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秀,袁蕙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宣传科,上海 200127,rockey84@163.com)
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初探
——以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徐秀,袁蕙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宣传科,上海 200127,rockey84@163.com)
目的 为切实改善医师职业精神状况,以提升医疗行业形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对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上海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一般医师240名、患者240名、卓越医师专家35名,采用自设问卷调研的形式,运用算术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及卡方检验来分析各组对医师职业精神各评价要素的认同程度。结果 专家组对利他精神、奉献精神两个要素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医师组(P<0.01);患者组比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同理心要素有更高的认同度(P<0.01);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道德品质特征族中的九项要素认同度高于患者组。结论 在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应同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应重视医患间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差异。
医师;医疗行业;职业精神;评价指标
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维护医疗行业形象、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对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进行初步探索,为探寻出符合我国医疗发展特色并具有科学性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模型提供相应的理论研究基础。
1.1专家调查对象
从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中选取50位知名医生作为卓越医师专家(以下简称“专家组”)[1]调查对象。选择和确定方法:通过调查上述8所医院中的医务人员、医学研究生以及前来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请他们推荐心目中的卓越临床医师,然后对推荐的临床医师的名单进行汇总,按照被推荐的频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出排名在前的50位卓越医生作为首轮专家调查对象,并随机选择其中35位知名医生作为专家调查对象。
1.2医师、患者调查对象
从上述8所医院中共随机抽取医师及患者各240名进行调研,综合性医院的医师卷分别随机选择来自各个不同科室的医师,患者卷包含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
本研究在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自设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①个人基本信息;②医师职业精神评价的构成要素,共20个初筛指标。
构成要素筛选:一级指标筛选说明: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胜任力”概念,后经更多的学者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定义胜任力,认为胜任力包括职业、行为和战略综合三个维度,其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因此,本研究在尝试构建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将其视为是医师职业精神胜任的标准。基于胜任力理论,我们提出了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道德品质特征、成就行动特征以及职业认知特征。二级特征要素筛选说明:目前国内外对医师职业精神内涵的界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_13]较具有权威性的是美国内科基金会和欧洲内科学联盟于2002年共同发起和倡议的《医师宣言》,[14]其中提出的3项基本原则和10条职业责任被多国视为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医师组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1份,问卷有效率87.92%;患者组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问卷有效率87.08%;专家组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问卷有效率100%。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处理,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1基本情况
专家组中,年龄分布情况: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以上分别占比为37%、48%、3%、2%;学历分布情况:博士、硕士、本科分别占比为74%、20%、6%;技术职称100%为正高级;临床工作年限都超过20年。
医师组中,男女比例分别为39%和61%;年龄分布情况:35岁(不含)以下、35~45岁、46~55岁、55岁(不含)以上分别占比为37%、47%、14%、2%;学历分布情况:博士、硕士、本科分别占比为36%、54%、 10%;技术职称分布情况: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占比为4%、17%、48%、31%。
患者组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2%和58%;年龄分布情况:18岁(不含)以下、18~25岁、26~40岁、41~60岁、60岁(不含)以上分别占比为10%、24%、30%、26%、10%;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初中及以下、中专或高中、大专或本科、硕士及以上分别占比为7%、27%、61%、5%。
3.2三组人员对各特征要素的认同情况
将三组人员对各二级特征要素选定的频次采用算术平均值法进行计算均值,而后按照均值的高低对各要素特征进行排序(表1)。同时,为去除不同组间样本数量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我们也采取加权平均值法进行均值的计算,同样也按照均值的高低对各要素特征进行排序(表2)。通过两种方法的计算,可见各特征要素的排序基本一致。排名前五的5项要素:责任心、尊重患者、同理心、终身学习及沟通能力,此外,追求卓越、伦理知识、科研能力、同行认可、法律修养5项要素排名居后。
表1 算术平均值法下各特征要素排序表
表2 加权平均值法下各特征要素排序表
3.3医患间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存在差异
成就行动特征族中的大部分二级特征要素在各组中的认同度都较高。其中在患者组中,同理心、尊重患者两个特征要素达到80%以上,奉献精神、利他精神两个特征要素认同度到达70%以上。在医师群体(含专家组)中,尊重患者、奉献精神与利他精神三个特征要素的认同度和患者组的认同度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而患者组对于同理心特征要素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医师群体(含专家组)(χ2=9.01,P<0.01),说明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更多地希望医师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表示出更多的同情。
