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方
摘 要:所谓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中学班级管理活动所发挥的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中学班集体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舞台,加强中学班级管理是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三观”,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中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192-02
班集体是中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舞台,加强中学班级管理是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鉴于中学班级管理载负着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试图挖掘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功能,以期为中学德育工作增姿添彩。
一、中学班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诠释
(一)班级的界定
班级概念是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不断演进的产物。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教育巨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所谓班级,就是把年龄相仿、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变成固定人数的班集体,然后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时间、使用统一的教材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强体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二)中学班级管理的含义、目标与实质
1.中学班级管理的含义
中学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按照中学生成长规律,结合社会对人才实际要求,尊崇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客观条件,对中学各个具体班级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状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领、监督等系列职能活动。中学班级管理中包含着班级制度(作息、劳动、纪律、奖惩等)、班级文化(班徽、班级座右铭等)、班级精神(班风、学风等)、班级共同目标(成绩、精神文明、道德风貌等)。
2.中学班级管理的目标
中学班级教育管理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建设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的影响力,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增强体质、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
3.中学班级管理的特性与实质
中学班级管理具有对象性、全面性、协调性、督促性等特性。中学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在和谐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实现对中学生“人”的有效管理,包括中学生“人”的学习、生活、人际、成长发展等的全面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促使其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1]。而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班级管理者为了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为了使这个班级实现某个共同的目标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协调,在遇到一定问题的时候用某种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一种方式,从而使本班形成大家都认可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集体荣誉感等。
2.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三观”,拥有高尚的人格品质。中学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是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数以万计能掌握和应用现代科技的熟练工人,抑或是向社会培养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流科学家队伍,甚或于向社会培养懂业务、会技术、善经营的管理人员队伍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中学班级管理对象的“人”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所以,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成因
一个人要想成才,离不开良好教育的熏陶。教育也并非只是学校教育,它不能离开作为其支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协作与努力。只有当家庭、社会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时,才会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较好的发展。因此,中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应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觉悟等方面去探析。
(一)家庭教育偏误影响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之源。21世纪以来,各项改革政策不断落实,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其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在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与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较之以前有较大的差异。所以,现在很多家庭不再像以前一样有几个孩子了。故此,从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受到父辈、祖辈们超乎想象的宠爱,家庭成员的所有活动便以这个孩子为中心。在这样衣食无忧的家庭生活的孩子,几乎没有磨炼的机会,更不用说遇到挫折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成绩似乎是家长评价孩子学习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更成了他们在他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在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要牢记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独立生活,然而不少家长却不以为然,教育子女“一心只放在学习上,其他一切都不用管”,道德教育则被视为无足轻重而逐渐淡化。这样的孩子,一旦他们考试失败,或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表扬,他们的思想便会变得极端,甚至发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就是因为其家长们不明智爱,才使得这些孩子心智不成熟,经受不起任何考验和挫折,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模糊不明,不明白其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以至于理想信念缺失。
上述家庭教育及其管理偏误,会被学生不自觉地渗入学校的班级管理中,给班级规范管理带来难度。
(二)中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1.班级管理者的道德人格示范效应弱化
从古至今,崇高与神圣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特别是班主任。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较低,甚至易于去模仿,对于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的班主任却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言行一致。在班会或是课堂上教育学生要讲文明礼貌,虚心向他人学习。然而一转身,自己便“出口成章”,对于班级规章制度更是形同虚设,视如一纸空文,更不用说接受别人的意见了。有的班主任不仅生活习惯不良,而且工作作风也有待考证。致使他们不仅没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反而还影响着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2.科任教师的“教学本位心理”,对班级管理的忽视
有不少的科任教师都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责任,而他们只是一名科任教师,只需要教好自己所任学科就好了。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漠不关心,更不用说积极参与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了。然而,他们的教学方式死板、不灵活,总是沿袭着一贯的老式教育方式,不会教学创新,只会照着书本读,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更不愿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班级管理中的重“升学率”惯性思维,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学校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具有高尚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处处都充满着竞争的时代里,升学率便成了学校在社会中立足或“战胜”其他学校的“武器”。不可否认,一所学校的升学率与其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挂钩,倘若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只会读书本知识,没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思想道德意识淡薄,整个校园只能看到教学而看不到教育,毫无疑问,这所学校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三)社会对中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虚化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在教育系统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社会教育的不作为现象严重。中学生正处于善于去模仿他人的年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较低,从而跟随所谓社会潮流,形成不良习惯,甚至使得部分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凸现,给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的困境。
三、中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所谓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中学班级管理活动所发挥的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中学班级管理中家庭美德教育需求的延伸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蔡元培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其以后的发展道路,而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所以父母应当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
家庭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第一,应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孩子的高尚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第二,不再是以成绩论英雄,成绩的好与坏并不意味着孩子思考和能力的高低,而要注重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第三,多教育孩子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让他们走出“小皇帝” “小公主”的环境,培养他们为人处事、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另外,家长在孩子面前更应知行合一,为其树立学习的好榜样。
(二)中学班级管理中,在“生本化”理念下,着实关注中学生成长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
1.坚守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一种习惯。”人们都知道,教师这一职业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尤其是班级管理者更应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不要只是为绩效而进行教学,而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育,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来评价教学、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质量。
2.营造和谐的中学班级管理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思想品德发展的快乐
中学生处在可塑性较强的阶段,此时的他们思想比较单纯也容易出现偏差,需要老师的细心爱护、关心和正确的指引,尤其是班主任恰到好处的爱会让他们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恰到好处地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用一颗慈爱之心读取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以学生为主体,用创新的思维开展感激管理活动,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
3.各科任教师要肩负起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教育是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班主任的事情,既然身为教师,不管教哪门学科,都不要只见教学而不见教育。应当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工作,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热爱每一位学生,融入学生中去感受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爱,注重言传身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突出中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
一个孩子的良好成长,离不开好的环境的塑造。学校这样的大环境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建设,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新教师。①“正人先正己,明人先自明”。所有的教师都应做到以身作则,知行合一,以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为学校、班级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正视班级管理中社会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延伸的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身的。因此,应当正视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力,促使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因此,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魅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
[2]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者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通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郑航.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靳玉乐.现代教育学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86.
[7]马霞.中学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J].新课程,2009(9).
[8]李杰.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
[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