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肖川先生曾有言:“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生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幸福成长,这应当成为现今小学德育工作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一、正确认识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人的生命包括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与之相应形成“活着”、“活好”和“活出价值”。 生命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方式实现“三维”生命观。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至“活出价值”。德育教育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教育人要认识人,理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引导个体去感知、理解、珍惜、升华生命。因此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点,德育教育基于生命教育,只有德育生命化才能激活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与提升。个体生命的自由、健康、发展是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传统德育的功能偏差
传统德育工作过分突出社会为本位,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主体性,把学生看成是“道德的容器”,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道德准则、道德伦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个人道德修养以“无我”为最高境界,道德评价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从而约束个体,以达到德育之目的。这样让学校德育工做出现了一些偏差: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为纯粹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师生不平等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导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消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意志来对抗。
2.对德育进行量化管理,以分数评价品德之高低。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高分,没有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使得学生的个性抹杀,学生的行为完全受分数来调节和控制,无法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3.部分学校出现功利化的倾向,为获得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认同,进行明显带有功利化倾向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传递给学生的不是思想和信念,而是如何作秀,使学生的自觉行为降低为以赢得外界虚假的认同。
4.学校把德育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以是否接受并服从社会规范、准则、伦理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以成人化的标准要求学生,如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牺牲自我”等等,把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到理想化的模式之中,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的抑制。
三、与时俱进,更新德育工作目标
面对社会发展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道德标准与道德观念也不断发展。德育教育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每个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个体,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学校德育工作要让学生快乐着,健康着,发展着。要把学生德育与个人生活幸福的关系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因此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工作目标。在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传授正确对待失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做人准则及安全自我保护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德育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得到快乐。
四、创新德育工作,提高生命教育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不能简单化,也要与时俱进。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教育训练出来的,而且还是良好的环境氛围、隐性文化熏陶出来的。教育家吕型伟在德育工作中曾讲过一个理论,他说:“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如果无力改变大环境,也可以营造一个优良的小环境,如同农业生产一样,无力改变大自然,可以建造一个塑料薄膜的暖棚,使小气候起大作用,也能获得丰收。”他把这种理论称为德育工作的“薄膜理论”。当前社会大环境不好,加上网络时代“红黄黑”各种信息很多,都在影响我们的学生。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去营造一种氛围,去熏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1.以丰富的形式强化养成教育。学生的各种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一旦养成,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养成教育遵循“大事必先做于细,难事必先做于易”的理念,将对学生的长期培养目标和近期要求结合起来,细化成各种形式活动,并通过校会、班队会、红领巾活动、文明班评比、“小手牵大手”、绘画、演讲比赛等活动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以“生命教育”为校园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命教育”的育人环境,通过校训、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引领师生走上精彩的人生之路。围绕学校特色主题营造环境氛围,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能传达对生命的尊重,并贯穿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共同参与践行,共同感悟生命。
3.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德育实践载体,塑造“阳光学生”与“幸福教师”。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保证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结合重大节日,举行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继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享受当下幸福与美好;组织多彩的兴趣活动,让学生依照个人兴趣,自由选择、自主参加、主动发展。与此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自我增值等形式加强教师师德、业务等培训与提升,塑造“幸福教师”。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
总而言之,当今小学德育工作应树立关怀学生生命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为目标,用创新的德育教育浸润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命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