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妇科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2015-10-20 06:54:32高丽君沈虹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锥切术咪定丙泊酚

高丽君 沈虹春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妇科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高丽君沈虹春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宫颈锥切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丙泊酚组(Ⅰ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Ⅱ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扩宫时(T2)、宫颈锥形切除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的MAP、HR、RR、SpO2,记录丙泊酚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有无肢体运动、有无呼吸暂停及苏醒后患者对镇痛的评价及有无术后宫缩痛。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完成操作,与Ⅰ组相比,诱导时间Ⅱ组明显缩短(P<0.05),诱导入睡后,Ⅱ组HR显著减慢(P<0.05)。两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I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与单用丙泊酚比较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更少。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宫颈锥切术 静脉麻醉

宫颈锥切术属妇产科微创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通常宫颈锥切术多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但由于其镇痛作用不理想,且有剂量依赖性、抑制循环呼吸等不良反应[1],故临床上常联合使用其他麻醉药物。本文探讨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并与单用丙泊酚麻醉比较,观察并评价其可行性及优缺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自愿接受宫颈锥切手术患者50例,ASA I或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70kg。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麻醉组(Ⅰ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Ⅱ组)。排除标准: 高血压,窦性心动过缓,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疾患,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6~8h禁食、禁饮。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取截石位,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3L/ min)。消毒铺巾后,I组采用泵注生理盐水50ml,输注时间10min,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后,给予丙泊酚4~6mg/(kg·h)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术中视肢动调整输注速度;Ⅱ组采用右美托咪定1μg/kg 静脉泵注输注时间为10 min,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后,给予右美托咪啶0.4μg/(kg·h)与丙泊酚2~3mg/(kg·h)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输注速度调整方法同前,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扩宫时(T2)、宫颈锥形切除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MAP、HR、RR、SpO2,记录丙泊酚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有无肢体运动、有无呼吸暂停及苏醒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有无术后宫缩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比较(x±s)

2.2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Ⅰ组T1-T2时点HR、MAP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Ⅱ组T1-T2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组间比较,Ⅰ组患者血压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1);Ⅱ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Ⅰ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n=50,(x±s)]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Ⅰ组患者术中出现肢体活动10例,呼吸暂停8例,镇痛不满意5例,术后宫缩痛8例。Ⅱ组患者术中出现肢体活动3例,呼吸暂停2例,镇痛不满意1例,术后宫缩痛2例。两组比较Ⅱ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因其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静遗忘作用强、清醒质量高、清醒后定向力不受影响、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丙泊酚无镇痛作用,若单独使用,用量过大或给药过快易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还可产生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选择性地与α2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比例为1600:1;与α2的亲和力为可乐定的8倍,具有更强的内在活性[2]。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等多种作用[3],围术期使用可降低静脉麻醉剂(包括丙泊酚、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且通过降低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减少麻醉与手术引起的交感反射,从而稳定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资料结果显示与单独用丙泊酚组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也降低丙泊酚用量导致的血压下降风险,并且镇痛、镇静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另外而使用右美托咪啶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有关[4],因此对于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应慎用。右美托咪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受剂量和给药速度的影响,右美托咪啶适于缓慢静脉输注,大剂量快速注射会先引起α1受体兴奋,表现为血压上升,然后才逐渐出现降压和降心率的作用,故该药禁忌快速静脉注射给药[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呼吸抑制缺氧事件的发生。

1 吕春凤.麻醉镇痛药在宫颈锥切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1,9(4):85.

2 Shukry M,Miller JA.Update on dexmedetomidine:use in nonintubated patients requiring sedation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Ther Clin Risk Manag,2010,6(4):111~112.

3 Taghinia A H,Shapiro F E,Slavin S A.Dexmedetomidine in anesthetic facial surgery: improving anesthetic safety and efficacy.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1(1):269~276.

4 王彬,邢伟萍.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应用.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9):551~553.

5 A1-Zaben KR,Qudaisat IY,AI-Ghanem SM,et al.Intra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reduces the analgesic requirements for children undergoing hypospadius surgery.Eur J Anaesthesiol,2010,27(3):247~252.

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锥切术咪定丙泊酚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1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