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文化风尚
王莉娜
陈寅恪先生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言道:“盖有自东汉末年之乱,首都洛阳之太学,失其为全国文化学术中心之地位,虽西晋混一区宇,洛阳太学稍复旧观,然为时未久,影响不深。故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①士族的文化风尚是中古时期学术文化的特质之一,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文意识觉醒的第一次高潮,也是社会较为动荡、战乱纷纷的时期。汉民族及文化传承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创伤,这一背景下,士族成为延续文化传统的关键力量。士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保存整个中国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赖藉这些门第的扶护保养而重得回生。……而大江以南新境之开辟,文物之蔚起,士族南渡之功,尤不可没。”②
自曹魏文帝时礼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官人法以降,此取士制度一直沿用至魏晋南北朝。评定人物之权归于中正官,但是其评定却无具体固定的标准。虽然在晋武帝时曾诏令诸郡中正举淹滞,并且定下六种标准。第一是忠恪匪躬;第二是孝敬尽礼;第三是友于兄弟;第四是洁身劳谦;第五是信义可复;第六是学以为己。此六种标准皆是以品德为主,但没有指出具体何种言行才属于以上品德。所以中正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采用的标准多与社会上公认的好的某一行为或言谈相吻合,故一般做人的社会价值标准就是取士的标准。而士族之所以能屹立于当世,也是因为他们适应当时的社会价值,甚至掌握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又是怎样的,以下将一一说明:如颍川荀氏家学以儒学为主,而且其家学世代相传,保持了士族的文化优势。诚如钱穆先生所言:“一个大门第,绝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于不衰。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第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诗文艺术,皆有卓越之造诣;经史著述,亦粲然可观;品高德洁,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第二流人物者,亦复多有。”③纵观颍川荀氏,也是一以贯之把儒学作为家学的根本,深根固蒂,而赖以保持家族的丰盈泰达的。士族家庭之所以见重于世,遵循礼法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钱穆先生甚至说:“礼法实与门第相始终,惟有礼法乃始有门第,若礼法破败,则门第亦难终保。”④
文才被视为仕进的重要条件之一,南朝临川王刘义庆推荐庾寔有云:“伏见前临沮令新野庾寔,秉真履约,爱敬淳深。昔在母忧,毁瘠过礼,今罹父疚,泣血有闻。行成闺庭,孝著邻党,足以敦化率民,齐教轨俗。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恬和平简,贞洁纯素,潜居研志,耽情坟籍,亦足镇息颓竟,奖勖浮动。处士南郡师觉,才学明敏,操介清修,业均井渫,志固冰霜。”⑤陈寅恪先生说过:“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它诸姓……凡两晋、南北朝之士族盛门,考其原始,几无不如是。”⑥世代相传的家教是维持累世同居的原因。钱穆先生在《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一文中说:“当时门第传统共同理想,所希望于门第中人,上至贤父兄,下至佳子弟,不外两大要目:一则希望其能具有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⑦其中和睦相处的家风更是维持门第社会不坠的重要因素。
当时人们对品德重视之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社会,很多家训教育强调子女的品德修养。“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德之一,现代儒学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就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⑧台湾学者杨国枢先生也说过:“传统的中国不仅是孝的文化,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⑨自汉代儒术独尊以降,儒家提倡的仁义孝悌一直被士族当做金科玉律来奉行。汉代统治者大力提倡孝道,自汉惠帝至东汉明帝以后,皇帝皆以“孝”为谥垂范于天下。颜师古曾说:“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已下皆称孝也。”⑩汉代统治者还采取种种奖励措施来促进行孝风气,如举孝廉以取士的制度。陈寅恪先生认为:“东汉中晚之世,其统治阶级可分为两类人群。一为内廷之阉宦。一为外廷之士大夫。阉宦之出身大抵为非儒家之寒族,所谓‘乞罔携养’之类。……主要之士大夫,其出身则大抵为地方豪族,或间以小族。然绝大多数则为儒家之信徒也。职是之故,其为学也,则从师受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法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加以征辟,终至通显。取其学为儒家之学,其行自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廉让等是。质言之,小戴记大学一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之学说,实东汉中晚世士大夫自命为其生活实际之表现。”⑪
魏晋时期,统治者更是将孝作为施政的要务,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并分析其个中原因:“(魏晋)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位,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⑫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王位更有说服力和威信,便采取种种措施实行以孝治天下,所以当时的士族多崇尚孝道。
《世说新语·巧艺篇》云:“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宅遂空废。”⑬
魏晋时期人们对品德重视之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社会,很多家训教育强调子女的品德修养,如晋王祥在《训子孙遗令》中说:“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⑭
