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 要】目的:分析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作为A组,综合分析患者各项指标,对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进行重点分析,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5例健康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A组46例患者中,30例(65.2%)患者动态心电图基本正常,阵发性心动过速5例(10.9%),窦性心动过速4例(8.7%),室性心率失常7例(15.2%),B组未见异常(100.%)。结论: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4h心电图基本正常,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心脏自主神经已经发生损伤。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悸;不明原因
所谓的心悸,主要是指患者自我感觉心中悸动或者无法自主的症状表现,其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中年人是其高发人群。心悸病因比较复杂,多是心率紊乱、神经改变和心跳加快导致的,可持续性发作也具有阵发性,发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因为常规心电图检测时间不充分,在病发时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心电异常情况也很难准确获得,整体检测效果并不理想[1]。本文旨在分析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作为A组,排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患者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42.6±7.5)岁,胸闷、阵发性心悸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5例健康者作为B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2.6±7.4)岁;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同时分析心率变异性,告知患者保持以往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选择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24h实时检测,心率、心肌缺血、心律是检查的重点。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研究数据经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行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若P<0.05则可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46例患者中,30例(65.2%)患者动态心电图基本正常,阵发性心动过速5例(10.9%),窦性心动过速4例(8.7%),室性心率失常7例(15.2%),B组未见异常(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及心率差异不明显(P>0.05);SDANN、SDN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窦性心动过缓者SDANN、SDNN明显大于B组(P<0.05);HRV指标中A组昼夜比值LF/HF(低频/高频)均有所增大(P<0.05)。
3 讨论
交感-迷走神经可调节健康人群的心脏,并对心脏支配产生一定的波动性,昼夜变化差异明显,HRV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HRV发生异常时,即是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主要体现,其作为心率量化指标,目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2]。
本组研究中,对A组患者HRV分析可知,SDA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等指标均有所降低,且未见HRV昼夜节律,这表示HRV不仅可以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还能将迷走神经活动减弱的情况表现出来。
目前,临床对心悸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常认为和神经敏感性和心脏异常之间关系密切。根据临床实践结果,多数心悸患者都继发于心脏疾病之后,诊断难度不大,但少数患者发生早期心悸是在心脏疾病之前,因为时间比较短,变化迅速和不明轻微原因,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一旦患者自觉心跳强烈加快,且心前区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及时对其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可能会获得常规心电图难以获取的异常症状。因为部分心悸患者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诊断其心悸病情时,就需要结合患者发病史,针对检测之后未见异常的患者给予HRV分析,可尽早发现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微小异常情况,这对确定心悸病因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4]。本组研究证实,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4h心电图基本正常,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心脏自主神经已经发生损伤,这与迷走神经功能不断减低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张镝,曹淑玉.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J].武警医学,2013,24(1):41-43.
[2]易兰芬,红霞,曹晓晓等.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25(10):951-955.
[3]陈丽,张春雨,杜军保等.心率变异性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61-765.
[4]江灵芝,章文杰,肖萍等.老年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200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3,30(3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