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

2015-09-21 04:57谭秋浩
高教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谭秋浩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坚持知行合一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隐性知识体系的特征决定了坚持知行合一的科学性,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知行合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行动化、教育目标隐性化、教育活动自主化以及教育内容项目化,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又是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长远问题。习近平同志同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也寄语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知”和“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范畴,知行合一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正确理解和运用知行合一原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内涵

中国历史上大凡杰出人物无不注重身体力行、坚持知行哲学,知行合一成为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古今中外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对“知”与“行”作了深入的思考探索,期间形成了许多理论成果,对我们当前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行统一模式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知”与“行”这对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哲学中出现较早的概念,这对范畴贯穿了中国哲学认识论部分的始终。《左传》和《国语》历史典籍中最早提出知行并重的观点。《左传·昭公十年》中有“行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提法,《国语·周语(上)》有记载邵公向厉王的谏言“夫民虑之十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针对当时程朱“知行二分”说的流弊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二者不可分,他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做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即知行二者本不可分,道德良知若不通过道德实践体现出来,就不能称为真正的“知”。另一方面是指知是行的前提,知决定行,以知为行,即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从道德良知角度深刻地揭示了“知”与“行”的合一就是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促进知行的统一与相互转化,最终实现“致良知”的目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知”与“行”的问题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知识不是孤立的,自我充足的东西,而是包罗在用以维系和发展生活的方法里”[1]。“行”是指经验。在他看来,“经验”既是知识,又蕴含着实践。他提出了在“做中学”以源源不断获取经验的方法论。日本儒学家冈田武彦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2]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在批判地继承了其他理论家关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及“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克服了学理与经验相分离的弊端。陶行知指出:“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4]

从对知行合一思想理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虽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表述方面各有千秋,但他们的思想内涵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互融合、异曲同工之处:都一致重视“行为”的意义,强调和突出知识与行动在实践中的统一,主张“知”与“行”的相互促进和转化。从哲学上看,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涵相一致。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6]可见,“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的相互融合、转化和促进,“知” 是主体对客体观念的把握,属于认识的范畴,这里的“知”,不仅是指隶属于自然科学层面的知识,而且是指隶属于人文社科层面的道德知觉,即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行” 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活动,属于实践的范畴。知行合一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要求我们不能把道德认识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上,而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国传统的知行哲学一直是许多优秀之士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今天,仍然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知行合一的基本准则。

二、知行合一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坚持知行合一的必然性

拥有一定的道德意识与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只是德育工作的中介性目标,德育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自觉地践履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因此,道德实践是德育的终极性目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能性目标,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得符合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从而能够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德育大多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和书面考核,使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难以保障大学生能够自觉进行道德实践,这跟我国一贯建立在偏重家庭影响和社会引导基础上传统的德育模式有关,又与高等教育之前的中小学教育阶段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注重文化课的教育和考试而忽视德育工作有关。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文化冲突、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全球化时期,人们的价值迷失、行为失范、道德感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挑战。若只是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成理论化的知识传播,势必会加剧知行脱节的矛盾,造成知而不行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时期,探索知行合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隐性知识体系的特征决定了坚持知行合一的科学性

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隐性知识的习得,仅仅依靠文本和语言的传达是难以真正掌握的。隐性知识的传递需要知识受体在一定情境中反复体悟和深化,最终将隐性知识嵌入个体的知识系统之中。因此,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既具有个体依赖性,又具有情境依赖性。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多地具备隐性知识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仅依靠文本和语言是难以达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德育情境才能实现。德育情境是指与德育受体相关的所有人、物、事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定场合,既具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在特定的德育情境中,德育受体会积极主动强化自身道德意识并进行自觉的道德实践。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大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育人情境当中,注重突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主体体验、自我体悟、自我调整,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因此,以知行合一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符合隐性知识生成规律。

