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明明
传统民歌《孟姜女》的衍变
文/崔明明
内容提要
传统民歌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对歌曲《孟姜女》原始曲调及其改编形式进行横向的分析与纵向的比对,从曲式结构、调式色彩、速度力度、音乐形象以及音乐情境等方面,揭示出该曲在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创新元素,从而激发人们对传统民歌的崭新认识。
孟姜女 改编民歌 合唱
中国传统民歌历史悠久,从萌芽于远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到诗、风、民谣、曲子、小令、小调等民歌曲调的吟诵与流传,再到陕北信天游、青海花儿、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颇具地域性原生态曲调的产生,个性独特且内涵丰富的民歌艺术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为当代作曲家振兴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传统民歌精髓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史料。
传统民歌虽然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然而就其短小的篇幅、重复的曲调以及单一的音乐形象而言,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艺术视野与审美情趣。为此,一批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作曲家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便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将音乐素材进行整理、改编、再创作,从而使其成为集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新式民歌的艺术创作。由于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中常见的对比、展开、再现及变奏等旋律发展方式,改编民歌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本土化音乐语言的同时,不仅曲式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更是通过器乐伴奏音乐以及多声部合唱形式的烘托和渲染,使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性和戏剧性。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改编民歌《孟姜女》便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孟姜女》原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相传秦时,统治者为防御外敌入侵,强征民夫修筑长城。孟姜女的丈夫杞良,新婚不久便不幸被征调服役。妻子因感伤思念,遂携饱含爱情的棉衣踏上曲折的千里寻夫路。然而,当得知丈夫不堪饥饿与劳累的折磨已长眠于长城之下的噩耗时,历尽艰辛的她悲愤至极、哭声惨烈,天地为之动容,闻者为其变色,甚至长城下的冤魂皆与之产生共鸣,顷刻间,城墙坍塌,八百里内哀号声此起彼伏……此故事自唐宋时期便以民歌小调的形式流传,尔后被搬上元朝的舞台,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民间器乐音乐等艺术形式亦广泛采用。千百年来,歌曲《孟姜女》的吟唱在传递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命运多舛的同时,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孟姜女”式人物悲惨宿命的同情。
歌曲《孟姜女》是我国一首传统的江苏民歌,又名《十二月花名》。全曲以12个月为序的12段歌词,分别用时令和花名为序引,生动地讲述了秦始皇时期,新婚夫妻范杞良与孟姜女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故事。歌曲采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典型的“起—承—转—合”四乐句乐段的写作手法,按照主题展衍的原则,于后续乐句逐渐加入新的音乐元素,并最终形成了具有完整乐思的四句体分节歌。
全曲为4/4拍D徵五声调式,每两小节一句,乐句的尾音分别为商、徵、羽、徵。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切分、附点等节奏的间或融入在丰富歌唱叙述语气的同时,更是增添了音乐内在的律动与发展的动力。
改编民歌《孟姜女》是在上世纪80年代作曲家王志信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创作的同名独唱声乐作品。作者以“孟姜女的曲调”为基础,运用主题变奏的手法,不仅通过节奏节拍多变的方式对原始民歌进行装饰处理,而且将中国传统戏曲板式融合于歌曲的创作中,同时借助西方钢琴伴奏之于艺术歌曲表达的色彩性与戏剧性,使改编后的《孟姜女》无论在曲式结构、调式色彩、速度力度,还是音乐情绪的表达上都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韵味与审美特征。
改编版《孟姜女》以徵、羽调式为核心,分为主题(D徵调式)、变奏一、变奏二(D羽调式)、变奏三(F徵调式)和变奏四,五个主体部分:前奏(1—5小节) 主题(6—13小节) 间奏(14—17小节) 变奏一(18—27小节) 变奏二(28—47小节) 变奏三(48—89小节) 连接部(90—96小节) 变奏四(97—103小节)。
全曲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歌词叙述以及音乐主题及其四次变奏的渐次发展,将歌曲的叙事性与抒情性高度融合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当代改编民歌曲调细腻柔美,情感真挚热烈,演唱技巧繁复的时代特点。
合唱曲《孟姜女》是在其同名改编民歌的基础上,通过和声性、节奏性以及装饰性等声部的融入,以复杂多变的多声部音响表现形式表达其音乐内容的大型声乐作品。作曲家王志信不仅通过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与男低音四部混声合唱音域宽广、音响丰满、色彩丰富以及对比力度大的音色特质,从多人多声部的角度塑造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更是通过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同步交唱形式——独唱与合唱之间与音乐性格方面相似或相同的主从同步演唱关系,增强了音乐的抒情性与色彩性。独唱与合唱的同步交唱中,由于独唱声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合唱声部只附以辅助性、衬托性的因素来强化独唱声部的情感与色彩,因此,乐曲高潮段落在这种交唱艺术形式的烘托下,以极具戏剧性的音响充分表现了音乐场景和音乐情绪的困顿与凄苦。
