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传唱的苏联卫国战争歌曲

2015-09-25 01:36张存信
世界文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卫国战争苏尔歌舞团

张存信

在“二战”期间, 有诸多苏联卫国战争歌曲, 鼓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现选其极具有特色的两首歌曲。

亚历山大罗夫《神圣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纳粹军队进攻苏联,摧毁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和平居民死于战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怀着痛苦与愤怒心情写下著名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战争第三天,这首诗登在《红星报》与《真理报》上(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当天,一名红军指挥官拿着报纸去找红旗歌舞团团长亚历山大罗夫。它也深深打动了亚历山大罗夫,他在下班回家路上一遍遍地念这首诗,并连夜将该诗谱成歌。

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黑板上,来不及油印,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大家就在自己笔记本上抄下词和曲。6月27日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神圣的战争》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起来,掐灭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歌词唱道:

起来/ 伟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敌我是两个极端/ 一切背道而驰/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治/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战斗/回击那刽子手/回击暴虐的掠夺者/ 和吃人的野兽/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许敌人蹂躏/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为人类不孝子孙/准备下棺材/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卫亲爱的祖国/伟大的联盟/ 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曲极具有特色,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二拍子特征。所有乐句皆从弱拍开始,然后旋律上行,威武、雄壮,精神为之振奋。歌曲结构由主歌与副歌组成,乐曲旋律极具有浓郁俄罗斯音乐风格。主歌从小调起,以进行曲风格开始,强而有力上行旋律,以振奋精神。而副歌以明亮、具有号召般的大调进入,激起奋勇战斗情绪,使副歌与主歌形成对比。但副歌后半部分,乐曲旋律又回到小调,使全曲完整统一。乐曲合唱部分为三个声部,在纵向声部上采用整齐划一柱式和弦。

亚历山大罗夫(1883—1946),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牢不可破的联盟》和《神圣的战争》作曲者。1883年4月13日生于梁赞省普拉希诺村,9—12岁在圣彼得堡宫廷合唱团合唱指挥班学习。1900年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随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及阿纳托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利亚多夫学习作曲。1902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在波罗戈叶、特维尔(今加里宁城)等地任合唱指挥。1909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13年毕业于C.H.瓦西连科作曲班,1916年毕业于Y.玛杰蒂的声乐班。1916年在特维尔创办音乐中学。1918年被邀至莫斯科音乐学院教和声、作品分析等课。1928年苏军红旗歌舞团成立,亚历山大罗夫即担任当时苏联红军唯一的歌舞团团长兼团里合唱指挥。亚历山大罗夫着力提高歌舞团艺术水平,逐渐使歌舞团成为世界知名艺术团体。为表彰他,苏联政府将歌舞团命名为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 。1939年,亚历山大罗夫为向联共(布)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献礼,与诗人列别捷夫·库马契合作,创作了《布尔什维克党党歌》。1940年,苏联政府征集苏联新国歌。亚历山大罗夫将《布尔什维克党党歌》曲调进行加工修改,请诗人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埃尔·列基斯基重新填词,而后以此歌应征。结果,这首歌曲中选,并于1944年取代《国际歌》正式成为苏联国歌。亚历山大罗夫对国歌构想是“把胜利的进行曲、精致的民歌和宽广的俄罗斯史诗性叙事歌调熔于一炉”。他显然获得了成功。苏联国歌确以雄浑、庄严、壮美、民族风格鲜明见长。

“二战”爆发后,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神圣的战争》等一批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歌曲,并亲自带领歌舞团奔赴前线,为即将上战场投入战斗的红军指战员演出,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广大苏军官兵爱戴亚历山大罗夫,将他誉为 “全军的财富”。1943年,亚历山大罗夫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6年他在歌舞团团长岗位上逝世于柏林,享年65岁。

在影视作品,特别是苏联老电影里经常出现《神圣的战争》曲调,如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选用《神圣的战争》为主题曲。其中还有一段镜头:红旗歌舞团在阵地中演奏《神圣的战争》并通过数部电话机将歌声传向保卫莫斯科的各个前线,前线的步兵、炮兵、坦克兵听到话机里的歌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齐向敌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击毁了敌军大量装甲车辆与坦克,保卫莫斯科。

2006年,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用此曲作为插曲。剧中连长高成最喜欢听,这也是他在钢七连解散后用来遮掩他哭声的苏联军歌。2008年,中国电视剧《潜伏》主题歌《深海》就是用《神圣的战争》旋律填词。

李斯托夫《防空洞》(又名《窑洞里》)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因准备不足,节节败退,士气低落,损失严重。此时,李斯托夫为海军少校,在海军总政治部任音乐顾问。为鼓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从北方战线波罗的海舰队来到莫斯科,寻找一些特别素材创作。在 《红军真理报》编辑部,刚从前线回来的战地记者苏尔柯夫负责接待,两人很快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苏尔柯夫为一诗人,经常写一些小诗,或寄给报社发表,或给妻子留念。1941年10月,其冒生命危险在前线采访,不幸战事失利,与部队一起被敌人包围,战斗异常激烈,情况万分危险。最后,苏尔柯夫与一禁卫团司令部冒死突围出来,真是万幸。苏尔柯夫面对大片国土沦陷,身边战友牺牲惨状,心情十分沉痛。遂写下几行小诗:

去你身边有多么困难,

死亡却近在眼前。

火苗在促狭的炉中蹿动,

木柴上的松香凝成泪滴。

在防空洞里,

手风琴在歌唱,

唱着你的眼神,

你的微笑。

李斯托夫听到苏尔柯夫这首诗的创作经历与诗作内容时,一下便被其意境感动,激动地握起苏尔柯夫双手,感谢道:“你这首小诗写得非常好,谢谢你带给我创作灵感,我要为它谱上一曲最动人的旋律,让全苏联人民都听到这首歌。”于是,《防空洞》便在这样历史背景下诞生。

后来,李斯托夫回忆道:“诗歌以它那富于感情的力量打动我,用真情感动我,在我心中激起回响。我用《防空洞》这首歌,在1942年11月,迎接从被敌人包围的列宁格勒战斗中归来的飞行员,我和波罗的海潜水员同唱这首《防空洞》。我永远不会忘记,在1943年,北方舰队的三人合唱——北方舰队岸防炮兵部队指挥员波诺切夫、诗人苏尔柯夫和我……”

冈斯丹津·雅柯夫列维奇·李斯托夫(KListov,1900—1983),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生于工人家庭。1917年,毕业于察里津市音乐中学,1918—1919年,参加红军。1922年,毕业于萨拉托夫音乐学院钢琴系与作曲系。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以海军少校身份在海军总政治部任音乐顾问。其成名作为《搭枪卡之歌》,但使其获得全民声誉的为《防空洞》。

多年后,在一个苏联卫国战争纪念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莫斯科郊外的俄国防部女子寄宿学校。按照学校事先安排,女小学生卡扎科娃要演唱一首著名“二战”歌曲。因其见到总统十分紧张,唱到一半时忘了歌词,场面顿时十分尴尬。原来安静听歌的总统普京却接着背景音乐唱起来,其歌声轻柔而充满韵律,微笑脸庞使卡扎科娃顿时充满信心。于是,她壮起胆子继续跟随总统唱起来,两人顺利唱完这首《防空洞》。

猜你喜欢
卫国战争苏尔歌舞团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遇见汉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
《共青团真理报》副总编谈卫国战争
苏尔科夫与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
大海上的欺骗
近代中国卫国战争对台湾社会之影响
苏联对卫国战争史研究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