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可超
小学数学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呢?“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人们常说:“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良好方式之一。
一、提供自主时空,体验数学知识“再发现”过程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所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尝试、观察、想象、推理、猜测、验证等探索活动,让学生不断亲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与“再创造”过程。例如,在“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笔者是这样展示教学的。笔者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在形象具体、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感受“相同加数连加”这一数学现象,接着举例设疑:“老师报一个连加算式,如‘8+8+8+8……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又对又快地把老师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每位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为了记住算式,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地想办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像这样的算式除了要注意“相同的加数是几”外,还要注意“相同加数有几个”。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能自主感知并概括出结论应该是“10个8相加”,接着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含义。为了引入乘法,笔者设计如下情境:①出示4张桌子8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②出示8张桌子16台电脑,问:“现在又有多少台电脑呢?用加法怎样列式?有几个2相加?”③出示20张桌子40台电脑,问:“现在有多少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学生回答的声音开始时响亮又整齐,接着就慢慢小了,再接着就有人开始笑了,最后只剩下几位同学回答。笔者趁机问:“怎么不说了,你有什么感受?”生■:“太麻烦了,算式太长。”生■:“如果写出来,连本子都不够写呢!”这时,笔者趁热打铁:“能不能想出一个简便的办法来解决?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以上情境,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一实际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强烈的思维反差中自主发现“求几个几相加”用加法列式比较麻烦,从而自然产生用乘法计算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去自主“发现”与“创造”新知识。
二、提供活动机会,体验解决问题全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教学“分类与整理”一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什么方法记录才能看得简单、数得简单、记得也简单”呢?笔者先进行“教师报水果名称,学生做记录”的活动,没想到学生们记录的方法精彩纷呈:①报一种水果就画一个图形,画完之后再分别数。②先把水果分类,再用数1、2、3表示(有一个就用1,再有一个就在后面写2)。③先分类,再用不同的图形表示,也有的用“+、-、×、÷”等符号表示的。④先分类,再用统一的符号表示,有画“○”的,有画“√”的,有画竖线的,有画横线的。⑤先分类,再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等。这时,笔者组织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画水果图形的方法不够好,每个水果图形都要画,太慢了。”有的说:“先分类,然后再用多种符号表示的方法较好,让人看得清楚,速度也快。”有的说:“先分类再用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最清楚,且速度又快,让人一目了然。”还有的说:“画‘正字的方法最好,因为它能很快数出有几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体验总结出来的统计方法远远超过课本上出现的统计方法。这种通过亲身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解决问题全过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不仅切身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又培养了他们的优化意识。由此可见,你为学生提供多大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就会还给你多大的惊喜。
三、加强实践性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现行教材的最大特点便是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个精彩的生活情境,教学时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情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性练习。例如,认识完100以内的数,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结果就有:“我爷爷今年86岁”“从学校门口到教室要走78步”等很有价值的数学语言。认识完“人民币”,来一次“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超市买菜,并写一则数学日记;也可以让他们当回“小小调查员”,调查市场上水果、蔬菜、鱼、肉等食品的价格。认识完乘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一个汉堡5元,买5个汉堡一共要多少元?”等,并让他们制成学习卡片。这些活动,是有目的地让学生们寻找、体验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观察、判断、分析、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为教学的实践者,教师要在实践中努力外化数学的价值与影响力,让学生真正地喜欢数学、体验数学、欣赏数学,让课堂因体验而精彩,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人人都乐于品尝的“心灵鸡汤”。请相信,如果您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以切身的体验,那么,即使您只是一位小学教师,即使您身处偏僻的深山或边远地区,您却是一位真正的大师,您的生命也因此充满了真正的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