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民间工艺美术传统与区域艺术设计教育

2015-09-29 06:41:33单贺飞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江门艺术设计区域

单贺飞 孙 旭

江门民间工艺美术传统与区域艺术设计教育

单贺飞孙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设计教育开始逐步引进国内教育体系,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设计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宏观上,国内的设计教育的发展规模无论在高等院校中的普及程度,还是在招生人数,都堪称全球规模最大。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高等院校设计专业不断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同时,我们本土化的设计思维、设计形式正在被人们一步步的忽视甚至遗忘。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我们开设的专业愈发趋同化,我们培养和教育出的设计专业人才愈发单一化,因此,无论地方高校还是其所培养出的毕业生所缺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更重要的是在竞争机制下,所逐步失去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变这一现状,须将设计教育与区域文化、区域传统工艺美术相渗透,进一步实现设计教育的本土化和特色化,打造特色专业。

一、江门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江门市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具有独特侨乡艺术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五邑地区从事工艺美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厂企以及科研教学单位有18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000人,年销售额逾25亿元,其中各市区都有其代表性的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的工艺美术品。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区域工艺美术蓬勃发展现状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

1.历史脉络杂乱,文化基因薄弱。江门工艺美术产业的门类多、品种多、分布广,但大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逐步商品化和同质异化,对其起源和变革的研究愈发不足。如新会、台山的古典家具,作为江门最大的工艺美术行业,虽然产量逐年提升,但更多的迎合市场的商品化设计,传统的文化基因正在逐步消失。其它新会葵艺、台山玉、恩州奇石、玻璃工艺等行业的境况也大致如此,不容乐观。

2.技艺失传,后继乏人。以古典家具和葵艺行业为例,极高的技术含量和繁琐的工艺导致人员无法在短期内培训上岗,因此行业内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下属机构曾派员专程到葵乡新会,要求批量订制具有独特工艺,以烙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图案的高档葵扇,作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纪念品。但由于具有美术和火烙画技能功底、能够胜任这项任务的葵艺师只有寥寥数人,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大批量订货,而由此痛失向世界展示江门地区颇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绝佳契机。

3.有继承无发展。有制作、无设计,制作过程程式化、单一化是江门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最大障碍。由于从业人员普遍缺少美术和设计基础,想象力匮乏,缺少创新思维,势必导致工艺美术发展停滞甚至退化,最终的结果就是行业的没落甚至消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江门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在繁华的表象下的隐忧。江门地区工艺美术行业中所存在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遍存在,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很难避免得其皮毛、弃其精髓的诟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多数艺人已经失去了其发扬传统工艺的使命感,使得很多工艺美术作品要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么盲从市场,浮华无趣。这就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扭转江门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的尴尬局面,将其传统基因提炼出来,系统地对其进行汇编与梳理,使之传承于现代艺术设计创作之中,而这便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团体和地方设计院校的共同使命。

二、江门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与设计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与美术教育相比,设计教育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对区域经济、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现代设计教育不仅需要具备国际性和时代感,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脱离了这一属性的设计教育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教育。在过去的30余年中,我们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机制,了解最前沿的设计动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自己的传统造物文化基因正在逐步地流失甚至消亡。民间工艺美术与高等设计教育涉及内容所涵盖的类别、内容与应用范畴各不相同,但其中浸润千年的传统造物文化基因正是现代设计教育所急需的,将民间工艺美术设计表现理念融入高等设计教育课程,必然会使设计教育形成独特的区域特色,也因此会培养出更加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1.传统工艺美术促进区域设计教育的发展。将江门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地区设计教育体系,能够增强设计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使设计教育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实践意义。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江门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为区域设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其中的手工技艺,是最有价值的设计实践内容,它以一种原生态的表现形式,融入设计教育课程,一方面让我们直观的了解到“手工——实用——审美”之间的价值结构,恰好弥补了传统设计课程中理论的抽象,另一方面让我们在工业文明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过程中,珍视传统文化精髓、明确教育导向。现在我们系新开设了一门《区域工艺美术运用设计》课程,并把葵艺引入课堂中,邀请了葵艺大师进入课堂教授学生葵艺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法,让学生了解这门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并通过学生们的创意思维,为葵艺寻找新的表现形式。

