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2015-10-08 15:46潘广华梁奎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体育教师

潘广华 梁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课标》研读力度不够、体育教师研究能力成掣肘、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重点、在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技能教学重点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把“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停留在口号上。为此,应该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而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作为课改的主人翁地位,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来重新建构教学规范,并重点去研究教材。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行为 研读课标 研究教材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根据“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十四年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十四年之前,教研活动频率较少,学生体质健康也没有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今,面向体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乃至地市区县的体育教师培训是非常多的,各种体育教学展示和评选活动也百花齐放;体育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加强,体育教师和其它课程教师同工同酬,对体育教师的结构性需求增多;成为副校长、校长的体育教师也逐渐增多。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课标》研读力度不够。各种教学比赛中,很多体育教师更多地参考了网络上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参考资料,却没有携带《课标》和教科书。有些教师的课件文不对题,甚至提出“依据教学大纲”的旧说法,充分说明部分体育教师仍然没有对《课标》进行认真的研读。

(二)针对性不足。教学设计比赛或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80%的学生要怎么样”,有时又会出现“使学生……”的表述,对运动负荷的描述往往针对一堂课,然而,一堂课的组成是分几个部分的,实际上很难笼统的去界定一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而没有针对体育课的实际,针对不同的活动安排。

(三)体育教师研究能力成掣肘。有的教师老师教学设计写的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做不到,当然,还有的老师课上的很精彩,但是缺少能力把书面的教学设计写好。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评课的时候往往都是靠写,靠“视频”的。很多体育教师正相反,发表了很多论文,创新的方法很多,手段很多,但真正落地生根,能推广开来的并不多。

(四)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重点。例如篮球课“投篮”的教学,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安排了诸多辅助练习,但一堂课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投篮次数仅有3-4次,有些老师仅仅是以器材不足,动作讲解为理由,但实际上并没有,一堂课下来,老师的运动量非常大,学生却没有多少运动,体育教师教的很累,教学效果却有限。这种思路,存在很多老师的习惯思维中。我们并不反对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但要根据课型,非新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师上课轻松也未尝不可。

二、如何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首先,如何重建教学规范?教学规范的重建是对十四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对原有教学规范的反思,扬弃和重构,必须遵循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而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

第二,体育教师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人。体育老师主人翁精神发挥的越好,体育老师在学校就获得课改的红利就越多。建立良好的激励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以及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都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减少职业倦怠。

第三,要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来重新建构教学规范。自《课标》颁布以来,学界也是展开了积极的学术探讨,很多学界专家根据其知识结构提出了其个人的观点。但是对于一线的体育教学实践者来说,不能完全受制于理论的冲击,个人的看法要和国家的标准区分看来,既然国家正式颁布了《课程标准》,那就是对体育教师实践的现实准绳。

第四,要研究教材。有人认为研究教材是老生常谈,价值不大。但其实不然。教材是对课标具体而又生动的解读;教材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的具体诠释,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的科学分解,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的逻辑梳理,是对课标提出的意见的丰富和拓展。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所以要对体育活动进行教材化处理。例如分组,课标只是提出了“分组”,但有多少种分组情况,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针对每个项目怎么分组,才便于教学。

三、结语

(一)规范教学行为是体育教师的应然选择,而将应然选择变成实然行动需要体育教师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规范体育教学行为,体育教师要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规范教学行为应该以国家相关法规未准绳,所以体育教师要在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以主人翁的精神重建备课规范、课前准备和安全预案规范、课堂教学规范、课后作业和课外锻炼规范、学习评价和教学评价规范、校本教研规范。

(三)教学规范的重建是对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学的总结,是对原有教学规范的反思、扬弃和重构,因此,要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要发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佃娥,杜发强,赵保丽.特级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14.

[2] 李健,谭刚,王荣民,等.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7:962-964.

[3] 周光辉,梁建勋,张伟.新课标下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58-159.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体育教师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谈体育教师训练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监控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