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5-10-14 02:18李红郭安安
学理论·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大学生

李红 郭安安

摘 要: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受多重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群体,虽远离社会的复杂环境,却又生活在以学校为单位的小社会中。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发生犯罪、自杀等负能量事件频率明显增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究竟大学生目前的人际信任状况如何,有哪些因素作用其上,要怎样改善不好的状况?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190-02

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性的社会,疆域的辽阔、民族的众多、习俗方言的差异、贫富差距过大等都是影响中国社会状况的重要因素。社会状况的复杂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状况。关于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状况的分析,不少学者采用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的方法抒发自己的观点。韦伯、福山等认为,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王雪飞等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有较低信任水平;刘爱玉、刘明利、程胜利分别对农民工和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均发现他们具有低信任水平[1]。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针对现今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程度普遍低的状况,着眼于在校大学生,对其人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化大为小。大学生是我国的人才储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民族复兴的积极力量。研究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拓宽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研究的主题,为我国的社会信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其次,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也为研究大学生人格差异提供了新视角。以往的人格研究大多从个性差异和认知方面两个维度出发,忽视了人际信任与人格发展的关系[2]。

(二)实践意义

本次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的调查不仅旨在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也是从侧面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为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起到有效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使社会与学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维护社会的稳定;最后,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供了新主题与思路。

二、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

随机抽取陕西师范大学600名在校生进行测试调查,即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6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494份,有效率为82.3%。其中,男生198人,女生296人;来自城镇的172人,来自农村的322人。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女生的人际信任度略高于男生,文科生、艺术生的人际信任度略高于理科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略高于农村大学生。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的表现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出大部分同学对于当前社会的大环境基本满意,对于家长与同学的信任度很高。为了得出更精确的结论,我们从男女性别不同以及城乡地域差别进行探究。

在男女之间,一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程度较高,对学校政策的认可程度比较高,但多数人都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一般。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国家政策的实施方面,大多数的女生对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不满意,对国家的信任程度不如男生高。40%的男生比较愿意和同学谈心,而愿意和同学谈心的女生达到了50%。在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信任度方面,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不同。愿意或比较愿意和父母说自己的小秘密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女生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的不同,对自己的同学、父母的信任程度比男生高,而女生对社会的信任程度却不如男生,这就说明了女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的保护。

在城乡地域方面,不同地域的学生之间仍有异同之处。例如,85%的大学生认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一般或良好,89%的大学生比较或完全愿意和同学谈心,8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把钱放在寝室比较安全。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农村大学生对法律的公平性认可程度比城市大学生低。第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度,农村大学生要较高于城市大学生。第三,21%的城市大学生认为即使在校园里,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最好小心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而这样认为的农村大学生只有5%。第四,从问卷结果中,我们分析出,29%的城市大学生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并不看好,认为目前社会上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差或较差,而只有7%的农村大学生认为目前社会上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较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较城市大学生高一些,这也反映了当下社会复杂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信任程度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女生对自己的同学、父母的信任程度比男生高,而女生对社会的信任程度却不如男生。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总体来说较城市大学生高一些。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着重从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外部因素中的媒体导向因素和内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进行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有了越来越多的媒介:微信、QQ、社交网站等等。大学生目前了解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多集中于此,因此,正确而真实的舆论导向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反之则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

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相较于经济政治因素而言更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号召力。一些不良写手对社会的敌意和不良企图会以大众传媒为通道,形成一种不良的舆论导向从而左右人的思维。大学生涉世未深,分辨力较弱,对反对的声音多持好奇态度,极其容易被利用,相信虚假事实和过激不当言论从而向社会传播负能量,不仅降低自身的人际信任度,也为社会的治安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家庭的和谐与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是除了学校环境大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环境,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脾气性格等方面受到家庭影响程度更深。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语言习惯、关系和谐与否、对孩子的期望值等都是影响孩子人际信任程度的关键因素。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程度的高低与否主要在于其自信程度和自卑程度的力量比较;若自卑力量大于自信力量,该生便会对周围环境的一切产生出极大程度的敏感态度和过度怀疑的心理,从而导致其人际信任状况的不理想;若自信力量大于自卑力量,则该生对周围环境的一切有更强的包容性情绪和心理,更容易接受积极而正能量的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信任程度。

相较于关系亲密的朋友,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向父母倾诉,但也不乏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与朋友倾诉。由此看来,大学生对父母的信任度和对同学的信任度不尽相同。父母是至亲,可以放心无条件地倾诉,但对于同学,关系再好也只是朋友,无法上升到至亲的程度,多少内心仍有防备和保留,这就是血缘关系所具备的优越性体现。但至于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朋友倾诉而并非父母,并不是因为血缘关系优越性的失灵,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关系不和谐或者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的过激都会导致孩子的恐惧与逆反心理,从而降低与父母的信任度。

四、建议与对策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地影响[3]。如何提升其对整体社会的信任程度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社会

首先要加快诚信制度的改革,从新型社会关系入手,建立适合现在社会的诚信制度,制度要具体化,要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人心,而不只是条条框框的文字说明;其次,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不诚信行为得到相应的惩罚和处置,让人们认识到不诚信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减少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建立一如古代中国“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和谐社会,最后,要及时奖励诚信行为,让人们看到政府的态度和决心,更加坚定地做一个守诚信的公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学校

学校要重视学生德育的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全方位人才,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让生活中有困扰的学生去咨询心理老师,了解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开拓自己的心胸和思维;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班会,同班同学在一起交流讨论当前的困扰忧虑,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对身边同学朋友的信任。

(三)家庭

一个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又能促进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社交行为以及人际信任水平,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由此一来,孩子在父母的陪伴的教导下,能够增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增加对社会的信任度,提高其人际信任水平。

(四)个人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首先,我们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从而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人际信任水平;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做到言出必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气质,养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简臻锐,付琪琳.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2]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16-19.

[3]卢光莉,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

[4]刘建华.提高人际信任水平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韦耀阳.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及其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9).

[6]邓春梅.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报,2013(7).

猜你喜欢
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试析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