制造基地,向美国输出技术,展示出中国铁路装备150年的巨大发展。

9月3日,在詹天佑开启留学生涯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市,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正式铲土动工,拉开了中国铁路装备在美国本土化制造、实现技术输出的序幕。

据了解,这是中国高铁企业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制造基地,也是截至目前中国高端装备市场门槛最高的国际产能合作。中国铁路装备行业在世界顶级的市场上正在实现从产品输出模式向“产品+技术+资本+管理+服务”等综合输出模式的转变。

中国中车春田工厂预计投资6000万美元,占地40英亩,为当地提供150个就业机会。这个工厂将要生产的首批产品是美国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

经过激烈竞标,中车于2014年底赢得麻省州政府的波士顿地铁284辆红橙线车辆采购合同。这些线路途经波士顿金融区,连接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地,每日客流量约130万人次。这批车辆投入运营后,将替代其服役四十年以上的“老爷车”,红橙线路的现役列车已运行数十年,多数已显陈旧。

美国是地铁的发源地,对轨道交通产品的技术、运营商资质均有严格标准。美国方面的评标过程非常严格,中车与世界多家知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同台竞争并最终胜出,充分说明美方对中车技术和价格等综合优势的认可。

波士顿订单只是中国铁路装备进入美国的第一单,中车希望借此项目在美国一炮打响,打入美国的高铁市场。目前加州高铁已经动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休斯顿”段高铁建设计划正在推进之中。美国的高铁招标要求100%的零部件由美国生产。

后来居上  弯道超车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大。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两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出口签约额总计已达45亿美元(约合276.3亿元人民币)以上。

后来居上,中国高铁如何弯道超车?

从国内看,中国铁路瞄准世界高速铁路最先进的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掌握了全套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高速铁路成套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超过2000个,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有完整的工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中国高铁已经在世界高铁技术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      从国际看,受中国高铁不断取得成功的带动,全球都涌动着一股高铁热,全世界正进入“高铁时代”。前不久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高速铁路展”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就,展现了中国高铁面向世界、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高铁技术和成果的姿态,激励着东南亚国家积极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中国高铁正处于兴奋状态,这种状态来自10年的挣扎和努力。2004年,中国与西门子达成合作,正式引进ICE技术,并进行全面细致地消化与改进,终于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基本掌握了高铁的牵引、制动、网络、车体等核心技术,且将“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模式运用地淋漓尽致。

更可怕的是,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我们还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中国生产的高铁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相关数据现实,中国高铁的造价只有国外高铁造价的33%~50%,综合土建和车辆成本,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约为1.5亿元。

而韩国和德国,这一数字分别为2.5亿元和3亿元,相信德国人能大老远地跑北京来采购,第一是看中了中国高铁的质量,第二则是垂涎于减半的价格。

当然,中国高铁巨大的进步也离不开国内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大环境。

过去几年,中国高速铁路事业快速发展,技术方面,由中央机构统筹,把技术难点分解给国内骨干企业和科研所,进行分段攻坚,然后,再进行整合,从而在车体设计和制造、网络控制、通信信号等方面搞得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了。

更难得的是,经国外法律公司评估,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走出去”之后不会被官司缠身,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在推销中国高铁时如此自信。

显然,这种利用国家资源扶植一项技术的做法,有点胜之不武,但历史有时候只在乎结果。

此外,巨大的投资需求也是促进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春运的苦难不用赘述,这种苦难也逼着中国高铁快速前行,仅2014年中国高铁投资就达到8088亿元,高铁路线如血管一样,贯穿着整个中国大地,不仅有京广、京沪这样的大动脉,更是在规划一些省内的高速铁路,或许,这些毛细血管才是中国高铁为之自豪的根本。

在为中国高铁喝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高铁的不足,除了技术人才之外,中国高铁事业要想真正建立引领全球的生产体系,还要在法律、商务、营销、市场等方面进行完善,特别是相关的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只有总理一个“推销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稳定、更年轻化的人才体系。

专家建议:打通白令海峡

2014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四,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一列中国造CRH380A高铁列车精彩亮相,在这个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地方展示中国高端装备的最新形象。

