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东
【摘 要】篮球是最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在训练形式、训练手段不断创新与改革的今天,篮球训练如何完善与改进,是篮球训练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小学 业余篮球队 训练
一、前言
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
二、中小学篮球运动员选材
l.选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所谓中小学篮球运动员选材,是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地有目的地培养,以便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运动能力的家族化倾向,已被实践所证明。
2.选材的内容
身体形态:篮球运动员以选择身材高大、匀称、腿长、躯干短,特别是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五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脚弓隆起、肌肉线条清楚、皮下脂肪少、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生理机能:运动实践表明,人体生理机能水平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最终表现。神经系统选材的指标为神经类型与反应;循环系统选材的指标为心率、血压、心功指数与血红蛋白;呼吸系统选材指标为呼吸频率、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感官功能选材指标为视力、视野与听力等。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它是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基础。
3.选材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根据衡量篮球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的常规分类,确定为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五大类。形态类:身高、指距、身高。机能类:视野、心功指数。素质类:100米、助跑单脚摸高。技术类:球感、全场运传球上篮、60秒或90秒罚球、90秒抢投篮、综合运球。心理类:神经类型、综合反应。
4.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
把每个运动员的初始数据以及训练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情况备册,以便检测调整训练成绩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制订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进行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制订计划便于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训练质量。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
四、科学训练
1.身体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各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与对抗阻力的能力,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弹跳素质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要掌握较多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图,领会队友默契,培养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训练中我们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寻这种联系,并加以合理的组合,提高解决众多问题的实效性。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心理训练
主要是对运动员动机的培养,以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渴望程度;抓住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真程度。训练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①明确心理训练的目的性,教练员要把计划和每天主要的训练内容告知运动员,使他们对整个训练的周期、任务、手段、指标、进展、要求等有个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做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发展无意注意的能力,诱发训练兴趣;③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心理训练,促使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
4.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包括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攻守合作行为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五、篮球队管理
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基本方法有:创造良好环境,树立榜样,教练员的言传与身教,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处分,检查评比,实际锻炼等。运动队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各个年龄段及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进行管理教育工作。
总之,科学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体教结合的认识。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给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篮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孙民治,李方膺.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练篮球教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周越,卢起.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