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2015-10-15 01:39巫广永
探求 2015年1期
关键词:肇庆城镇化率佛山

□巫广永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 广东 肇庆526020)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巫广永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广东肇庆526020)

当前广佛肇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地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引领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一条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道路,而且是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指导下,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规划相匹配、质量相互支撑、结构相互协调、特色相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可持续的目标。

城镇化;广佛肇;区域;协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广佛肇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引领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

城镇化是指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一条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道路,而且是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城市化”、“城镇化”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折射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和深入。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李克强总理曾经强调过“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1年开始,我国的城镇人口就超过了农村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已经达到世界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但存在土地城镇化比较迅速,人口城镇化不足的问题,目前在城镇生活并且有城镇户籍的城镇居民只有4.78亿人,还有2.34亿人在城镇生活但没有城镇户籍,未能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社会待遇,如缺乏医疗、卫生、教育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其它一些福利。人口城镇化不足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的发生,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型城市化要着力解决人口城镇化这个基本问题,解决城镇的社会平等和公平问题,解决城镇就业和贫困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的城镇化

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同时又人口众多,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并不十分充足。无论是林地、水资源,还是铜、石油和铁矿石这些矿产资源,人均拥有的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人均耕地面积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印度还要低,这都给我们的城镇化发展提出集约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城镇化要利用集约、智能的发展来促进生产发展,采用节能减排来降低资源的消耗,采取有力的措施打击囤地等土地浪费行为,利用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发展智能城镇,通过智能城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资源的消耗,达到集约发展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是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过去城镇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数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略了材料本身的环保性,造成很大一部分城镇建筑都属于高耗能建筑,建筑单位耗能是发达国家的几倍。而在发展工业过程中,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过程粗放,原材料利用水平不高,又直接导致排放二氧化碳过多,造成了严重生态污染,以及生产发展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把绿色、低碳作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但要求城镇建筑环保节能,而且要提倡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城镇不能只有工厂和高楼大厦,而且还要有绿色的人文环境,不能只是一个人工机械化的城镇,而要是一个与大自然的亲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镇。

(四)新型城镇化是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的城镇化

长期以来认为城镇化就是要推到重建,建越新的东西就越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了我国城镇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毫无地域特色,难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承文化,让城镇有历史记忆,因为保留城镇的历史文化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有效形式。新型城镇化牢牢把握人是城镇化的核心的要求,强调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城镇空间、城镇建设、城镇格局、城镇功能都要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让城镇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让人缅怀、让人回味,给人以充足的精神动力,让城镇历久而常新。

二、广佛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

美国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提出了“城镇化过程曲线”,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以反映出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趋势,并认为城镇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即城镇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起步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30%),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0%—70%)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0%以上)(见图1)。截至2012年末,广州的城镇化率是83.8%,佛山的城镇化率更是达到94.1%,但肇庆的城镇化率只有42.6%。根据“城镇化过程曲线”理论,广州、佛山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成熟阶段,但肇庆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并且是发展水平较低的中期发展阶段,肇庆与广州、佛山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因此,从城镇化率水平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新型城镇化推动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地区之间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图1 城镇化过程曲线

三、新型城镇化推进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城镇化与广佛肇区域发展规划相匹配的问题

广佛肇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广佛与肇庆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佛山、广州市城镇化率较高,在全国、全省的城镇化率都处于领先的水平,但肇庆的城镇化率较低,仍然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属于一个低水平。广佛肇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明显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不利于后发地区聚集资源要素的需要,也不利于优化区域之间产业合理布局的需要。

(二)城镇化与广佛肇区域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问题

在城镇化形态上,广州、佛山城镇化过度发展,存在“大城市病”、“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肇庆城镇化则发展不足,城镇化集聚效应没有发挥出来。一方面,广州、佛山尽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心城区对珠三角西岸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对肇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限,另一方面,肇庆也没有能力为广州、佛山的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备支撑平台,这就导致其城镇发展规模和层次与区域发展不能互相支持。因此,广州、佛山深陷各种大城市病和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凸显出的如房价、就业、交通、治安、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时,肇庆仍然在为GDP的增长“绞尽脑汁”。

(三)城镇化与广佛肇区域发展结构相互协调的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异地务工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在广佛肇三地间不能及时、有效的城镇化,大大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这部分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布局缺少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上易出现盲目性和同质性。所以肇庆在承接广州、佛山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因为城镇化发展不足,缺乏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便无法跳出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

(四)城镇化与广佛肇区域发展特色相融合的问题

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下,不论是广州还是佛山,都只重视自身城市的扩张,却忽视了与区域优势和地域特点的融合发展,也忽视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的发挥。城市发展粗放,城镇规划和建设趋同,故无法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

四、新型城镇化推进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应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广佛肇的协调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发挥新型城镇化不可替代的融合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有序、发展平衡和可持续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一)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本的广佛肇区域发展

广州、佛山的城镇化率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但存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问题突出、农民工权益受损、拆迁利益冲突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城镇化水平打了很大的折扣。广州、佛山在城镇化的硬环境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要在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就业和贫困问题的解决以及以人为本的软环境上加快建设。肇庆城镇化水平不高,但享有后发优势,应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等软环境上下工夫,从而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以软环境促进城市硬环境的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二)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广佛肇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群战略衔接

要从当前珠三角西岸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都市圈出发,着眼于国内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站在保证经济结构顺利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统筹研究和实施广佛肇的城镇化战略。广佛肇城镇化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空间均衡的要求,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特别是优化广州西向与佛山之间的行政区划,以进一步提升广州向西部辐射的水平,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同时,要建立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规划,进一步推动广佛肇的区域合作,提升西部城镇化质量,特别是肇庆的城镇化质量。通过推动肇庆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广佛肇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有序发展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镇布局、增强城镇功能。当前广佛肇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肇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过低,与佛山、广州差距过大,影响协调发展的效果。肇庆城区分散,城区规模又不大,是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要发挥广州、佛山这两个大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加快肇庆新区的建设,以肇庆新区引领肇庆乃至广佛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要按照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路径,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逐步实现广佛大中城市和肇庆的县域、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四)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均衡、持续发展

要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绿色集约等原则,实现广佛肇产业在城乡间、不同区域间合理布局。准确结合区域特点,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广州、佛山要把握好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肇庆应该加强转移产业的准入控制,强调中心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总之,在三地现有城镇化格局下,广州提高金融业的发展,佛山保留先进制造业和肇庆要留住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是三地优势互补、绿色集约、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周权雄

F290

A

1003—8744(2015)01—0020—04

2014—11—21

巫广永(1986—),男,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肇庆城镇化率佛山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