(三)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知行合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全球化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社会背景下,鲜明个性的表象下隐藏着脆弱的内心。他们大多在难于自立的情况下崇尚自主,在不能自省的前提下崇尚自我,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追求自由。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式说教或刻板的条款式规制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以考试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模式上,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行分离。“知行合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尊重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紧抓住青年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在弱化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其思想性为切入点,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致力于让受教育者树立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障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德育情境中参与一定的行动,使他们在自主实践与自我体验的条件下,不断深化对道德规范与政治要求的认知,有利于促进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因此,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一)教育过程行动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行为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可以分为语言化教育过程和行动化教育过程。语言化的教育过程,是指用话语的方式将践行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道德要求、规范、条款等约束形式表达出来。不可否认,语言化的教育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基础环节。但缺乏实际行动的说教,注定会使受教育者形成被动接受的状态,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环境迫使下的被动学习,导致受教育者产生较强的反感情绪,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事不关己”的心理认知。与语言化教育方式相对的是行动化教育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行动化是指整个德育过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手脑并用,身心投入,通过自我体验、反思、改进、提高,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向品行转化的通道。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具有“知”的浅表性与“行”的滞后性,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德育模式较倾向于语言化说教而缺少行动化的引导,重视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将道德原则片面地知识化与理论化,却没有足够突出“行”的基础性地位。以理服人不如以行服人,实践对“知”的作用是生动的、深入的,实践对人的教育同样也是直接的、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行动化的要求,克服了传统德育活动封闭性、空洞性、被动性与理论性的弊端,适应了德育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行动化要求以行代育,以行代教,既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施教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者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元素,使他们在行中体悟,符合人类从行到知、以知助行的认识规律。

(二)教育目标隐性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良好的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隐性化,是指为了避免受教育者在不能充分理解教育目标和意义的前提下,认为教育目标过于功利而产生知而不行或知而逆行的情绪,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尽量将教育工作的抽象目标融入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润物无声的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时期,多元文化的涌入使众多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碰撞,对人们主流信仰造成了冲击,一方面,导致一些大学生价值迷失,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会积极主动对德育内容进行审视、判断。加之大学生社会经验严重不足、知识结构尚不健全,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有待提高。充分考虑当今时代背景和大学生个性特征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和过程过于显性化,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叛逆言行,进而影响他们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隐性化,就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和认知水平,否则势必会给受教育者留下假大空的印象,进而导致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走出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把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恰当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突出教育的时代性,根据时代发展对内容进行适当增添,同时增加教育内容的生活气息,通过教育者的包装和设计,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产生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从多角度向受教育者提出对其富有吸引力的任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符合青年学生趣味的、活泼开放的的系列活动主题。这也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价值理念的体现。

(三)教育活动自主化,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积极性

德育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让受教育者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增强道德能力,能够有效实现道德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孔子十分重视自我教育,他在“克己”“内省”“存养”和“力行”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自我教育方法。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这里的自我教育是排斥物质追求而重视精神人格的理想人格方面的自我教育,不包括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等方面的内容。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认识到职业、生活、社会、国家与道德的统一,让大学生们在个人理想人格养成中充分认识到国家昌盛和社会发展与理想人格形成的高度的关联性,把个人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结合起来,倡导他们自觉培育诚信、敬业、友善和爱国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教育者自我体悟、理解、深化的过程。学生的自我教育不能否定教师的价值,一切有效的教育活动均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是自身知识的构建者与自我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者,其使命在于指导学生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和教师应当认清楚各自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内容项目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教育机制

项目原本是指一组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独特的工作任务的集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教育工作的项目化,是指按照知行合一基本原则的要求,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设计成若干个相互衔接、关联的系列德育项目,发动全体学生认真完成此类任务或项目,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自觉践行。在项目化的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展过程中,最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设计、热情参与,教师全程负责组织、引导、把关、督促和评价的职能,及时对项目的设计和开展加以小结、评价和调整,并启发学生从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可见,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主体,并未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将德育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标准提得更高。项目应当在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渐进式学习提升。通过让学生们在具体的项目化的行动中认识和体验,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形式的过程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达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项目,可分解成数个系列子项目做支撑。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大家学系列活动。在学习方式上,突破课堂纯理论灌输,调动学生积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的形式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或让其开动脑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知识融入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中。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大家说系列活动。在通过多重形式的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们积极参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赛,确保其辩论和演讲言之有物、情真意切。第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争先活动。发动各班级争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班,鼓励学生们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兵,并制定操作性强的明晰的考评方案和奖励措施,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活动中来。最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典型大家学活动。在前几个阶段的学习知识、宣传引导、典范评比等系列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及时引导所有班级及全体学生学习优秀典型,施行示范班荣誉的流动制度和优秀标兵的交流汇报制度。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擂学[M」.吴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2.

[3]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第 4 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4]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第 2 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6]毛泽东.实践论[M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