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章针对当前非主流不良文化的和成因,从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净化社会环境、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当前非主流不良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不良文化;德育;社会;心理;网络;对策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积极的、向上的、高尚的主流文化能赋予我们正能量,将我们带向光明的未来。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会带给我们消极的、颓废的负能量,羁绊我们成长,会把我们打入黑暗的深渊。因此,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就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影响更深。
1 关于非主流不良文化
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又称副文化、亚文化,是一个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中性的、边缘的文化内容,受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与主文化有一定背离,另一方面又丰富和补充着主文化。我国主文化有着优良传统,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那些与主文化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文化观念差异较大或完全对立的非主流文化,就是不良文化。
不良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消极颓废的心绪情结,崇尚自由、追求个性、重视自我、玩世不恭等等消极特征,使校园主流文化原有附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要有效解决非主流不良文化带来的危害,可采取如下对策。
2 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1.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也就是从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基本行为规范着手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应从基本道德要求到较高要求、从具体道德要求到抽象要求、从个体道德要求到社会公德要求,循序渐进地展开,但始终应把基础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坚持贴近生活实际教育。道德教育除了要灌输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外,还应贴近生活实际,回答青少年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的道德困惑。要研究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新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挖掘育人因素。
3.强化道德实践教育,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要将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灌输或传播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并成为个人道德行为习惯,必须通过道德实践。在道德实践中贯彻和强化道德认识,并形成道德情感,通过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化被动为主动,通过节日教育、各类比赛、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载体,引导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认识社会和自我,充分发挥其主体参与精神,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净化社会环境
1.用主流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熏染大学生。主流文化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表达国家意愿和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
2.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外部支撑。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环境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一些领域和地方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以利于青少年道德品行的培养,可以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舆论等诸多手段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3.加强对影视音像、图书出版和网络媒体的管理和控制。目前我国在文化的社会控制方面还有所欠缺,由于种种原因把关不严,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良文化现象。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坚持不懈地打黄扫非,遏制不良文化的滋生和蔓延,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净化互联网络空间,健全有关网络的立法、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黑网吧和不健康网站的打击力度,严格控制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从源头上解决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
4 正确引导、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一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人文知識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二是要营造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氛围,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使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阵地。
2.加强青少年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应成为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宿舍生活、人际交往及恋爱行为中,学校一方面要创造人格培养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不良人格现象及时加以引导。
3.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积极配合,努力实施正面引导。在适应和满足青少年现实需求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追求理想,提升需求的层次;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尊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规律,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注重交流和沟通,避免强制性的说教。
四、家长和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首先,家长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行为和价值观往往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站,和他们一起上网,制作网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上网一是对上网内容的控制,二是对上网时间的掌控,在家庭中、同事同学间的相互提醒也是必要的,如此才会尽可能的实现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其次,学校应当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网络时代的德育要变传统灌输式为参与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只有这样的德育才能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
最后,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制作一些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形式富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健康网站,并且通过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推广。政府还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加强网络监控技术的更新换代,对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进行过滤,加强网络犯罪的执法力度。从源头上堵住不良网络文化的传播来源,从根本上根治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5 后记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因此,非主流不良文化不仅害人害己,还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我们都在为自己能成为人才而奋斗。欲成才,必先成人。《弟子规》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要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心偏离了正轨,心跑到了不良文化的那一边,心思去关注不健康的文化的人和事去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能“成人”,让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成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这样,他才能走好人生这个大写的“人”字。
作者简介
焦荣(1969—),女,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继续教育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