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5-09-25 20:12王振平
世界文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蒙娜丽莎芬奇米兰

王振平

达·芬奇是个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巨擘。他不但是个全才,还是个怪才。有人说他是最缺乏耐心的艺术家。据说他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东西的兴趣都不能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就去干另一件事了。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毫无顾忌地把胡须涂成五颜六色,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

达·芬奇的传世画作并不多,只有不到二十幅,并且有些毁坏严重,有些还是未完成之作。他的雕塑作品或者没有完成,或者后来毁坏了。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他留下来的笔记,大约有13000页,专家认为,他的笔记应该远不止这些,但大多数都遗失了。尽管传世艺术品不多,他却是公认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最高峰。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他的父母没有结婚,他是个私生子。他的父亲带着他娶了另一个女人。虽然出身卑微,童年也谈不上幸福,但达·芬奇却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

大约17岁的时候,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师从著名艺术家韦罗基奥学习绘画,20岁时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开始独立为人画画。1476年,他和其他四个年轻人被起诉犯有鸡奸罪,尽管当时的统治者能忍受同性恋行为,但鸡奸却是违法行为并可被处以死刑。可能他们中一个家里有权有势,疏通了法官,达·芬奇入狱不久就出狱了。虽然受到警告,但他似乎后来又和多人有过同性恋关系。

1482年,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去了米兰,可能他想逃离这个自己曾留下坏名声的地方,也可能这时的他又想干别的了。直到走时他还有一些作品没有完成,让投资人懊恼不已。到米兰后,他做了米兰大公的武器工程师、乐师和画家。他首先是作为一个音乐家而不是画家或者发明家出现在米兰,他是公认的天才七弦琴演奏家。在他那个时代,艺术和建筑是相互关联的,大多数建筑师也在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武器,所以他研究武器并不显得特别奇怪。他曾设计过弩炮、坦克、喷火器和潜艇,但似乎都没有造出来。

他在米兰也画了不少画,其中包括1495年完成的《最后的晚餐》,这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一幅画。画面利用透视原理,房间看起来就像是随着画面做了自然延伸。虽然这幅画在今天具有神圣的地位,但他的画法在当时却是不合传统的。早期的中世纪画家表现的基督和他的门徒通常是安详宁静的。而列奥纳多却做出了另类的选择,在他的画笔下,当耶稣镇定地宣布他将被出卖时,十二门徒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神情,有因惊恐而后仰的,有向前探身争论的。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最后的晚餐》并不是达·芬奇的原作的全貌,原画的大部分都被毁坏了。损坏的原因之一在于达·芬奇本人。他不喜欢直接在湿灰膏上作画的壁画画法,因为一旦灰膏干了,壁画就不能再润色加工,给最后的上色工序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他决定在干灰膏上作画。这是个失败的实验,壁画完成不久干灰膏就开始脱落,所以对壁画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没断过。此外,1796年法国军队的士兵还往画上扔过石头,19世纪的几次不成功的修复不但未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加重了画的损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修道院还遭到过轰炸。直到1999年,壁画才得到了一次比较成功的修复,不过有的地方还是显得有些模糊。

达·芬奇在米兰的最重要作品并不是《最后的晚餐》,而是一件巨大铜马雕像的铸造模型。达·芬奇完成了雕像的泥模子,并设计好了浇铸时用的框子,但由于意大利政局动荡,铜马雕塑没有最终完成。政权的更迭不但中止了米兰大公的统治,也葬送了达·芬奇的作品。米兰大公把准备浇筑铜马的70吨铜都用来造大炮了。法国人入侵之后把模型当做靶子给打了个稀巴烂。

随后,达·芬奇离开米兰到了佛罗伦萨。在这里,他曾经起草过为阿诺河改道的计划,画过一个飞行器的草图,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为一位女士画了一幅肖像,那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肖像的创作时间大约是1503—1506年间,画上的女子眼睛呈棕色,大脑门,圆下巴,更让后人感到奇怪的是,她没有眉毛。女子穿着优雅,双手放在椅子扶手上。画的背景可见远处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这幅画到底有什么新奇之处呢?首先,蒙娜丽莎的姿势,她的身体没有正对前方,但却把上半身转过来,面对观众。正是不合常理、并非端正的姿势,使人物有了一种动态感。奇妙的风景是另一创新,因为当时的大多数肖像画都没有背景。但是多数人认为,蒙娜丽莎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她的眼神,即她的“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是淡淡的,而她的表情是复杂的。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线下看画,蒙娜丽莎的表情似乎都不相同,或温文尔雅,或安详严肃,或略带哀伤,或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

1506年,达·芬奇重返米兰,在这里,他做的更多的是科学研究,而不是作画。七年后,他应教皇邀请来到罗马,但他似乎不愿意和另外两位艺术巨人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竞争,他在那里基本上是研究一些类似于魔法的小把戏,以至于罗马人以为他是巫师一类的人物。1516年他离开意大利,到法国当了国王的御用画家,但事实上他很少作画,他的更多的工作是和国王说话,逗国王开心。1519年,达·芬奇死于中风。

达·芬奇死后,法国国王占有了达·芬奇的艺术品,而《蒙娜丽莎》也因为落户皇家而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几个世纪。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对《蒙娜丽莎》爱不释手,曾经在蒂伊尔里宫他的卧室中挂了一段时间。1804年,《蒙娜丽莎》被挂在卢浮宫,但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当时,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知名度更高。在法国19世纪中叶象征派诗人对《蒙娜丽莎》大加赞美之后,画像才名声远播。

1911年,有人发现博物馆中的《蒙娜丽莎》不见了。随后在全法国展开侦查,数千人被讯问。但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内,《蒙娜丽莎》始终踪影全无。1913年的秋天,一位叫佩鲁贾的意大利人向古董商声称自己拥有《蒙娜丽莎》,假装买画的古董商告发了他,当他带着《蒙娜丽莎》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被就地逮捕。此人曾经在卢浮宫工作过,行窃时他混作游客进入博物馆并藏了起来,晚上闭馆后他卸掉了他曾参与安装的玻璃罩,把画像从画框上裁下,在第二天早上藏在大衣下逃之夭夭。佩鲁贾声称自己的窃画的动机是出于爱国,他想让《蒙娜丽莎》回归意大利。画像的失而复得在法国引起轰动,从此后它的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不但成了法国的国宝,更成为举世闻名的世间珍宝。

五百多年过去了,不论是达·芬奇的成就与作品,还是他的卓越的才华和怪异的性格,从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学者的研究目标。也许,他和他作品的神秘将永远无人破解。

猜你喜欢
蒙娜丽莎芬奇米兰
可爱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达·芬奇 下
蒙娜丽莎说
达·芬奇睡眠法
身在青岛,遇见米兰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