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
——高校贫困生幸福观的调查与分析

2015-10-09 11:44章建明巢传宣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知心朋友幸福观贫困生

章建明,巢传宣

(南昌工程学院,a.后勤处;b.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330099)

“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
——高校贫困生幸福观的调查与分析

章建明a,巢传宣b

(南昌工程学院,a.后勤处;b.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330099)

基于与非贫困生比较的角度,采用大学生幸福观调查问卷,对高校贫困生的幸福观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幸福观基本一致,两者的幸福观整体而言都是科学、理性的。但是,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可以说是“现实很骨感”——对当前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不幸福感,而“理想很丰满”——对未来生活又有着更多的幸福渴求、更高的幸福期望。“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可能正是高校贫困生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幸福观;调查;分析;贫困生

追寻幸福是人的天性,正如恩格斯[1]所言:“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在对幸福的追寻中,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企盼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幸福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幸福观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幸福观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后,高校学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贫困生在我国高校具有相当比例和数量。相关研究[2]显示,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比例约为20%,其中特困生的比例约为8%。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是什么、幸福应该如何追求的观念、标准和态度。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贫困生的幸福观应该有着与非贫困生不尽相同的特点。然而,尽管学术界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颇为关注,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但关于贫困生幸福观的研究还尚未发现。基于此,文章试图从与非贫困生比较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的幸福观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高校贫困生的幸福观塑造或教育策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获得江西省南昌市某本科院校学工处的帮助下,根据该学工处所提供的贫困生名单随机选择500名贫困生作为贫困组,按照同一班级、同一性别(男/女)、同一年龄(±0.5岁)、同一来源地(城市/农村)的原则选择500名非贫困生作为非贫困组。经问卷调查,贫困组获有效问卷481份,非贫困组获有效问卷472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20%、94.40%。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有效回收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81,p>0.05)。贫困组人口学构成为:男生257人,占53.43%,女生224人,占46.57%;大一117人,占24.32%,大二121人,占25.16%,大三123人,占25.57%,大四120人,占24.95%;城镇籍128人,占26.61%,农村籍353人,占73.39%。非贫困组人口学构成为:男生251人,占53.18%,女生221人,占46.82%;大一114人,占24.15%,大二118人,占25.00%,大三121人,占25.64%,大四119人,占25.21%;城镇籍124人,占26.27%,农村籍348人,占73.73%。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观调查问卷》对两组被试进行调查。问卷是依据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参考王欣欣[3]、肖玲[4]、李志与张旭东[5]及李志、杨泽文与游滨[6]等编制的幸福观调查问卷编制而成。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幸福理解、幸福评价、幸福期望、幸福的实现手段等4个方面。

(三)数据收集、录入、整理与分析

调查由江西省某高校心理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具体实施,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要求调查时统一指导语,统一调查程序。调查一般是在被调查者的寝室进行,调查时允许寝室里除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之外的其他人存在,但不允许其他人近距离旁观。如被调查者认为调查不宜在寝室里进行,可由被调查者选择合适地点,如室外休闲地、教室等。如被调查者为男性,则由男性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如被调查者为女性,则由女性调查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后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6.0将有效问卷录入,并进行整理与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贫困生的幸福理解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问卷中用“你认为以下各项对幸福的重要性是——”对被试的幸福理解进行调查,每一项均给出“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介于重要和不重要之间”“比较重要”“重要”5个选项供被试选择,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理解的比较

由表1可见,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对幸福的理解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者都认为温暖的家、事业、健康、知心朋友、自由自在、奉献社会、受到尊重等对幸福而言是重要的(以上各项得分均超过理论中值3分),而金钱、地位、吃喝玩乐等对幸福而言是不重要的(以上各项得分均低于理论中值3分);两者对各项重要性的相对评价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两组被试各项得分排序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88,p<0.01)。按重要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贫困生依次为温暖的家、事业、自由自在、健康、奉献社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金钱、地位、吃喝玩乐,非贫困生依次为温暖的家、事业、自由自在、健康、奉献社会、受到尊重、知心朋友、金钱、地位、吃喝玩乐。

