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现状及必然性,以及高校学分管理与教学管理信息化之间的联系。基于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现状,讨论了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应用,并指出了基于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 教学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13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d on College Credit System
WANG T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009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act status of credit 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inevitability, as well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edit management, and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ints out the credit system based on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college credit system;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1 高校学分制及教学管理信息化
1.1 学分制管理
我国于20世纪初期实行教学管理学分制,并于20世纪80年代推广普及。随我国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加,学分制的推广普及完善了我国当时的教育体制。实施过程中,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等相辅相成,进一步推进学分制在高校的普及程度。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基于选课制的学分制管理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学分制管理以选课为核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通过学生的选课结果,按照计算公式,确定学生学业完成状况。高校根据专业要求规定与之对应的教学计划,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完成必修课并自主选修专业类的选修课程,通过对学生四年必须修满的总学分来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习总量,其中还包括实践课程,并以此作为学生是否能获取毕业证的标准。学分制管理承认个体差异,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和改善高校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因此分学制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在我国,高校推广普及学分制管理具有以下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节约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未来我国高校学分制管理将进一步推广、普及、完善。
1.2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通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高校教学管理需要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学分制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推广普及极大推动了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学分制管理在我国高校中的推广普及是我国研究教学及管理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适应我国未来高校发展趋势,利用高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进高校教学管理高效发展成为了未来我国教学管理发展的必要要求。特别的,在学分制管理过程中,校领导、教务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希望信息的处理和检索能更方便、快捷,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对教务信息进行高效的收集、加工、处理,教务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准确地获取教务信息,从而完成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因此,高校学分制管理必然会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
2 基于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互联网覆盖我国所有高校,且大部分高校完成本校校园网的建设,主干网络普遍达到千兆以上,甚至万兆,校园无线网络的发展迅速,基于高校办公使用的专线网络建设也逐步在高校中开展,因此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规模已初步建成;同时,高校信息化所需硬件设施也逐步完善,其中计算机配备比例大提高幅度最为显著。①由此可知,我国各大高校已构建了数字化校园的雏形,且各大高校基于学分制管理根据本校教学理念、教学宗旨、教学优势,开发设计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教学管理系统,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合肥工业大学是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并于早期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学分制管理。合肥工业大学以教务处网站建设为龙头,将各种资源汇集于此,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整合优化管理流程,推动教务信息化建设,基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了涵盖教务处所有职能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招生宣传、学籍管理、教学运行、考试管理、选课选教、毕业生管理、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认证与评估、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质量监控、教学研究、实践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教学、教研项目管理等。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5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1000余人,全校本科学生实施学分管理。早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靠本校组织人员,采用B/S方式的网络平台,开发设计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教学管理系统,该信息系统涵盖了包括教学信息发布、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和毕业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并且根据用户使用要求的不同,分配的使用权限也不同,从而来进行功能管理,比如分为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个平台。③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服务结构是 C/S(客户端 / 服务器)和 B/S(浏览器 / 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可有效结合各网络服务结构优势,例如C/S模式具有操作稳定、处理能力强的特点,该校教务处各科室及各院系教学秘书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B/S 模式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采用移动办公的模式,该校教师和学生采用的就是此种模式。④其中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区域的模块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室管理和教材管理。教学评价管理功能区域的模块有论文管理、综合审查和教学评估。教学进程管理功能区域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最主要模块。⑤
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上可根据本校的教学宗旨、办学风格开发或引入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可根据需求建立不同模块,各模块可实施不同管理功能,同时各模块之间可有机结合。
3 基于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具有高度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同时又涉及教学管理观念和制度的改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及专业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特别的,在高校学分制基础上,需要高度保证收集、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大幅增加难度,最终导致一系列问题,阻碍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1)软、硬件建设步伐不一致。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软件、硬件设施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不少高校在信息化过程中,过度重视硬件设计的投入,而忽视软件的升级,造成硬件资源的大量浪费。相反,有部分高校不重视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即使引进先进的软件也无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及效率。
(2)信息化管理制度滞后。管理制度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涵盖内容的不完善、不科学,造成实施人员流于形式,违反管理制度。
(3)数据共享困难,“信息孤岛”现象明显。为实现高校学分制管理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不仅需要收集准确的客观信息,而且信息涵盖内容要广泛、全面,因此基于高校学分管理制下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对数据共享提出较高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不统一、兼容性较差,导致各项信息数据共享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4)数据安全问题最为严重。我国高校扩招、合并,导致在校人数急剧增加,数据量日益庞大,信息化管理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5)信息化人才难以保证。信息化人才保障是目前影响高校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信息化管理人才不仅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开发人员,还应包括教学管理过程的操作人员。其中操作人员的保障难度较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另一部分原因是教学实施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薄弱。
4 基于高校学分制管理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措施与策略
根据制约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与策略:
(1)转变教学信息化建设管理理念。改变传统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硬”轻“软”或重“软”轻“硬”的极端理念,根据本校发展要求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及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过度落后。
(2)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需要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实施操作容易、规范、严密,为满足这些要求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定期修改、完善制度。
(3)预防“信息孤岛”现象。对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执行统一的信息标准等措施,预防 “信息孤岛”现象、保障数据共享的舒畅。
(4)加强数据安全性能。通过更新硬件设施,定期维护,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日常操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定时统一杀毒,集中病毒报警,强制病毒库升级,禁止文件夹完全共享,数据存储备份,设置用户权限,加强系统口令管理机制等加强教学管理数据安全性能。
(5)完善信息化人才保障机制。根据自身发展要求,组建一支技术水平高超,专业水平优异,职业素质良好的专业教学系统维修、管理人员。
注释
① 刘秉政.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上海E高校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② 李友良,何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3-44.
③ 辛红,姜超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3(1):57-59.
④⑤邬小磊,韩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探析--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装备,2014(1):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