道德品质特征族中除法律修养该特征要素,患者组及医师群体(含专家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认同度较低以外,其他要素责任心(χ2=5.17,0.01<P<0.05)、终身学习(χ2=74.32,P<0.01)、职业理想(χ2=16.68,P<0.01)、创新能力(χ2=99.39,P<0.01)、自律(χ2=9.42,P<0.01)、科研能力(χ2= 9.66,P<0.01)、沟通能力(χ2=18.19,P<0.01)、知识渊博(χ2=8.40,P<0.01)、伦理知识(χ2=7.24,P<0.01),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和患者组之间的认同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医师群体(含专家组)认同度高于患者组。这说明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个体特征有更高的重视程度,即除诊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要素行为之外,被评价者本人的知识、技能、特质等也应当被纳入职业精神测评范围之内,这也同患者组仅仅或更加关注诊疗质量及诊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医师行为特质,而医师群体同时也关注个人的能力品质的成长,两者立场有差别有关。
3.4卓越医师专家更加强调对患者利益的尊重及奉献精神
在普通医师组与卓越医师专家组的比较中,两组总体对各二级特征要素的认同排序有很高的相似性,如对责任心的认同度都排在20个特征要素的首位,而相反法律修养要素都排在了末位。但是,两组仍在个别要素的认同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如医师组与专家组在两个要素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均为专家组的认同度高于医师组,该两个要素为利他精神(确切概率法χ2=18.17,P<0.01)和奉献精神(确切概率法χ2=12.54,P<0.01)。由此可见,专家组相对于普通医师组更加强调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利益的尊重及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
4.1同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目前,对医师职业精神测评的研究领域相对较为成熟的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学者David Thomas Stern博士专门提出了职业精神在评估时使用的定义:职业精神表现为临床能力、沟通技能和伦理学修养,在此基础上弘扬并明智地应用职业精神的原则:专业水准、人道主义、诚信和利他主义,该定义为目前学界所广泛认同和使用。[16]在该定义中,伦理被作为医师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国外对于医师职业精神的测评中,伦理知识是为必须测定的、且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项目之一。此外,在美国内科基金会等共同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这一医师职业精神的标志性文件中,所提及的3项基本原则和10条职业责任也涵盖了医师在行医过程中所需要遵从的伦理准则。
然而,在对我国的医师、专家及患者的调研中,伦理知识特征要素排名靠后,可见国内对于医学行业伦理环境的不重视。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出台了《中国医师宣言》,该宣言可谓对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界定一锤定音,在该宣言中提出的6条核心内容包括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和终身学习,这其中都包含了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如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保护患者隐私等。因此,在对我国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除了借助科学的调研方法,同时也应多参考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研究经验,不断进行思考和反复论证,从而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4.2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除了不断接轨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科学性的同时,也应当充分结合国内的实际国情及中国特色。如在本指标体系的建立中,法律修养该要素的认同度都很低,尽管该要素在David Thomas Stern博士对职业精神评价的定义中,被认为是职业精神评价中的必要要素,并在《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中也涵盖了医师在行医过程中必须要遵从的法律准则。为此,笔者结合《中国医师宣言》内容以及专家咨询的情况,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法律环境方面,卫生法的发展模式及现状与国外,如美国等国家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法律修养该特征要素的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商榷空间。相信只有充分考虑到国内的国情以及社会各相关行业的本土发展模式,才有可能使得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正地被落到实处,对国内的医师群体职业精神状况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从而切实地促进和推动国内医师职业精神的发展。
4.3应重视医患间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差异
从患者与医师、专家组对医师职业精神二级特征要素的调研结果可以反映出,医患大群体之间对于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首先,患者群体对于医学行业的认知存在信息不对称,绝大多数患者并未系统、全面地对医学行业、医师职业进行有效认知,自然在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然而,患者作为医疗行业的终端、医学服务的最终目标,他们对于“服务提供者”所提出的职业精神建议,值得学界深入思考。在医疗信息开放的当今社会,不断面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令其全面、准确认知医疗行业的同时,医疗行业也必须不断重视大众对于行业本身提出的期望,并在公众期望和自身发展之间努力寻求新的平衡点,而非一味地迎合技术上的发展,如此才能在不断弥合医患之间鸿沟的同时,真正地促进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本研究仅对国内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仍需要针对20个特征要素进行反复的论证及合理的量化,通过长期理论与实证的测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国内医学行业发展的、兼具科学性、实用性的测评量表和测评方法,以不断完善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体系。
[1] 崔文彬,袁蕙芸.名医素质特征与培养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7):37 _39.
