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师的“醒世恒言”

2015-09-19 14:50魏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锄头陶行知工具

魏宁

1915年,金陵大学在自己的校园里开辟出一块场地,名曰“校园专用电影放映场地”,每周为学生们播放校园电影进行宣传教育。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却成为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端。如今,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已过,作为一个教育技术人,当我们回首中国教育技术最初的岁月,仍会有一番感慨在心头。随着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深入挖掘,前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一幕幕得以浮出水面;也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在那样一个贫瘠、落后的时代一众教育人为了实现强国梦所做的艰辛努力。

在中国教育技术最初的岁月里,那一代的教育大师始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当重温他们的那些经典话语时,我不禁惊讶于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穿越百年,足以启迪今人。

蔡元培,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同时也无愧于中国教育技术的先驱,正是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术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担任主席。对电影进入教育,蔡元培可谓呕心沥血。他的一句“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一切电影都是教育电影”道出了教育技术的教育本质,堪称名言。

陶行知,人如其名,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做教育的终身追求。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他同样追求理论与实践的“合一”、技术与教育的“合一”。陶行知最反对理论高高在上,远离实践,同样,也反对技术充作权威,盲目指挥教育。早在书本出现的时候,陶行知就曾振聋发聩地说:“我们决不允许书本做裁判官,成为所谓‘教学之神秘物……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是一样的性质。”当各种技术工具越来越多地进入教育中时,陶行知又理智、冷静地告诫教育工作者:“做一件事情要想做得好,须用锄头便用锄头,须用斧头便用斧头,须合用数样、数十样工具,便合用数样、数十样工具。”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技术观无疑大大超前于当时的时代,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依然有警示意义。

在国内首推“道尔顿制”的教育大家舒新城虽然谦称自己“并非专治电化教育”,却写出了一部对后世影响甚巨的专业著作——《电化教育讲话》,书中金句纷披、俯拾皆是。谈到电影,他说:“电影虽然是优良的教学工具,然而并不是万能的。这是说,用电影作教学工具时,还需要其他教学上的工具如课本、图表、仪器之类。再说得明白点,电影不能替代课本、图表、仪器等,更不能替代教师。”这无疑是崇尚技术的时代的逆耳良言。谈到播音教育,舒新城一针见血地指出它弊端的一面:“广播是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听觉教育,这种教育是单向的,教育者看不到受教育者的反应。”谈到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搞好教育技术,舒新城认为一定要“懂得电以外还要懂得教育”。而对于什么样的教育技术才能成功,他更一言以蔽之——技术必须作为教育工具,而不是娱乐消遣。这些精辟的言论于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读史明智、知古鉴今。这些教育大师或许不能算作教育技术专业人士,但他们高远的境界、睿智的头脑始终是中国教育技术事业的指路明灯。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穿越百年,依然无愧为启迪今人的“醒世恒言”。

猜你喜欢
锄头陶行知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小猪
绕转小舌头
“巧用”工具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