全曲的曲式结构与独唱版大体相同,只是于乐曲前以衬词的演唱形式增加了八小节的引子。“嘿呦……啊……嘿呦”的唱词在抒情细腻与富于弹性与张力的男女混声合唱中,既描绘出众多服劳役于长城修筑工程男人们辛苦劳作的呻吟声,又体现了其妻儿家人祈盼与之团圆的相思之哀叹。
此外,由林枫编合唱的《孟姜女》也是在王志信改编民歌蓝本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二者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以下将就此作品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全曲以主题旋律为变奏媒介中心,通过旋律、和声、织体与结构等音乐表现手段的更迭与变换,使原始音调在统一与对比的结合中推动着音乐的有效发展。层层递进的歌词在主题乐思及其四次变奏陈述的主导下,以四季的形式娓娓道来,并最终将孟姜女千里寻夫却“只见白骨漫青山”的哀愁与愤懑抒发得淋漓尽致。
前奏(1—4小节)为委婉、哀怨的慢板。尽管节拍、调式(D徵)与独唱曲无丝毫不同之处,然而旋律却不尽相同。开始于强拍的徵音,不仅较独唱版本的弱起节奏增添了几分直抒胸臆的悲愤,更是为合唱人声即将塑造的人物形象注入了凄美丰实的血液。
主题乐思(5—12小节)是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乐段。流连婉转的二声部旋律在D徵六声调式的乐音起伏中喃喃诉说,富于装饰性的高声部旋律细腻,委婉,于表达家家户户喜迎新春的字里行间,暗含着积郁在孟姜女内心的思夫之情。而后4小节的连接过渡在十六分音符顿音标记的注释下,音乐律动略显躁动不安,并为后续段落之歌词“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埋下了精致的伏笔。
变奏一(17—26小节)与主题相比,二声部演变为三声部,且增加了2小节的扩充。旋律在原有音调的基础上,不仅更加流动,而且在中低声部“啊”字唱腔给予其和声支持与低音支撑的舒缓节奏韵律中,更平添了几许无奈之情。尤其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一句由低声部接应而至,旋律声部演唱衬词处,可怜、悲悯的主人公形象犹若身旁。而最后两小节的扩充为此段末句“何日能重逢”的拖腔,其中分处于两小节的十六分音符空拍,则好似凄凉情境中时断时续的啜泣声。
变奏二(27—46小节)是由3小节引子和8个乐句组成的扩充乐段。与主题相比,第二变奏不仅以崭新的D羽七声调式改变了原始旋律的调式色彩,更是通过乐句数量的急剧递增而产生的音乐张力形成了整部作品的第一次高潮。乐段开始处,旋律声部仍以连绵不断的装饰性乐句沿承主题乐思的音调律动,而低声部则通过延迟两拍进唱的模式形成相对独立的音乐线条,进而加大音乐发展气势的复调写作手法,呈现出与旋律声部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轮唱音响。随着音乐情绪的逐步加强,当彼此交织的二声部扩展为三声部时,高潮句“线是相思啊,针是情啊”的唱腔,不仅使孟姜女的思夫之情得以升华,更是极大地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尔后,宣叙调般凄苦、悲凉的二声部轮唱,突然在饱满舒展的乐段末句“絮进寒衣伴君行”前戛然而止,短暂的空拍间歇之后,丰满的和声伴随逐渐拉宽的节奏律动将音乐推向孟姜女踏雪千里寻夫难的高潮段落。
变奏三(47—88小节)为F徵调式,是全曲的高潮。开始的10小节引子段落在伴奏音乐尖锐的减和弦与激烈、疾驰的三连音交替进行中,不仅将风雪弥漫、北风呼啸的恶劣环境与惶惑不安的人物内心刻画得极具震撼力,而且通过十六分音符音组的快速重复跑动为“紧打慢唱”的合唱旋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紧打慢唱”是传统戏曲板式摇板的表现形式,其常通过“一字多音”的演唱旋律与风驰电掣的伴奏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激动、悲愤的内在情绪。此变奏段落正是在这种戏曲音乐风格中形象地描绘了孟姜女千里寻夫的苍凉悲苦与哀怨迷茫。
尔后,是7小节(89—95小节)的过渡连接。由慢至快的二声部旋律在纷繁交错层层推进的歌词律动中,通过紧缩节拍、缩短句式的“垛板”写作手法,最终将主人公绝望无助的愤慨之情推向顶点。“垛板”亦是传统戏曲板式之一,具有节奏鲜明、朗诵性强、字多且节奏紧凑的特点。此处音乐巧妙地采用垛板,不仅可以展现人声铿锵有力、富有弹性的唱腔技巧,更是增加了音乐发展的动力性与戏剧性。
变奏四(96—102小节)是全曲音域、力度、情绪的顶峰,具有尾声的功能。“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的唱腔以近似作品最初的速度在三声部合唱的巨大音响中真切地唱出了孟姜女寻夫未见夫的血泪史。
由此可见,该作品为变奏曲式。鉴于主题、第一变奏以及第四变奏的速度基本相同,而第二、第三变奏无论在速度还是旋律的写作手法方面都与第一、第四变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因此,以上四次变奏又具有三部性的结构原则。
歌曲《孟姜女》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情节为依托,从口口相传的原始民间小调演变为如今兼具欣赏性与艺术性的民族声乐演唱作品,乃至多声部合唱作品的重要文献,与其说是因其折射部分历史并间接表现最底层劳动人民深受奴役压迫而经受悲惨命运的经典叙事缘故,还不如说是富于现代创作意识与创作手段的作曲家为继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思泉涌、辛勤写作的结果。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曾经说过:“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节奏都在发生变化,美的追求和生活习惯给民族声乐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从创作上还是演唱上都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孟姜女》改编曲正是从符合现代思想道德精神与审美意识的音乐美学原则出发,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成为了中国声乐艺术的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 霍 闽)
崔明明(1982 —)女,沈阳音乐学院讲师。
[1]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