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2015-10-14 10:05曹松波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

曹松波

摘 要:财经类院校数学课程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对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内涵出发,为财经类院校数学分层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为财经类院校推动分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某些借鉴。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01-01

数学课程是财经类院校专业学习的基础,对加快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学生水平及层次的不同,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存在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良”的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难以在原来基础上提升数理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推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学习的水平与学习内容的层级对应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所取代,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大大提升。经济数学基础是众多财经类院校的必修课程,对学习专业课程、提升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化的教育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容易催生厌学情绪与心理,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身心发展。因此,如何在充分认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财经类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汤姆林森指出,差异教学是有效解决学生不同学习层次问题的关键。差异教学将学生个别差异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准备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的不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从而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另外,维果茨基也表示,经教师指导后学生所达到的水平与学生自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构成了“最近发展区”。我国充分借鉴了差异化教学、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整合形成了分层教学,即在遵循既定的教学原则与标准的基础上,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推行有区别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软环境,实现各层次学生协同发展的目标。

二、财经类院校数学分层教学的主要策略

1、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能力,要求教师在教材整合、教学进度、课时安排、考试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作区别对待。以《高等数学》、《微积分》为例,这两门课程都属于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后期的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高等数学》基本囊括了《微积分》的内容,知识体系更为全面,可为大学生竞赛、考研等提供有效帮助。针对学习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而言,教师可有效整合《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教学内容,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使数学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针对学习准备水平较差、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标准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使之在原来基础上获得较大提升。根据现阶段财经类院校数学教育教学现状,我们可初步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准备水平高、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深造的可能性极大,教师要系统安排《高等数学》的相关内容,合理分派课时;B层学生准备水平略低于A层学生,教师要使其基本掌握《微积分》的相关内容,为其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C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足,教师要安排《微积分》的部分内容,逐步提升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兴趣。另外,我们还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将数学教学分成若干个层次,即针对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数理专业的数学分析、高等数学,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微积分,针对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微积分,针对文学、法学等专业的微积分。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课程也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2、分层教学

一方面,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能力,教研组要在集中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即合理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各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对B、C两层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因材施教,及时督促、指导,并为期开设一定的数学选修课程、讲座,使之形成较好的数理能力。鉴于分层教学的发展历史短、制度化尚不规范等特点,我们可组织形成分层教学领导小组或分层教学委员会,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分层教学课堂进行有效观察,为推进更完善的分层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师资的合理调配、师资队伍的增强无疑是一大重点与难点。高校既要打破传统,合理整合师资队伍,让不同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的教师分离出来,又要进一步使教师适应分层教学,从正提升师资力量。

3、分层考核

推行分层教学后,不同层级学生的考试内容应有所区别,A层考试内容应稍难于B、C两层的考试内容。另外,不同层级的学生经过期末考试后,以学分的形式将该课程计入总学分,对考试不及格者实施补考制度,如补考不及格则相对进入下一层级,即A层学生进入B层学习,B层学生进入C层学习,C层学生进入准备阶段。

分层教学极大地推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培养高、精、尖人才队伍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生准备水平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训练分层、考核评估分层到师资队伍分层,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突出强调主客体的区别,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推行分层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不同层级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啸龙,胡桂武.财经类院校大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实践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3:101-102.

[2] 南晓雪,罗淑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专业分层教学的实施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149-150.

[3] 陆 敏.曹慧琴.财经类院校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51-52.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数学
我们爱数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