当然,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对幸福的理解也具有一定差异。由表1可见,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健康、自由自在、奉献社会、金钱、地位、吃喝玩乐等题项上的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贫困生在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等题项上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p<0.01)。这表明,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认为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等对幸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或者也可以说,贫困生更渴求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

(二)高校贫困生的幸福评价

幸福是指人们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在精神上感受到的欣慰和满足[7]。因此,心理学中有一重要概念——幸福感,用以说明个体对自身生活的满足程度。幸福观是个体在受到一定刺激时是否产生幸福感的标准[8]。个体是否幸福,确实是一种主观性的心理感受,但这种感受受幸福观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刺激如果符合幸福的观念、标准,个体就会觉得幸福;反之,如果不符合幸福的观念、标准,个体就不会觉得幸福,甚至觉得不幸。可见,作为伦理学概念的幸福观,和作为心理学概念的幸福感,实质上是幸福这一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的同一表达。幸福观可以说是对幸福的价值判断,而幸福感可以说是对幸福的事实判断。我们知道,事实体现着价值。因此,个体对自身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实际上是个体幸福观的客观表征。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幸福,则说明他对生活的价值、目的和意义持肯定态度;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幸福,则说明他对生活的价值、目的和意义持否定态度。在问卷中,用“你觉得你当前的生活——”调查被试对当前生活的幸福感受,给出“不幸福”“比较不幸福”“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比较幸福”“幸福”5个选项供被试选择,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评价的比较(M±SD)

由表2可见,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得分均超过理论中值3分,说明总体上两者都对生活的价值、目的和意义持肯定态度,但是,贫困生的得分低于非贫困生的得分,说明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对当前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不幸福感。

(三)高校贫困生的幸福期望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幸福观是个体当前幸福体验与未来幸福体验的统一[8]。幸福评价可以说是当前的幸福体验,而幸福期望可以说是未来的幸福体验。个体如果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活是幸福的,说明他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而这种希望和向往会激励他乐观、积极、主动地生活。相反,个体如果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不幸福的,说明他对未来生活是灰心丧气的,在现实生活中则是悲观、消极、被动的。在问卷中,用“你觉得你未来的生活——”调查被试的幸福期望,给出“不幸福”“比较不幸福”“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比较幸福”“幸福”5个选项供被试选择,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期望的比较(M±SD)

由表3可见,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得分均超过理论中值3分,说明总体上两者都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但是,贫困生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的得分,说明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对未来的生活具有更高的幸福期望值。

(四)高校贫困生幸福的实现手段

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或措施[9]。因此,幸福的实现手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幸福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在问卷中,用“你认为以下各项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对被试幸福的实现手段进行调查,共给出“自己”“父母”“朋友”“社会”等4个题项,每一项均给出“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介于重要和不重要之间”“比较重要”“重要”5个选项供被试选择,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理解的比较(M±SD)

由表4可见,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认为实现幸福主要靠自己(得分超过理论中值3分),而不是靠父母、朋友和社会(以上各项得分均低于理论中值3分)。比较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各项上的得分可以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朋友”和“社会”两项上的得分一致,但贫困生在“自己”上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在“父母”上的得分低于非贫困生。这说明,贫困生较非贫困生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更注重父母的引导和帮助。这可能是贫困生较非贫困生而言,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因而只能更为依靠自身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因为在我国,贫困并不是一个人的贫困,而是一个家的贫困,而贫困的家相对于非贫困的家而言,是比较难以给予其成员帮助的。

三、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10]。仅就心理问题而言,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承受一般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压力,还要承受着经济窘迫的困扰,所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相关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1-12];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普通学生近20%[13];贫困生一般具有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抑郁、焦虑、敌对、逆反、高敏感、低自尊等心理特征[14]。甚至有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15]。由此可见,高校贫困生并不是只存在经济贫困,而是还存在严重的心理贫困。

