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民族 创新传统
——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教授学术讲座随记

2015-09-26 01:13吴家军
音乐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季平学术报告音乐学院

文/吴家军

根植民族 创新传统
——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教授学术讲座随记

文/吴家军

享誉中外的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于6月7日在沈阳音乐学院作了题为《赵季平音乐创作杂谈》的学术报告。本场学术报告是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赵季平教授是位多产的作曲家,其神来之笔的音乐创作,使其作品获奖无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作电影音乐伊始,其名字就已家喻户晓,之后创作的大量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和纯音乐,更是被业界人士所认可和推崇。

在学术报告开始之前,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为赵季平教授颁发了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证书并讲话,对出席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交流展的10所专业音乐学院的院长及其他艺术院校、新闻媒体单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德高望重、既高产又高质量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教授成为我院特聘教授,加入沈阳音乐学院的集体表示热烈欢迎;对其给予沈阳音乐学院在学术理论研究、艺术实践研究、创作实践研究上的推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季平教授高度赞誉了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交流展的重要意义,对促进中国民族声乐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刘辉院长表示深深的谢意。他提出多校经常合作的建议,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院校要团结再团结,为置身于艺术殿堂的莘莘学子创造更高更好的平台。

接下来的学术报告形式颇具创意性,由赵季平教授和西安音乐学院李兴池教授二人共同主讲,其讲解的过程犹如奏鸣曲式结构的两个主题:开始是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呈示,而后是交织互补而又形式多样的展开,最后是二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总结,结束讲座。整个讲座过程显现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赵季平教授的创作理念。

赵季平教授强调了创作技法和民间音乐两手都要硬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感受,谈了自己在分析“大师们”经典作品中,顿悟某种创作技法时啧啧称赞的唏嘘,指出作为一名作曲家就是要不断地听、不断地看、不断地研究,在创作技法多元并存的时代,技法的研究与探索是穷其一生的学习任务。赵季平教授更强调的是,作为中国作曲家,不可或缺的是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要长期深入民间去搜集民间音乐素材,挖掘民族音乐瑰宝,运用民族乐器与民族音调去实现作品中心与“心”的对话,正如习总书记所讲的文艺工作者要到生活中去,要身入、心入、情入。

摄影:韩鹏

两手都要硬的创作理念使其在创作中不论是“洋”的还是“民”的,不论是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还是创作技法艰深而又民族性、可听性极强的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作品的创作都信手拈来。究其原因除了深厚的作曲技术功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心灵洞天中始终守望着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广袤的沃土。听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更注重的是接地气“中国味”的调性音乐,而非象牙塔般的如集合、序列、十二音和弦等无调性音乐。“从民间戏曲和音乐中汲取营养,写出中国味”是其重要的创作风格。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和挖掘民族音乐遗产是音乐人当下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李兴池教授在赵季平教授的鼓励和支持下,用了两年的时间,收集和整理了陕北民间音乐。在他讲解的陕北民间音乐采风活动中,首先谈了陕西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他以声情并茂的演唱与PPT具象方式相结合,来阐述早年间十年九旱的陕北,虽然生活贫穷、辛苦,但人们用歌声来解闷、抒发、寻思、追求,调节自己的生活,缓解疲劳。表现出陕北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即在陕北的大地上,如同人们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

赵季平教授在剖析讲解其作品中关于各种民间音调、素材来源和运用时,一再强调要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其大量成功作品均是如此。从创作命题的取向、创作技法的运用、创作素材的选择、创作形式的多元,到音乐形象的塑造、地域风情的塑造等,均源自于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酷爱、传承、创新以及不懈的努力。在学术报告中,赵季平教授结合着李兴池教授讲解的陕北民歌、小戏 、歌舞、 说唱 、器乐 、俗曲等各个民间音乐体裁、音调来谈自己的作品创作,并在整个讲解过程中,穿插了李兴池教授大量陕北原生态味道的演唱和采风视频的播放,赢得了讲座现场专家、学者们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

李兴池教授总结了陕北民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本土性、多元性和延续性,他以演唱一曲东北“二人转”的姊妹体裁西北“二人台”,把讲座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赵季平教授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李焕之的《春节序曲》中的主题旋律为例,再一次强调了民族民间音乐与一些传世之作间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

在赵季平教授大量植根民族旋律的作品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的音乐语言特色、戏剧结构、传统曲式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等特征,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其大量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以新的音响、新的技术实现了民族化中个性的张扬。

赵季平教授的学术报告使我院师生受益匪浅,对我院如何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音乐院校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 张晓燕)

猜你喜欢
季平学术报告音乐学院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风从千年来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故土情
临轩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