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中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2015-10-13 05:12:10李悦
英语教师 2015年2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法中职

李悦

PBL教学法在中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李悦

PBL教学法要求教师营造现实情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对PBL教学法在中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组织小组、设计问题、自主探究、展示成果、评价考核和总结反思六个环节的具体实践,阐述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实践反思。

PBL教学法;第二课堂;中职英语教学

毋庸置疑,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受课时限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仍存在过分注重词汇、语法教学,过分强调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胜任需要进行英语沟通的工作,甚至无法与外籍人士进行最基本的日常交流。因此,第二课堂应运而生,它旨在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个体参与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笔者在所任职的高职院校对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了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即在日常英语教学之余开展更具趣味性、实用性、更侧重于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活动。笔者主要围绕衣食住行、娱乐休闲、工作学习等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运用PBL教学法(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地使用英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具体阐述PBL教学法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PBL教学法在第二课堂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流程

一般而言,PBL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小组、设计问题、自主探究、展示成果、评价考核和总结反思六个环节。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也可以按此流程来进行,具体如下:

(一)组织小组

PBL教学法强调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服务员”的角色,即在学生产生困惑时给予一定的帮助,而不直接参与学生间的讨论。这就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必须以团队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于是,笔者以4~6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英语第二课堂PBL教学。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要监督组员不偏离所讨论的问题,并带领组员共同解决问题。

(二)设计问题

PBL教学法的本质是以问题来驱动学习。因此,设计问题是教学准备的重点。基于实用性、趣味性、难易度和专业匹配(笔者所任职院校的学生多为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考量,笔者选择饮食、时尚、住宿、交通、通讯、影视、音乐、旅游、校园、工作、医院以及节日这12个模块进行单元设计,并为每个单元设置若干个问题,再以这些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掌握该模块中的词汇、日常用语、交际技巧、西方文化等多元化的内容。以饮食为例,问题设计及其学习目标如表1所示。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既能掌握常见食品的名称、西方餐桌的礼仪,又能在接待来华外宾时,向其推荐中国美食(Barrows,HS,Kelson 1993)。

表1

(三)自主探究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个别探究或者小组协作探究的形式来分析问题,选择解决方案,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任务。以中式菜名翻译为例,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要完成菜名翻译,首先要选定菜名翻译的公式,如“烹法+主料(形状)+(with)辅料”;其次要掌握各种食材、烹法和调料的英语名称;最后,分工搜索所需语言知识,完成翻译任务。

(四)展示成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样化的成果展示形式。在展示上述菜名翻译的成果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一份中英文对照的食堂菜单。此外,情境表演、演讲汇报也是常用的成果展示形式。例如,在教学旅游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景点介绍海报、行程设计计划等,学生对此都颇感兴趣,而多样化的形式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教学任务的理解和多维度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示。

(五)评价考核

教学评价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保证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可以从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资料准备、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角度来评价学生;在评价形式上,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形式(刘瑞芝 2005)。在自评和互评环节,教师将评价表(见表2)发给每一位学生,并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上交评价表。如此一来,每名组员对解决问题所做出的贡献都跃然纸上,评价体系更为公正、全面;组间互评使每名组员在其他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时都能专心聆听,取他人之长,为他们增加了学习和进步的机会。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笔者请学生对教师进行了评价(见表3),以此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优化教学方法。

表2

表2

表3

(六)总结反思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在PBL教学完成后对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学生要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无提高,问题解决过程有无完全参与;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关注了每一名学生,有无过分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在学生产生困惑时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师生都要针对这些反思,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改进(齐丽荣 2012)。

二、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教学的反馈

笔者对于参与第二课堂教学的11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36%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PBL教学法;56%的学生比较喜欢PBL教学法;还有5%和2%的学生不太喜欢或不喜欢PBL教学法,其原因是授课内容难度较大,组内学生水平差距大等。与传统讲授法教学相比,53%的学生更喜欢采用PBL教学法的第二课堂教学;47%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教学与传统讲授法教学各有千秋。传统课堂侧重于对学生词汇、语法知识以及阅读技巧的讲授,而第二课堂偏重于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两者各有可取之处。关于喜欢第二课堂的原因,93%的学生喜欢其轻松的教学氛围,75%的学生喜欢其频繁的师生互动,64%的学生喜欢其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在汇报形式方面,海报制作和情境表演得到了较多学生的喜爱,比例分别为66%和42%,而演讲仅得到17%学生的喜爱,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习惯在众人面前讲话,但是演讲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教师还是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建立自信并掌握演讲的技巧。

此外,在问卷调查中还有自评部分,要求学生从听力能力、口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自己是否有所提高(见表4)。由表4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听力方面,3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大提高,5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所提高,而认为自己提高较少或是没有提高的学生各占3%。在口语表达方面,以上四项的比例分别为38%、53%、7%和2%;在团队协作方面,以上四项的比例分别为58%、37%、2%和3%;在学习兴趣方面,以上四项的比例分别为61%、35%、2%、2%;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以上四项的比例分别为58%、37%、3%和2%。由此可见,采用PBL教学方法的第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表4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取得太大进步的学生。笔者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教师分析,认为这一部分学生进步幅度不大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课时数有限,第二课堂教学的周课时仅为2学时,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很难立见成效;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三是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组内成员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导致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无法充分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以致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不明显(王济华 2010)。

三、小结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PBL教学法基本上适用于中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但在使用这种教学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四点:

1.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由讨论,以防学生的讨论内容偏离讨论主题的轨道。教师和小组组长要督促各组成员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解决上,保证每个组员都参与其中。

2.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较差,在PBL教学过程中跟不上其他学生的进度。对此,教师应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对所学内容有所准备,从而使其课堂学习更加轻松。另外,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常规语法和词汇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是开展PBL教学的前提条件。

3.学生必须参与评价。部分学生在其他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时只一味地准备自己的汇报展示,而没有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长处和不足。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设置学生互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也需要听取学生的反馈,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引用文献

刘瑞芝.2005.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齐丽荣,肖飞,宋辉.2012.PBL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10(3):230-231.

王济华.2010.“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3):98-100.

Barrows,HS,Kelson,1993.A.Problem-based learning:A Total Approach to Education[M].Illinois: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作者信息:201318,上海,上海健康医学院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教学法中职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