除了已经开工的高铁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高铁出海还应该有全球布局。

据王梦恕介绍,目前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专家设想:未来中国要有四条贯通全球的高铁。第一条可以绕道老挝,连接泰国,经过马来西亚,到达新加坡的铁路。第二条从新疆的阿拉山口北上,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第三条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到土耳其,最后抵达德国。第四条从东北北上经过白令海峡的海峡隧道,到阿拉斯加,经过加拿大然后到美国。

华尔街见闻网的一篇文章援引对中国专家的采访称:中国另外一条规划中的到美国的高铁,里程约8000公里。以每小时350公里设计速度算,建成后从中国乘高铁不到两天即可到达美国。

《华盛顿邮报》在随后的报道中写道:“在过去约5年的时间里,中国铁路建设的速度令人吃惊……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明朝郑和的船队曾穿越了整个印度洋。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建成一条通往阿拉斯加的隧道似乎不会太遥远。”

当然也有一些国际媒体对该项目的可行性提出了疑问。如英国《卫报》评论说,这个计划“留下了很大的怀疑空间”。毕竟,在白令海峡修建海底隧道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长度的四倍。”

对此,王梦恕表示,与其他掌握高铁技术的国家相比,中国的高铁网络巨大,其他国家都是短距离铁路较多;中国的桥梁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领先,速度快、价格低,这是巨大的优势,打通白令海峡隧道不在话下。

“一带一路”推进高铁走出去

近年来全球掀起“高铁热”,各国纷纷推出规模空前的高铁发展计划,目前包括英国、俄罗斯、美国、印度、伊朗、沙特、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泰国等在内的近20个国家均有高铁修建计划,总里程近2万公里,投资超过8000亿美元。

根据十三五高铁规划,今年年底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2万公里左右,到2020年营运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中长期达到4万公里以上。7月底,发改委发文《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

我们认为随着铁路改革进程加快,地方投资主体多元化,地方主导的高铁建设积极性不断提高,高铁建设里程有望大超预期。在“一带一路”出口项目不断推进、国内高铁建设后续有力的大背景下,高铁车辆产业链将迎来稳定成长的新阶段。

据悉,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今年7月10日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铁路作为习主席讲话的重要议题,再次表明其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出口产业的地位。与以往不同,此次中方将优先实施已经达成共识的项目,参与投融资合作,在未来几年推动建成4000公里铁路,体现高层强力推动的意志。

我们认为,上合成员国所在的“欧亚陆上通道”是中国高铁出口最有望落地的区域之一。其中中俄跨境的元气规划可达7000公里,目前莫斯科-喀山段已经进入实地勘察和规划阶段,这标志着中二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实质性步伐,中的高铁也正逐步得到世界认可。

作为经济大动脉的铁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计划建设泛亚铁路、中亚铁路、欧亚高铁、中俄加美高铁等四条世界级的高铁线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重要支撑。

按照目前国内高铁车辆密度和最新招标价格测算,4000公里高铁建设目标对车辆的总需量约在400列、720亿人民币。另外,根据权威数据显示,到2018年全球铁路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52万亿,其中铁路装备需求约9000亿元。如果考虑到全球高铁建设热潮,完全可能超出这一预期。因此,海外铁路装备和高铁市场为中国高铁产业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崭新市场空间。

高层将高铁放在“一带一路”的第一顺位大力推进,并明确将出台金融配套政策支持高铁等关键装备出口。相对于德国、日本等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可以覆盖从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到装备制造的等几乎产业链,实现一揽子总包方案出口,并且总体建造成本比竞争对手低至少20%。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竞争力显著。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我国装备出海又有了新动向。中泰铁路合作至今已举行六轮会谈,双方拟于9月上旬签署中泰铁路合作的政府间框架协议,预计10月底举行开工典礼。

无独有偶,近期习近平特使向印尼总统提交雅万高铁报告,作为中国与印尼互利合作的战略性标志项目,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与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将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两城市距离120公里,未来还要进一步延伸至距万隆570公里的第二大城市泗水。还可以对8个站点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可形成100公里的雅万高铁经济带,据初步测算,这条铁路通车5年后就可以盈利。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高铁企业发力“出海”,目前正在跟踪的海外高铁项目有20多个。依托核心技术优势,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逐步打破了以产品输出为主的传统出口形态,形成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态势。

猜你喜欢
高铁铁路
高铁时代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