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编辑部 韩玉波 采访/撰写
用青春追逐心中的科研梦想
——记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于黎博士
《遗传》编辑部 韩玉波 采访/撰写
编者按:2015年5月4日欣闻我刊编委于黎博士荣获“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遗传》编辑部第一时间向于黎编委表示了祝贺并发出了做一次人物专访的邀请,希望能将这位青年女科学家的科研经历和故事分享给广大读者,以激励更多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学子加入到科研工作中来,一起去追逐心中的科研强国梦。于黎编委获悉我们的目的后爽快应邀,《遗传》杂志的第一次人物专访由此开始。下文根据采访撰写,以飨读者。
人物简介:于黎,女,汉族,博士,民盟盟员,1976年12月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现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院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分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国内核心期刊《遗传》、《兽类学报》和《Zoological Research》编委。研究成果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等奖项。
2015年5月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授予了25名同志“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称号。在这25名获奖者中,我刊编委来自云南大学的于黎研究员作为唯一的女性科学家代表令人瞩目。作为中国优秀青年最高荣誉的获得者,于黎博士无疑成为科研界青年学子学习的又一个榜样。她是如何走上科研的道路,又是如何追逐自己的科研梦想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谈起自己的科研道路,于黎博士首先表示要感谢的两个人:一位是她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的李庆伟教授,一位是她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张亚平院士。
回忆过往,她提到了自己在辽宁师范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生物学知识的刻苦学习,1999年她顺利考取了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庆伟教授给了她第一次科学研究上的熏陶和启蒙,悄然把科研梦想的种子埋在了她的心间。2000年,以客座研究生的名义,李庆伟教授将她推荐到了另一个更广更大的科研平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这里,于黎博士遇到了她追逐科研梦想的领路人——张亚平院士。回忆刚到昆明动物所的时候,由于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根底浅,再加上独在异乡的孤独,那时的她时常感到无所适从,身心疲惫,有时会有万念俱灰的失落感。但正是在张院士的关心和帮助下,以及师兄师姐耐心帮助以及乐观心态的感染下,她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身边的环境,终于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和各种实验技术,从DNA提取、PCR产物扩增、回收到DNA测序等一整套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全身心的付出让她慢慢忘却了离家的痛苦,投入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谈到这里,于黎博士再次提到了导师张亚平院士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谦和的人生态度,她说这对她以后科研的从业道路影响至深。
如果说最初的全身心投入或许还有毕业或工作压力的驱使,但是得知自己撰写的第一篇英文文章被本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接受的那一刻,她深切地知道自己真正爱上了科研,至今她还能想起那一刻欣喜若狂的激动劲儿。
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的天然实验室。于黎研究员以这一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中的两个重要动物类群——食肉目犬型超科和灵长目疣猴亚科为研究模型系统,开展了分子进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很难把这两类具有一定攻击性的动物和这位青春靓丽女科学家的研究方向联系在一起,但是为了探讨其进化历史(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机制(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研究,她凭借科研上的兴趣坚持了下来并乐在其中。不得不说,她是一个科研逐梦路上的勇敢者。
随着基因组测序分析工具的不断强大,从基因组水平上挖掘非编码区遗传标记系统来提高系统发育关系解析能力成为了于黎博士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她和她的研究团队不断发展并完善有效的、高分辨率的遗传标记系统,研究成果为解决其他类群遗传标记系统的发展和系统发育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借鉴。其代表性论文在 2011年发表在本领域顶级刊物Systematic Biology上。论文发表后,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来邦网(labome.org)将该文列为了食肉目研究领域内的TOP10论文。基于新的遗传标记,围绕对食肉目和灵长目两个类群的不同分类阶元中长期争论不休的系统发育难题,她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揭示了食肉目犬型超科和灵长目疣猴亚科物种形成和演化历史。研究结果对今后这两个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历史的进一步追溯及重建具有着重要贡献。其中,对小熊猫进化历史和金丝猴新物种发现的突破性进展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以“我国首次查清小熊猫身份之谜”和“怒江境内发现中国金丝猴新种群”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对后续提高和加强这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监测、种群保护和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重要意义。同时,基于以上清晰的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的分析,她们开始了动物适应性进化的遗传机制研究。通过对这两个类群的食性和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的研究,她们发现基因数目的改变和正选择作用在这两个类群的植食性和极端环境(高海拔、水生环境等)适应性进化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结果对于理解新基因形成和自然选择在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具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对科学问题敏锐的捕捉和严谨的分析,彰显了这位女性科学家睿智的思考能力。
截至目前,于黎博士发表论文50余篇。谈及这些论文,她说每一篇都是一个特有意思的故事,记录了她对科学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历程。
科研苦不苦?面对这样一位70后的女性科学家,我们很自然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面对这个问题,她回以莞尔一笑,须臾之间仿若拂去了身上的千斤重担。她说其实周围身边很多朋友对她的选择很不理解,认为做科研又苦又累,沉闷无趣,而且是男人的行当,女性很难在这个行当坚持下去。但是她常常对朋友们说,做科研确实很苦,但她却觉得很值,因为兴趣在,做起来就不苦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兴趣变为工作的一部分,或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源泉。
说起科研上的苦,她并没有谈到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相反她却谈起做客座研究生时候的经历。在她看来,那时候才是她科研上最苦但也是最自豪的一段时光。那时的她不仅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和科研任务,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时刻告诉自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熬夜通宵地在实验室做实验,成了她生活的常态。到最后写文章时,她更是把自己封闭在宿舍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除了吃饭,就是在写文章,一连几天都不曾出门。当撰稿成文的那一刻,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她说那时的她有种莫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之前的苦和累全部成了快乐的注脚。时至今日,她说她仍然非常怀念在昆明动物所学习的那段时光。正是因为有了那段时间的磨练和经历,才有了现在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
谈及未来,于黎博士并没有给我们描绘宏伟的蓝图。她说,追逐科研梦想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现在的成绩不能代表以后的成就,她现在还只是在追逐着她自己的科研梦想,自己才刚刚起步。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这是于黎博士最喜欢的两句话之一。我们相信此次获得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将只会激励着她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行。“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幸福”,这是她喜欢的另外一句话。我们期待着她能坚守在未来的科研梦想道路上寻找到更大的胜利和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