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龙运用通督镇静针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经验

2015-09-25 08:52:42粟虹焱指导张智龙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通督风动督脉

粟虹焱,指导 张智龙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张智龙,1961年生,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脑病专委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脑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天津考区中医类首席考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红桥区政协委员。临床善于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创立了“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调理脾胃针法”“项腹针法”等针法和“通脑灵”“中风通络八方”“六藤水陆蛇仙汤”“调中降糖方”“定志益聪颗粒”等中药专方。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各级课题20余项,正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编著作4部,参编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特发性震颤,又称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震颤是本病惟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往往见于一侧上肢或双上肢,头部也常累及。文献报道有30%~50%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1],呈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针刺治疗本病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导师张智龙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载,熟谙经典,学识渊博。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针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辨病证,“动病”所属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中指出:“以动静言之,则阳主乎动,阴主乎静;天圆而动,地方而静;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刚柔推荡,易之动静也;阴阳升降,气之动静也;形气消息,物之动静也;昼夜兴寝,身之动静也。欲详求夫动静,须精察乎阴阳,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其中“静”是“动”的物质基础,“动”是“静”的功能表现,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约制、协调平衡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阴阳失调,百病由生。

导师非常推崇景岳先生的“动静论”,认为“动”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动极”则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亢进,亢进就必然表现出一系列妄动的症候[2]。

中医学虽然没有关于特发性震颤病名的记载,但从其临床表现和病程转归来看,当属中医学“颤证”范畴。从机体动态平衡论的角度而言,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于机体生理功能亢进的一种表现,故亦属“动病”范畴。

2 言病机,阳亢风动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颤证的记载,历代医家关于颤证的病因病机论述颇丰,包括风、火、痰、瘀、虚等论治诸说。而导师张智龙教授认为其病象在筋,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肾,其病机关键为“阳亢风动,阴阳失衡”。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掉”字,即震颤之义。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可见震颤一病,病象为动,病机为风,与肝有关。而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主疏泄,其性刚劲,内寄相火,易升易动,且肝主身之筋膜,筋赖肝之阴血濡养而常健。若肝风内动,机体阴阳失衡,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肝肾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而阴不制阳,阳亢风动,使机体阴阳失衡,则颤证诸起。若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栽木,亦可致风木内动。

3 立治法,通督镇静

导师认为特发性震颤属“动病”范畴,其病象在筋,其病位在肝,其病机关键为“阳亢风动,阴阳失衡”。而督脉为“阳脉之海”,主动主阳,具有统摄和调整全身阳气平衡的作用;根据张景岳《类经附翼》“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的原则,故以“通督镇静,熄风止颤,平衡阴阳”为治法,采用通督镇静针法治之,以静制动,使督脉通畅,风熄颤止,阴阳调和,从而使患者机体重新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通督镇静针法是导师根据张景岳《类经附翼》“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的原则和督脉为“阳脉之海”,主动主阳的特点,所创的一种具有通调督脉、平衡阴阳的针刺方法。常用于治疗阳亢风动,或气血逆乱所致机体阴阳失衡的一系列病证。

“通督镇静”针刺方法包含两层含义,一则指取穴,首取督脉之镇静效穴,意在通督镇静;二则指操作,采用轻、浅、微的弱刺激手法,针感宜轻微,似有似无,留针时间宜长,留针中不施手法,旨在以静制动。

3.1 针刺取穴

印堂、神庭、风府、大椎、身柱、筋缩、后溪、申脉、合谷、太冲,痉挛抽搐的部位寻按反应点,以按之痉挛抽搐停止或减轻为是。若肝肾阴虚明显,加取太溪、三阴交、肾俞;若瘀血明显者,加取血海、地机;若痰浊明显者,加取阴陵泉、丰隆;若气血亏虚明显者,加取足三里、三阴交。

印堂[3]位居督脉,鼻根之上,泻之能通督泄热,镇静安神,是治疗抽搐痉挛等动证之常用穴,尤长于治疗动证;神庭[3]乃元神所居之庭堂,为督脉和足太阳、阳明之交会穴,刺之能通阳,以复阳气养神则精之效,而有镇静安神之功;风府[3]为风居之府,督脉和阳维脉、足太阳经之会,故刺之可熄风,善于治疗风邪为患之诸疾以及风证;大椎[3]为全身阳气之所聚,泻之能疏泄亢奋之阳气,而通督镇静,凡阴阳交争、阳气亢奋之证,皆可治之;身柱[3]上通于脑,下通于背脊,泻之能通督泄热,镇静安神;筋缩[3]为督脉脉气之所发,与肝气相通,功善通督镇静,熄风止痉,疏筋缓急,为治疗筋脉痉挛抽搐之主要穴位;后溪[3]功专通督镇静,既能醒神定志,又能抑制督脉之挛急,为治疗神经兴奋性疾病和痉挛性疾病之要穴。以上诸穴共奏通督镇静之功。申脉[3]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为阳跷脉气所出之起始穴,刺之能协调阴阳,镇静安神;太冲与合谷相配,合称“四关”,具有开窍启闭、镇静熄风之功。

3.2 针法操作

采用轻、浅、微的弱刺激手法;针感宜轻微,似有似无;留针时间宜长,留针中不施手法(静留针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静以久留,微以徐往。”就是说欲其静,留针时间宜长,久留针能产生镇静的作用;欲针感轻微,针刺手法宜轻,徐入徐出,同精导气。具体来说静针法操作时,进针出针,徐入徐出,行针留针中不施手法,针刺深度宜浅,针感宜微,似有似无[4]。

4 病例介绍

患者,女,78岁,2013年4月3日初诊。头及上肢不自主颤动30余年,近1年加重。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颤动,进而累及双手及上肢不自主颤动,先后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近1年来症状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遂求治于我科,并收入院治疗。诊见神清,头及上肢不自主颤动,语言吐字不清,双目干涩,纳少,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及双上肢不自主颤动,其中双上肢颤动频率约为4~6次/s,头颤频率约为1~3次/s,下颌部颤动频率约为4~6次/s。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为特发性震颤;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属阴虚风动。遂采用通督镇静针刺法加减治之。针刺取印堂、神庭、风府、大椎、身柱、筋缩、后溪、风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申脉,均采用轻、浅、微的弱刺激手法,针感宜轻微,似有似无,留针40 min。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6次,14 d为1个疗程。患者经治1个疗程后,双上肢不自主颤动明显减轻,颤动频率约 4次/s,但幅度降低,头颤频率、幅度亦明显改善,唯下颌震颤未见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头及上肢不自主颤动的频率、幅度大为减轻,下颌颤动亦明显改善,吐字也较前清。颤动频率约1~3次/s。经治4个疗程后,头及上肢不自主颤动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8):571-572.

[2] 张鑫.张智龙应用动静论辨证施针思想发微[J].江苏中医药,2010,42(2):13-14.

[3] 张智龙.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9,187,417,214-215,191,421,193,194.

[4] 张智龙.五味斋医话医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66.

猜你喜欢
通督风动督脉
一剪梅
岷峨诗稿(2022年4期)2022-09-02 22:10:28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海润鸥击翔,风动一帆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砥砺奋进中
新教育(2022年1期)2022-02-23 01:33:16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egulating Conception Vessel and unblocking Governor Vessel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uina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