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给出的首条建议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在个体的观念体系中,幸福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集中表达。因此,幸福观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尺度[17]。也就是说,个体只有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才能使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或优良水平。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幸福观基本一致,两者的幸福观整体而言都是科学、理性的,这正是我国大学生整体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观念基础。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18]在《幸福之源》中指出:只有在公正的、机会均等和自由的环境下,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很显然,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窘迫,正好处于相对不公正、机会不均等、不自由的环境下,因此很难过上与非贫困生一样的“幸福”的生活。从调查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幸福观确实是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1)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认为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等对幸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或者也可以说,贫困生更渴求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2)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对当前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不幸福感。(3)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对未来的生活具有更高的幸福期望值。(4)贫困生较非贫困生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更注重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综合上述四点,我们不难想象出幸福追寻之路上贫困生的模样:一群对当前生活具有较高不幸福感的人,怀着对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和受到尊重的渴求,梦想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奋斗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幸福。套用流行的一句话,这是一群“现实很骨感,理想很丰满”的人。

“现实很骨感”,说的是他们当前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不幸福感;“理想很丰满”,说的是他们对未来生活有着更多的幸福渴求、更高的幸福期望。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有一些距离的,正是这种距离的存在,激发人们去拼搏、奋斗,人类历史才因此展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如果过大,就有可能使得为实现理想而拼搏、奋斗的个体持续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从而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可能正是高校贫困生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某方面如果有自卑感,往往会在该方面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这启示我们,贫困生“丰满的理想”极有可能不是我们应该树立的“远大的理想”,而是贫困生因感觉“不幸福”而对幸福做出的过于强烈的渴望与追求。因此,当经济上的贫困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除了给予贫困生经济帮助外,如何通过教育的引导,让高校贫困生的“现实”不至于太“骨感”,“理想”又不至于太“丰满”,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各高校针对贫困生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协调有序的运转,对贫困生经济负担的减轻,以及学业的顺利完成,确实是起到了较好的帮扶作用。然而,贫困生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得到理解和关爱。让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都幸福地学习、生活于高校校园,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19]。根据相关文献[20-21]的阐述,贫困生幸福观的培养可从以下措施入手:加大扶贫力度,将帮困助学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环境,在精神层面对贫困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加强贫困生的自信、自立、自强、自爱教育;提高贫困生的社会认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健康的幸福观。笔者以为,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贫困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四、结论

基于以上阐述,不难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幸福观基本一致,两者的幸福观整体而言都是科学、理性的。但是,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的幸福观具有如下特点:

(1)在幸福理解方面,贫困生认为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等对幸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或者也可以说,贫困生更渴求温暖的家、事业、知心朋友、受到尊重。

(2)在幸福评价及幸福期望方面,贫困生可以说是“现实很骨感”——对当前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不幸福感,而“理想很丰满”——对未来生活又有着更多的幸福渴求、更高的幸福期望。

(3)在幸福的实现手段方面,贫困生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非贫困生更注重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374.

[2]谭桂明.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78.

[3]王欣欣.大学生幸福观调查及幸福取向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肖玲.深圳特区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5):67-69.

[5]李志,张旭东.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2):82-85.

[6]李志,杨泽文,游滨.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5-88.

[7]陈延斌,任越.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316.

[8]丁心镜.幸福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62.

[9]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123.

[10]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曾天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09-1011.

[12]刘新华,巢传宣.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职教论坛,2014(17):30-33.

[13]汤志斌,李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113.

[14]吴燕,程江.贫困生社交回避心理与肯定性团体训练[J].当代青年研究,2010(4):77-80.

[15]杨艳.某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92-1894.

[16]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1.

[17]徐晓宁.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研究[D].安庆:安庆师范学院,2012:3.

[18][德]斯特凡·克莱因.幸福之源[M].方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2-24.

[19]罗汉高,李明华.环境正义理论视阈下社会正义问题的新进路[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4):27-31.

[20]曹兆霞.积极心理学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4(2):263-264.

[21]郝秀杰.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J].法制博览,2015(8):291.

G647

A

2095-3046(2015)06-0081-05

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6.016

2015-10-2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XL1417)

章建明(197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E-mail:jmzhang@nit.edu.cn.

猜你喜欢
知心朋友幸福观贫困生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我的知心朋友?——?书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