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宣晓
【摘 要】《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本文主要分析《狂人日记》的艺术创新。
【关键词】《狂人日记》;艺术创新;分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一部白话文小说,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描写了一位迫害者的心理状态,将社会生活与狂人的内心结合起来,借实引虚,以此揭露生活的本质,描写出封建礼教的弊端,尖锐的指出了几千年来人吃人的真相,其艺术形式是非常新颖的。
一、《狂人日记》中象征意义的创新应用
《狂人日记》中最大的创新就是象征意义的应用,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上,小说都极富真实性,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思想硬生生的植入人物头脑中,鲁迅在描写时,完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狂人的语言与行动是真实的,但是又具有象征性的意味,通过他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社会的黑暗显示。例如,狂人认为:屋子里面都是黑沉沉的,横梁与椽子都在发抖。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狂人的心理状态,也看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性,沉重的压力压的人们无法动弹,作者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将反封建主题与狂人的行为和言语联系起来,获取到了理想的表达效果,从这种安排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与艺术才华。
此外,鲁迅还大胆的将象征主义和写实手法联系起来,让作品真正的实现了水乳交融,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了狂人的细部,又用象征主义手法描写了民族的特性,两者的结合让作者内心的呼喊和狂人的形象渗透在一起。
二、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使用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使用是《狂人日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现实主义是象征主义的基石,失去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也即失去了可信性,象征主义的描述要实现生化,必须是要真实的,而现实主义如果失去象征主义,其思想也就不具有启示性了。鲁迅的小说之所以有深刻的思想观念,就是有效应用了现实性和象征性的表达手法。可以说,鲁迅不仅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更是一位憧憬美好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他在表达社会的黑暗,对于现实却有不失去希望,他敢于描写现实,又从来未失去过追求理想的动力,《狂人日记》的主人翁正是象征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有机结合的人物。
三、《狂人日记》中最自身潜意识的表达
鲁迅的一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战斗和革命,而他的一生也不断的遭受着失败与挫折,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中,这种失败的打击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鲁迅在塑造《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时,既是为了揭露封建势力的压迫,与鲁迅的遭遇和深层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说,“狂人”的心态就是当时鲁迅的心态,从“狂人”的言语中可以看出鲁迅心态的缩影。文学史是一种灵魂历史,这些描述民族精神和心灵的作品也反映着民族的心灵史,将鲁迅小说描述为民族心灵史并不为过,鲁迅小说的成就对于整个现代小说史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四、日记体的表达形式
《狂人日记》的艺术形式采用了错杂、荒唐的日记载体,鲁迅通过对多段记忆的拼接,为读者构建出了完整的艺术整体。之所以采用日记表达形式,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国历史上的小说,虽然在时序的演进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思想内容上却依然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五四时期,旧的章回体小说遭到文学革命提倡者的否弃。鲁迅作为一个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自然不可能运用章回体的旧格式来表现新的题材、主题和人物。第二,鲁迅留学日本时,就重视介绍西方的诗歌和小说。这不仅是为西方进步作家作品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内容所吸引,而且也为他们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所倾倒。从《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艺术格式和表现手法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果戈理和安特莱夫对《狂人日记》的影响。单就艺术格式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影响的结果。当然,这种影响,毕竟只是外在的因素,对鲁迅采用日记体的格式写《狂人日记》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所要表现的特殊的题材、主题和所要创造的特殊的人物形象。
五、结语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言,鲁迅的小说树立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楷模。《狂人日记》在孕育五四时代的打倒孔家店的彻底反封建的革命风暴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将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得如此深刻,使《狂人日记》不仅在文学史上,即使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也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蕊,贺智利.余华与鲁迅小说创作比较论[J].小说评论.2011(06)
[2]杨亮.不同代际间的共同书写——鲁迅《狂人日记》与格非《人面桃花》“互文性”初探[J].文艺评论.2011(11)
[3]刘泰然,陈雪.“吃人”话语的建构与还原——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田耳的《掰月亮砸人》[J].长江学术.2011(01)
[4]杜玉梅.生存思考中沉重的突围——《狂人日记》与《一地鸡毛》知识分子主体形象比较[J].东岳论丛.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