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湘 甘敏军
【摘 要】针对应用文写作传统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提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要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多样设计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应接近实际等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能力 应用文写作 多元化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74-02
应用文相对其他文体,最基本的特征是实用性,笔者所在学校每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各用人单位均提出必须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认为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而事实上,平时有兼职经历的学生也都反映工作中熟悉各种应用文写作更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他们希望尽快深入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原则、格式和技巧,掌握写作规律,但传统的应用文写作理论教学和考核模式未能满足他们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应知应会要求。因此,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我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进行探索性构建。
一、传统考核体系的弊端
(一)考核评价偏离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的考核模式要么是平时作业加期末理论闭卷,要么是期末“一考定乾坤”考试的教学评价, 虽然有学生全面回顾所学知识加强理论知识记忆考了高分,但考后很快容易遗忘,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无从下笔;在高职院校里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不是专业课,平时马虎应付,临到考试,指望教师划重点,抓着几套模拟题死记硬背客观题部分,只要过关就万事大吉。无论是为高分还是为60分及格取得学分的常规考核,更多体现选拔功能和终结性评价功能,很难激起学生为未来工作深度学习掌握各文种写作知识和能力的热情和动力,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二)考核内容无法凸显写作能力本位
传统的考试模式,由于受时间限制,考试内容往往偏重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分值构成客观题占较大比例,主观题覆盖面窄;对出题者来说,理论知识考核容易命题,便于考核与评定。而平时练习写作成绩所占期评成绩较低,因此,很多学生很少注重平时各文种实际写作练习,为获得学分把目标定位在期末“临时抱佛脚”上,这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核,不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真正目标,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难以实现。
(三)考核模式难以体现写作能力习得过程
传统的考核形式一般为闭卷和开卷两种,无论哪一种考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传统的考试方式尤其是主观题不容易体现应用文的实用性,导致一些学生考前死记一些主观题,考时“照葫芦画瓢”,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很难有效体现对各文种的写作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教师无法客观评价学习效果。其次,传统的考试时间有限,大多数文种的写作篇幅大,需要时间较长,无法列入试题当中,难以真正考察学生是否实现“全面、系统”获得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过程,当学生面对实际工作需求时很难应对。
二、以满足能力为本位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传统考核体系弊端的分析,基于职业教育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本质属性,我们建立了以写作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学生撰写出来的作品以达到实际工作生活要求为标准,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形成性考核和项目完成相结合方法,把重点放在平时的写作项目训练上,使学生更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更关注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做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和方式相结合,教、学、考一体化。
(一)重视实际运用,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的核心是能力目标的考核,即考核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胜任工作实际需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和未来社会很重要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因此,我们对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以实际运用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加大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核比例,考试形式倾向于能够体现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改错、行文等题型,有个人独立完成的题目,也有小组合作的题目。
(二)形成性考核方法与项目完成法结合的课程考核实践
形成性考核方法就是改变过去考试时间限定在期末进行的做法,它是一种过程学习性考核方式;而项目完成法是一种自主性合作考核方式。两者結合,促使学生有目的地探究每次写作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以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为例。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我们给学生的学习项目是仿真举办一次会议、商务洽谈签合同、实际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等活动所需的系列文书撰写,采用分组分工完成每个活动各种文书撰写、修改、校对(这个过程学生自评),然后在班级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听取各小组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再修改提交最终稿。这样,不仅考核学生的各文种写作知识的理解和写作技能的掌握,还考核学生态度、沟通合作、表达等职业能力,通过“写中学,学中写”的方法更有深度、广度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学习和写作能力,实现他们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最大限度地拓展写作教学的途径与空间
仅仅依靠模拟、仿真的学习与考核,要想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很不够。因此,应把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变写作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为无限性,封闭性为开放性,尽量拓展学生写作活动的途径与空间,并对之加以考核。对学生在实际生活涉及的申请书、求职简历、求职信、活动策划书、社团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毕业论文等文种写作,鼓励他们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并指导他们写作,使学生得到有效锻炼。
三、以能力为本位“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实施要求
(一)考核项目的设计应灵活多样
高职应用文写作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它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连续评价,不断反馈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沟通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课程考核项目内容设计一要考虑可操作性,尤其是小组分工互评。如仿真代本系邀请企业到校举办校园招聘宣讲会,先让学生讨论完成这项工作明确所需的系列文书有会前的寻找企业的邀请函、策划方案、请示、通知、海报,会中宣讲会流程、欢迎词、会议记录、求职简历,到会后的新闻稿、感谢信等。再提出小组分工合作任务要求,每个文种写作背景材料要一致且起草、校对安排不同的同学完成,一环扣一环。二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其他课程的开设情况,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写作项目。如市场营销专业更着重在商务活动系列文书的考练,既有常见的两人合作的买卖合同、你来我往的商务信函,也有小组团队合作的备忘录、谈判方案等。这种因材施“考”,灵活多样设计考练项目,可以达到以练习、成果汇报展示、互评等多种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效果。
(二)考核标准应接近实际要求
在考核评价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时,应将接近实际标准作为统一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改变过去写作文写完了之,不大关注教师的评语,有些甚至不愿回头看自己的作文,更不用说修改,目的只为考分,应付考试的状况。在应用文写作仿真模拟练习中应明确每一个文种写作评价标准就是符合实际工作生活的要求,便于受文对象一目了然,易于办文、存档、查找,否则就得反复修改。学生在各写作项目中真切经历“文章是改出来的”过程,这种接近实际工作生活要求的考核标准,改变过去高分低能的状况,使学生学以致用,有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三)任课教师要收集更多的写作信息
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具有交互性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发展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生信息检索方便,部分学生过分依赖于网络搜索,懒于思考與写作,从网上下载直接上交作业的现象更为普遍,如何减少这种抄袭情况发生,需要授课教师与时俱进,收集更多的各文种写作信息,通晓学生下载来源,解决开放性考核方式的软肋。不过由于操作趋于繁杂,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四、结语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很多学生从认知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到内化各文种的写作技巧的过程中,增强了主动学习意识,还将在学校学生社团或校外兼职遇到的写作问题与教师讨论,真正落实应用文的实用性。当然,不可否认有少部分学生习惯标准化试题,惧怕写作,甚至执笔忘字,但在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考核模式里,也得面对过程考核,由过去教师“让我学”到现在“我要学”,适应研究实践式学习模式,体会到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职教司.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黄玉丽.借鉴探索创新当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吉发,刘强,段联合.教学方法论:10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4]吴洁.基于过程考核的《新闻写作》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孙乃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罗娟丽,陈敏娇,解晓慧,王有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刑事技术课程考核模式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
[7]刘春生,徐长发.能力本位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周磊,海琴.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新的考核体系[J].价值工程,2011(10)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A267)
【作者简介】周红湘(1966- ),女,广西横县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甘敏军(1961- ),女,广西龙州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