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丙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数学 建模思想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78-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模型思想”列为十大核心词之一,充分体现了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模”通俗来说就是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构建成数学的模型,用数学的方法来解答,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生活与数学的有效结合,也使得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得以顺利实现。生活与数学的有效关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建立方程模型,更好地解决问题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将问题直观化的有效方式。将生活中的问题以方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建立方程模型,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使知识与生活更好地融为一体,体现了方程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方程模型,重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将生活中的等量转化为数学中的相等,这样也就构建出了方程,从而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时,教师可以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来渗透德育教育。“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学生在将其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后,就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是最有效的方法:可设鸡为x只,则兔为(35-x)只,这样就可以根据它们的足数列出方程为2x+4(35-x)=94,从而求出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举例来感受方程对于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方程的正向思维效果,促进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更加全面,也就对构建方程模型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二、构建函数模型,使学习更加理性
函数体现了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函数模型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变化中的规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规律,将规律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构建函数模型让数学变得更加简单,也让学生的思考更加理性。以函数模型构建为前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时,这里虽然没有提到函数的概念,但是却要渗透相应的函数思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总结与发现,从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如“出租车的起步价为4元(2千米内),超出2千米按每多行驶1千米加收2元,你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画出行驶里程与付费的关系图吗?”学生大多数能够根据信息画出所谓的图象,并从中发现变量(付费)之间随着行驶里程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由图象提出更多的问题,如行驶10千米需付费多少,付费20元行驶了多少千米等。而对于在小学阶段的反比例,学生通过画出图象就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增大而减小。由此可见,构建函数模型可以让知识的体现更加理性化,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数学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生成不等模型,感受生活的真谛
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对不等关系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是在许多地方已经渗透了不等的思想。相等只是相对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等,生成更多的不等经验,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相等可以说是没有的,而大约和近似则与我们长期相伴,构建成不等模型的前提就在于此,而在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更多学生对于不等的认识,这也是教学所应达到的境界。
如在学习《数的运算》时,估算与四舍五入都是体现不等关系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精确只是相对的,不等才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更好地感受到不等的重要性。如在估算教学中,201×98可以看成200×100,这样虽然实质上不等,但更能体现出其现实意义。又如在学习近似数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也可以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这也体现出了生活对数学的需要,也就能够更好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其实构建不等模型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方案的选择,找出最佳方案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数学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构建不等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总之,以生活为素材来构建数学模型,将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在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又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数学模型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有意识地构建起数学模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