而孝和悌被时人视为品德的最高境界,各个士族高门都非常重视孝行。如“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复以供母。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奈结实,母命受之,每风雨,祥则抱树而泣。……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⑮
王祥之第王览则以“悌”闻名“母朱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酖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览贤友恭恪,名亚于祥。及祥仕进,览亦应本郡之召,稍迁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咸宁初昭曰:‘览少笃至行,服仁履义,贞素之操,长而弥固,其以览为宗正卿。’”⑯诸如此类孝悌之例不胜枚举,这些高行亦被当时社会称着。
慎”也是我国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德目,很多儒家经典中有关于“慎”的阐释,如《尚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礼记·祭义》有云:“慎行其身。”之所以要“慎”,可用荀子的话来解释:“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⑰
汉魏六朝时期的士族也很重视慎的培养,主要从内圣的角度即慎言慎行和外在表现即交友要慎交两方面来要求子孙。晋人李秉在其《家戒》中详细阐述了“慎”的重要性及如何作为,如“昔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修,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并受诏。既出,上顾谓吾等曰:‘相诫敕正当尔不?’侍坐众贤,莫不称善。上又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或对曰:‘清固为本。’次复问吾,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称扩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上曰:‘卿言得之矣。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景倩、尚书董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格,各言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吾每思此言,亦足以为明诫。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清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祸患无从而至矣。”⑱
如颍川荀氏的荀攸是曹操集团重要的谋士,他非常谨慎,善于审时度势。他屡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却能严守军中大事,对身边的家人也闭口不谈。因此,曹操对荀攸做出高度评价:“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⑲公达即是荀攸。
这项社会价值观念起源于汉末的品题人物,而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当时人对品德的一种要求和标准,“当时人喜把外面一切人事全摆开,专从其人所表现在其本身者作品目,因之事功德业有非所重,而其人之仪容举止,言辞音吐,反多为人注意。当时人观念,似乎认为一人之德行,可在其人之日常生活与其声音仪容中表出,而一切外面之遭遇与作为,则可存而不论。此种德行之表出,而成为一固定之格调,时人谓是其人之标致,亦称标格,或风标,或风格,或标度。犹之此后宋儒之爱言气象,要之总是就其人之表现在自身言者。此种气象与标致之表现在其人之自身者,亦即是其人之品格与德行。而此种品格与德行,则实具一种动的潜力,使他人与之相接而引起一种仰钦欣羡之心,受其感染,群相慕效,此乃其人人格一种内在影响力,此种潜力之发为影响,在魏晋人则称之为风流。《论语》有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云:‘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风流二字,大义本此。故知当时人之所谓人物风流,即指其人之品格德行之修养可以形成为一时风气,为人慕效。故风流即是至德,至德始成风流。”⑳此种风操为当时士族所推崇,并成为他们区别于庶族寒门的一种特有的身份标识和学养,尤其为同时及后人效慕。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第的风尚是士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士族之所以区别其他社会阶层,文化成为重要标志。士族想要保持门第兴盛,世代传承,必须加强对其子弟的文化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博物院研究部(450002)】
①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②③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7、347页。
④⑦⑳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296、293、275页。
⑤沈约《宋书》卷五一《临川王刘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7页。
⑥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9页。
⑧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页。
⑨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31页。
⑩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6页。
⑪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
⑫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05页。
⑬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44-845页。
⑭⑮⑯房玄龄等《晋书·王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89、987、990页。
⑰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页。
⑱严均可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二,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⑲陈寿《三国志·荀攸传》,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