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作品海外译介研究

2015-10-14 10:48马瑞香
科技视界 2015年28期
关键词:海外中国文学译介

马瑞香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中却处于边缘地位。本文通过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以及“在英语国家的存在现状”去探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需要兼顾市场和读者需求,才能更好的走出国门,给世界带去更多中国元素的文化作品。

【关键词】中国文学;海外;译介

0 前言

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作品的交流始终处于不平衡、不对等的状态,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国,而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中却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小说,在英美销量更低,几乎进入不了大众视野。

中国文学的译介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虽然有法语翻译家陈季同翻译的中国戏剧、诗歌等古典作品和辜鸿铭翻译的《论语》、《中庸》、《大学》,但种类和数量有限。1949年以前,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是由英美汉学家翻译,译介规模小。鲁迅的《阿Q正传》是最早译介出去的现代小说,由美籍华人梁社乾(George Kin Leung)翻译,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题为“The True Story of Ah Q”,美国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这个版本的英译小说。

1946年,伦敦诺伊尔卡灵顿(Noel Carrington)翻译公司出版了罗伯特·白英(Robert Payne, 1911-1983)与元嘉华以及中国译者杨周翰等编译的《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收有作家鲁迅、沈从文、老舍、杨振声、施蛰存、张天翼、端木蕻良、姚雪垠和卞之琳的共11篇短篇小说。

1 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

据相关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中介绍中国文学、文艺界的文章有30余篇。报道侧重介绍中国的文艺政策、文坛动态及作家、作品的整体风貌,少有个案的详尽分析。伤痕文学、朦胧诗、寻根文学以及先锋文学等也仅是做浮光掠影式的点评。获得专题报道的现当代作家仅有沈从文、金庸、巴金、丁玲、张辛欣;海外华人作家有郑念、谭恩美、梁恒、汤亭亭、张戎等人。畅销的文学作品皆出自海外华人之手,如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及一些文革回忆录。值得注意的是文革回忆录在美国俨然成为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如梁恒夫妇的《革命之子》(1983),郑念的《上海生与死》(1988),以及后来发表的如张戎的《野天鹅》(1991)、闵安琪的《红杜鹃》(1994)等等。主流媒体对于大陆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整体评价不高。

对莫言作品关注较多。比如,2004年,《华盛顿邮报》刊登了Jonathan Yardley评论《丰乳肥臀》的文章,把莫言使用的新颖比喻摘引出来进行品评,声称这是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

对于莫言获诺奖事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盛顿时报》纷纷报道,但关注的焦点是莫言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身份和此事件的政治意义,并没有深入分析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但在莫言获奖后,《檀香刑》、《丰乳肥臀》、《四十一炮》、《师傅越来越幽默》、《牛》等作品相继出现在《纽约时报》和《纽约客》书评里,对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思想和社会价值有了深入品读。

2 文学阅读在美国

美国读者对中国文学关闭心门,但并非美国读者不爱文学书籍。事实上,美国是书籍消费大国。

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委托人口普查局所做的“2002年艺术活动参与调查(SPPA)”报告,休闲性文学阅读人数占成人人口的47%,女性中阅读文学的百分百为55%(2002),高于白人男性(37.6%)。在美国,白人的阅读人数(51%)高于非裔(37%)和墨西哥裔(26%)。

在美国,父母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是很常见的休闲活动。图书馆也常举办各种活动鼓励孩子读书。图书馆或学术机构不定期邀请作者与读者见面,作者可以借此机会介绍新书,阅读书籍中的片段,谈谈自己的创作经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作者还常在电视节目上露面,宣传新书。华人作家李翊云就曾受邀参加伯克利大学图书馆举办的“读书时间”(Reading Hour),朗读她的小说片段,回答读者提问。另外,美国民间还有很多自发举办的读书俱乐部,如Book Talk,会员定期见面讨论读书心得。

3 中国文学在英语国家的存在现状

华裔作家谭恩美满怀希望的说:“莫言将会叩开美国读者的心扉,就像米兰·昆德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可是,那是一颗又老又硬的心,我不敢肯定中国人能够打动它。 由于美国是个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社会,消费主义及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翻译文学的接受环境远不如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3.1 《上海生与死》的成功记录

1986年7月, 郑念将《上海生与死》交由伦敦的Grafton Books出版,版税为3万英镑。美国的Grove Weidenfeld出版社以2万5千美元购得此书在美国的发行权。该出版社意识到文革回忆录的商机,遂将此书精心包装并大力宣传。1986年12月该书入选《纽约时报》每月读书俱乐部,这是该出版社成立44年以来首次获此殊荣。

该书封面上印着《纽约时报书评》的评价:“这是一部代表着勇气和足智多谋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封底是《时代周刊》的评价,“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不平凡的故事。它生动的记录了人类精神战胜残暴的凯歌。”封底的另一则评论来自《华盛顿邮报》:“这是一个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回忆录,记载了她在寒冷、饥饿、疾病、恐惧、羞辱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坚韧、执拗的正直品格。她的回忆录可以列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监狱日记”。

该书出版以来获得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好评,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9周。在学术界,南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Stanley Rosen发表于《亚洲研究学刊》上的文章中提到,“郑念背景独特,她勇敢的面对如山的压力,痛苦的记录了她遭受的迫害,感人至深。”《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学刊》上Jon W. Huebner总结说,“《上海生与死》是英语世界由一名被迫害者所讲述的最令人悲伤而又引人入胜的文革回忆录,她取得了重要成就。”

3.2 中国民俗与耸人听闻的细节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讲述的是跨越中国百年历史的家族故事。1991年,New York: Simon&Schuster出版。此书1992年获英国ncr图书奖,全英作家协会纪实文学奖,1993年获英国fawcett女性文学奖。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一千万本,在西方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的文字有这样大的覆盖面。此书以英语写作,至今天的中文版本也已经到了第12版。本书叙述张戎与她的母亲、外祖母三代女性如何在动乱的社会里挣扎奋斗的故事。透过三个女人的血缘关系极深刻地缩影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与历史。

为了构建一个异域但却吸引人的中国,张戎除了提供历史和政治背景,在阴郁压抑的故事中还穿插了民间传说和当地风俗。比如在介绍红卫兵破坏旧文化时,张戎细致地描述了四川的茶馆。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她将茶馆与西方的酒吧或咖啡厅作对比。她还用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比拟父母在干校分居异地的孤寂生活,并解释银河、牛郎星、织女星来加深读者理解。此外,书中描绘她外婆裹足的细节。张戎对细节的处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亚马逊上有22个读者提到缠足这个旧习俗。读者Frantz对该书的评论是,“10多年过去了,但张戎外婆裹足那一幕仍深印脑海。她对细节别具匠心的处理使得她家族的历史成为中国革命和苦难的历史”。

4 结语

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对话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需要兼顾市场和读者需求。

《上海生与死》中体现的是西方崇尚的美德,追求正义、真理,不作违心之论,不畏惧矛盾冲突,不惜牺牲生命。除了该书中流露出的价值理念外,郑念严密的思维逻辑也为西方读者欣赏。《上海生与死》获得巨大成功,由此可见,中西方处世哲学、文学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作品的接受产生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海外中国文学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海外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暴风科技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业务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