2.设计教育为传统工艺美术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在高等设计教育中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江门地区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亦会成为这一交流过程中的受益者。一方面通过高等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解决了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窘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高等设计教育、科研机构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延展,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拓展与提升。教学、科研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助于打破传统工艺美术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将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思维和更多技术前沿的工艺材料引入工艺美术行业,能够为其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3.二者结合有助于促进区域非物质文化基因的传承。区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非是将其封存到博物馆或是单纯地延续与复制,必须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存在价值,并为人们所接受。通过与高等设计教育的结合,不仅有利于艺术形式的延续、艺术技巧的深入,更能深入发掘创作思想,使艺术精神得到升华。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高校设计教育课程增设区域传统工艺美术内容,能够更好地保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基因,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江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区域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方法

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途径和严谨的科研方法,保护和传承江门地区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最为直观的体现。国内一些地方院校很早就意识到结合区域文化特质,打造特色专业的重要性,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设计方向、闽江学院的漆艺设计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紫砂工艺设计方向、西藏大学艺术系的唐卡设计方向、新疆职业大学的玉雕工艺设计方向等,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设计专业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肥沃的艺术土壤,更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科研手段,将区域传统工艺美术基因传承并发扬开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各地的教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江门地区设计教育和工艺美术发展现状的具有五邑特色的发展之路。

1.在高校设计专业领域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对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增设区域民间共工艺美术相关内容课程,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素质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如在低年级《构成和图案》课中增加适用于新会葵艺、台山玉、恩州奇石、玻璃工艺等工艺美术的图案设计、结构设计等相关内容,在高年级开设相关门类的选修课。一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的美学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设计修为。

2.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联合江门地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高校内部设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基地,将工艺美术生产创作、教育教学和艺术设计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科研成果与艺术市场相挂钩,提炼艺术精髓,提升区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层次。同时,更加方便教育工作者观察市场动态,适时调整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层次和艺术设计领域科研水平。

3.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互动发展的弹性教学模式。将当地知名工艺美术大师请进校园,为师生开展传统艺术设计讲座和实践指导,开设工艺美术选修科目,聘请经验丰富的工艺美术艺人主持相关教学。同时将校外相关单位作为学校设计实习基地,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入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学习,并在高年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直接选取分配进入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践。这种从理论知识到设计实践的学习过程,必定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在不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自觉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四、结语

艺术院校不但承担着人才培养和艺术设计理论实践知识的传承,还肩负着区域文化艺术的发掘、保护与传承。相比广东其他地区,江门五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正是由于开发程度的相对滞后,一些工艺美术形式并未过多的和外来文化进行交融,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基因得以保存和延续下来。但要将这些纯正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延续和发扬,就必须使其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尝试将其与现代设计和科研相结合,提升文化品位和市场价值。这是地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和民间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二者的结合与渗透,不但能使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在新的时代里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也能让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打破艺术设计教育与区域艺术设计发展之间互不相望的尴尬格局,更重要的是使设计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区域文化内涵,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529020)】

①郑巨欣《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之名实说》,《装饰》,2009年第12期。

②丁朝虹《中国工艺美术欣赏课程“还原”教学初试》,《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③燕建泉,燕天池《艺术设计兴起下的中国工艺美术》,《美与时代》(中),2014年第6期。

④姚雪凌《让艺术设计推动经济的发展》,《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⑤张燕芬《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论坛综述》,《装饰》,2014年第5期。

本文为五邑大学2014年青年科研基金团队项目“江门工艺美术历史与现代应用研究”(编号:2014T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江门艺术设计区域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51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