[2] 胡林英,丛丽亚.医学专业精神的初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7,28(3):10_13.
[3] 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376_378.
[4] 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1 Medicine.Project Professiona1ism[M].Pennsy1vania:Phi1ade1phia,1995.
[5] Genera1 Medica1 Counci1.Good Medica1 Practice[M].London:Genera1 Medica1 Counci1,2006.
[6] Christianson C E,McBride RB,Vari RC,et a1. From traditiona1 to patient_centered 1earning:curricu1um change as an intervention for changing institutiona1 cu1ture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1ism in undergraduate medica1 education[J].Academic Medicine,2007,82(11):1079_1088.
[7] Working Party of the Roya1 Co11ege of Physicians. Doctors in society:Medica1 professiona1ism in a changing wor1d[J].C1in Med,2005,(S1):S5 _40.
[8]Cording1ey L,Hyde C,Peters S,et a1.Undergraduate medica1 students'exposure to c1inica1 ethics:A cha11enge to the deve1opment of professiona1 behaviors[J].Med Educ,2007,(41):1202_1209.
[9] Baernstein A,Fryer_Edwards K.Promoting ref1ection on professiona1ism:a comparison tria1 of educationa1 interventions for medica1 students[J]. Acad Med,2003,(78):742_747.
[10]伍天章.医学职业精神的辨析与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5_6.
[11]许志伟.中国当代的医疗危机与医务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9(6):13_17.
[12]杜治政.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1 _6.
[13]师小葶,田润泉,李恩昌.医疗职业人格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含义、内容、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7,20(10):20_23.
[14]Project of ABIM Foundation,ACP_ASIM Foundation,European Federation of Interna1 Medicine. Medica1 professiona1ism in the new mi11ennium:a physician charter[J].Ann Intern Med,2002,(136):243_246.
[15]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宣言[Z].北京,2011.
[16][美]David Thomas Stern.医师职业素养测评[M].邓洪,熊婉,万学红,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修回日期 2015_10_12〕
〔编辑 曹欢欢〕
Evaluation Index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ism——Based on 8 Top Level Hospitals in Shanghai
XU Xiu,YUAN Huiyun
(Party Publicity Department,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127,China,E_mail:rockey84@163.com)
Objective:To improve physician professiona1is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va1uation index on the domestic physician professiona1ism.Methods:A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physicians(240),patients(240)and medica1 experts(35)se1ected random1y from 8 tertiary c1assA hospita1s in Shanghai.Then the method of arithmetic average,weighted average method and chisquare ana1ysis of the data is performed in the survey.Results:Approva1 degree of two factors a1truism and dedication in medica1 expert group are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at in physicians group(P<0.01);Approva1 degree of empathy in patients group is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at in physicians group and medica1 expert group(P<0.01);Approva1 degree of nine factors be1ong to mora1 qua1ity characteristics in physicians group and medica1 expert group is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group;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e eva1uation index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1ism,we shou1d take fu11 account of internationa1 standards,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1ism between patient and physician.
Physician;Medica1 Practice;Professiona1ism;Eva1uation Index
R192
A
1001_8565(2015)06_0879_04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34276)资助
**通讯作者:E_mai1:yuanhuiyun@hotmai1.com
2015_09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