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2015-10-20 12:54李蓓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读题应用题审题

李蓓

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对于简单的数数容易掌握,但对应用题往往不能很好地解答,容易出错,这主要在于对题目的理解上。要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审题,应该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而如何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也就成了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审题能力,顾名思义就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数学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数学审题能力。我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因学生审题而出错的题目,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呢?

一、动口读题,培养审题习惯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缘故,平时在做题时经常是由老师或家长读题。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做题时有依赖思想,一旦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他们独立做题时,更多是凭借平时做过的题目形式去解题的,错误率当然高。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会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结果是经常搞错题目的要求。

例如:少先队员栽了4排树,每排有6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错误列式:4+6=10(棵)

不少的低年级学生只遵循机械的联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势,思维不能随题目性质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题时,要启发:一排是6棵,那两排有多少呢?这样经过启发式的读,学生就不会盲目地去相加了。

读题,读一遍,往往还不易理解,应要求学生读2到3遍。俗话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养成了读题习惯,准确率就高。自然,在考场上没有这么多时间读题,但是要求学生把题目的每个字都看清楚再动笔,这是可以做到的。当弄清了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去解题,才能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二、抓住重点字词,培养审题准确性

让学生找出自己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至可以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仔细认真推敲,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题意,提高审题能力。例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多”、“少”、“长”、“短”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圈出来,如“明明身高约90厘米,他比哥哥矮8厘米,哥哥身高约多少厘米?”要求圈出“矮”;“哥哥身高约多少厘米?”则要求圈出“哥哥身高”等,这些都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字词要反复强调,以加深印象。如甲完成了5个手工作品,乙比甲多完成了2个,他们一共完成了几个手工作品?粗心的学生简单地5加2就完成了事。教师要强调“多完成了”,让他们明白乙完成了多少,然后再相加。多次反复强调以后,学生印象就深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不容易出错了。

三、辨别异同,提高审题能力

在低年级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辨别异同是提高审题能力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我常设计出有对比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形成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激起他们寻根问底的认知心理趋向。比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了以下例题:例1:绿化小组种植了9棵银杏,16棵白玉兰,一共种植多少棵树?例2:绿化小组种植了9棵银杏,种植的白玉兰比银杏多6棵,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例3:绿化小组种植了9棵银杏,种植的银杏比白玉兰多6棵,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教学中,我有计划地在课件上呈现这三道题,引导学生观察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弄清楚谁多谁少,再比较这三题解答方法的异同点。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重点。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审题能力,还是很有成效的。

四、借助图形,形成解题策略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一味地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自己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这时借助图形进行教学会起到奇妙地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形成解题策略。如: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姐姐多少岁?

由图可知,如果从40岁中减去姐弟年龄的差,再除以2就得到弟弟的年龄,进而可求出姐姐的年龄,这相当于一个和差问题。根据和差公式:弟弟的年龄为(40-4)÷2=18岁,则姐姐的年龄为18+4=22岁。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复杂关系的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的种子,才能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只要持之以恒地研究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就能真正把握数学审题的金钥匙,开启数学应用题的大门。

猜你喜欢
读题应用题审题
心爱的读题猫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三招”学会审题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