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 携手共赢

2015-10-15 10:18钟时
中国经贸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战略

钟时

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地区又称为“京三角”地区,是中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其地缘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京津冀人、财、物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展现出来。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地缘生态特点和经济大区发展要求来规划布局,明确各自产业分工,扩大相互开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并增强其实力,走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路子。

京津冀城市群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廊坊、沧州、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衡水、邢台、邯郸、石家庄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1亿人,其中外来人口为1750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65万亿元。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钢铁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

引子

有一个战略,为京津冀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春天。自此,三地的心更加紧密地联在一起,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共赢未来!

有一个战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并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因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将在东北亚崛起!

有一个战略,给京津冀带来的机遇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也是京津冀面临的最大、最宝贵、最现实的机遇!

这个战略,就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国家战略意义重大

今年全国“两会”前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曾经是媒体议论的热点话题。如今,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从经济圈到一体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将成为破解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第一道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2013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他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他又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

如何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呢?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他在对三地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于去年2月26日专门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进行研究和推动。他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意义重大,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围绕科学定位抓紧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区域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把这项战略工程抓实抓好。

张高丽副总理多次强调,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率先突破重点领域,科学务实有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突出重点,抓好项目,齐心协力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要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让北京、天津、河北的广大干群倍感兴奋,三地也加快了推动协同发展的步伐。

协同引领改革大潮

今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7月24日,张高丽副总理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就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安排部署;日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

《纲要》除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既有顶层设计纲要,又有实施方案细则和路线图。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协同发展基础厚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创转型发展新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战略;不是一隅之事,而是举国大事;不是新瓶里面装旧酒,而是革故鼎新大手笔。endprint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要把工作往细里想、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让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成为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发展绘就改革宏图

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据介绍,《纲要》起草紧紧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从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定位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同发展相关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蓝图。《纲要》的正式实施,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这有利于在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市场,将首都“健体”做减法和区域联动算加法结合。这种改革,是囊括多方面的,它旨在形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多向反哺。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政策松绑及由此带来的巨量资金流均不成问题。前不久,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天津自贸区已经挂牌,河北优势产能也正在“走出去”。而据财政部此前估算,三地协同发展仅在未来6年内,就可能撬动42万亿元的投资。

功能定位。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定位各四句话,体现了区域整体和三省市各自特色,符合协同发展、促进融合、增强合力的要求。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发展目标。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

空间布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一核”指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双城”指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三轴”指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

重点领域。在交通一体化方面,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在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毋庸置疑,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利国利民。虽然我们划定了三大经济圈,但从经济圈的内涵、架构和运行模式上,我国的经济圈与世界上几大著名经济圈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习惯于把自己圈在“一亩三分地”上,大局观欠缺,更难以协调发展。因此,打破“圈圈”,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不断改写的进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决定了大国崛起的力度。面对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态势,中国经济从经济圈到一体化,从而着力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创新优先的跨越式发展。只有打破“圈圈”式的“诸侯经济”,中国经济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后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括并予以深刻阐释,这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创新。

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有引擎,都要有火车头来拉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深圳、广州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的繁荣;上海浦东开发,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后来居上。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特殊政治地缘因素,未来十几年以京津冀一体化为标志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开发,必将带动华北地区以至于整个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战略
战略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