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动机;学习兴
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52—01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称学习动力,是指推动学生从事学习的心理动因,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发动、调节、维持和终止的作用。它影响着学习的水平,可以说它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并往往交织在一起,但他们一般都能通过权衡目标来明确主导动机,而且当他们确定行为目标后会比较稳定,并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强,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分析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 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相一致,而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就会激发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一个学生其他学科成绩都不错,但语文成绩相对较差,他觉得每次考语文,都达不到他理想的成绩,产生了放弃心理。我找他谈心,然后根据他现有的水平,确定了他下一次考试的成绩目标,通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达到了预定的短期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他学语文也更加努力。经过四五个循环后,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再也不是瘸腿科了。
2.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恰当的评价。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后,都会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无论是考试还是作业,我都及时反馈,通过讲评,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与错误所在,每一个进步的学生都会得到及时的、恰当的表扬,这等于给学生又加了一次油。某同学各科成绩都不好,但一次作文中我发现他的文章有一段写得很精彩,于是在作文讲评时,特别读了那一段,并对他提出表扬。老师的欣赏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学语文的兴趣大增,成绩提高很快。
接手初一新生后,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大部分较低。因此,除了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外,每次作文交上来,我对每一篇文章中写得较好的地方加圈来点评,并写出鼓励性的语言,再附上评点的优秀作文,装订起来,发到班级传阅。这样学生就看到了自己的长进,又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3.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种竞赛。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能促进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每学期我都要依据学习内容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学完戏剧单元后,进行“戏剧知识”、“戏剧小品”、“课本剧表演”等;学过议论文后,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进行美文朗诵比赛等等。这些竞赛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合作和与人共处,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就感的体验,学习动机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中学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促进学生诸多兴趣和谐发展的同时,应重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形成学习习惯,把学习学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途径。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教师设问:一个人体雕像,缺损了两条胳膊,是美还是不美?学生齐答:不美。教师继续发问:那么断臂维纳斯美不美?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说:一位日本先生自有他的看法,现在让我们开始学习清冈卓行先生的文章。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相矛盾,唤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虽然是翻译文章,长句式很多,但学生们还是积极地阅读,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指导,学习就更加深入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兴趣。语文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诗歌单元学完后,进行分组赛诗会,让一部分学生爱上了诗歌;学完采访后,进行实地采访,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提高了写作兴趣。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