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5-09-19 13:08郭国兵张新民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山西省课外体育课

郭国兵,张新民

1 1 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1.1 体育教师配置情况

关于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置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第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性别比例极不均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性别特点、选择体育专业的男女比例、校领导的用人机制等有关;第二,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8%,各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由中老年教师承担。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农村条件艰苦有关。许多青年教师都想办法向城区和城镇高中学校流动,导致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

通过对教学工作量调查得知:农村中小学69%的体育教师每周课时量在14节课以上(这还不包括各类学生比赛)。这与山西省农村小学规定:体育教师的满课时每周12节相比明显超出,说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可以归结于学校体育教师的缺乏;体育课教师与其他课教师的课酬大多不同,并且差距较大,说明学校对于体育老师的重视程度也有别于其他代课老师。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在农村中小学中,尤其是小学,几乎没有专业体育教师。体育课是由班主任、代课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临时组织进行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部分学校虽有专门负责体育的教师,但大多是由于这些教师身体有病或年龄较大,不能胜任主干课所致。通过与个别校长访谈得知,教育局是按照学生的人数进行教师名额分配,因为不重视体育,分配的教师以其他学科居多,造成学校教师编制饱和,其他科的教师过剩而体育教师数量短缺。同时调查得知,大部分校长认为,专业体育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因素,致使已配备的体育器材不能很好地被利用。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上体育课,只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而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动作的传授却完成不了,更不可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水平。

1.2 体育课开设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按照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课的要求能正常开设、开足体育课的学校只有少数,而近80%的学校每周仅安排两节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全都没有开足一周四次体育课。由于初三进行体育加试,部分学校为了加强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初一、初二每周两次体育课,而初三达到三节。通过访谈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有关。由于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现有的体育教师难以承担全校体育课教学工作,其他学科教师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上体育课,所以只能减少体育课时。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小学校每周应开展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得知(见表2),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每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达到国家要求的仅占7.9%;每周开展两次及两次以下的达到92.1%;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占32.4%。80.0%的山西农村中小学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其他20.0%的学校也只是基本能保证;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达到一小时的仅有6.5%。通过访谈得知,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过度关心自己的“政绩”、“业绩”和“分数第一”,忽略了学生的“健康第一”。这显然严重违反了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

表1 开课情况和周上课次数调查表

表2 山西省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一览表

1.3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

山西省政府部门近几年逐步加大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置力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申报所需器材,政府统一配置,使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得到明显改善。由表3看出,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有7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上可以满足上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训练的需要;30%的中小学能部分满足或无法满足。而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的情况却令人担忧,所调查的小学中仅有15所学校有非标准田径场(场地地面不平整、土质、小石块太多);大部分学校是利用教学楼前后有限的硬化空地组织学生上体育课、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因为场地缺乏统一配置的体育器材没有地方安装,只能搁置一边,成为摆设。现有体育器械(如单杠、双杠、跳箱、山头等),由于没有专业体育教师教授和指导,利用率极低。经过调查得知,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主要因素有:(1)资金紧缺,无力改善体育设施现状。改善体育场地设施需要资金,而农村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2)学校所在地的村领导思想意识落后。在改革开放后只看到经济利益,把原有的学校田径场和部分空地“侵占”;(3)器材缺乏管理,闲置较多。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器材管理人员,造成器材疏于管理,流失、损坏现象严重。

表3 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情况调查一览表

1.4 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情况

调查显示,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每年都会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测试人员主要以体育教师为主,班主任组织进行。项目大部分是由所负责的教育部门进行确定。测试人员没有补助,测试时间全都安排在体育课进行。考虑到场地因素,耐力性项目大多进行台阶实验测试,但由于器材缺少、操作复杂,多数学校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测试,导致数据准确性较差。数据的上报工作都会按要求完成,但上报的测试数据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最低及格率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进一步走访校长和体育老师得知:由于体质健康的及格率是评定学校年终排名的一项指标,所以校方只能进行非意愿的操作。实际上,学生的及格率只在50%左右,尤其是中长跑耐力性项目最差。

2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思路

2.1 落实体育监管制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成法制化国家,农村中小学体育作为其中微小的一分子也应法制化。在城乡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配置、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等各方面都应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在教育公平原则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尽可能制定向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倾斜的完善的政策和法规。

法规执行得好坏关键在于监管制度的合理化和有效化的优劣。从改革开放至今,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制定了许多关于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但落实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落实严格的监管制度。例如近几年来《国家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山西省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数据存在虚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开设的周课时在许多中小学也存在不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足,甚至出现不上体育课和不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但班级课表上及给上级部门报送的文件却都符合国家的规定。这些都说明法规的制定大多符合实际需要,但执行的过程出现了较大偏差,所以在制定法规的同时应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保证在公平教育原则下把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另外,有些政策和法规需要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比如有些政策法规是从上级的要求来考虑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求每个学校的平均标准要达到较高的要求,而由于诸多因素许多基层学校远远达不到标准,而主管领导害怕追责只能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进行上报;主管部门明知道学校没有体育教师,而对其每年的学校体育考核存在的问题却置若罔闻,从下到上一级一级的欺瞒。

2.2 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多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行政部门和校级领导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人最基本的身体能力,致使近些年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体育教师不受重视、体育场地器材流失越来越严重等。据统计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在时数上仅次于语文排在第二位。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体育方面的知识几乎是零,有许多农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接触过最常见的体育器械。这些问题最主要的责任人应该是基层的主管部门和校级领导。所以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应转变思想,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农村学校艰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配置体育教师和体育场地器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主管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学生体育活动经费等。

2.3 公平对待体育教师,完善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老师的指导。只有满足体育教师最基本的生活和工作保障,实现城乡体育教师之间、体育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之间各方面的公平待遇,才有可能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动力。山西省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主管部门应加大体育教师的招聘比例,保证每个农村中小学校都有专业体育教师;要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经费的专项使用,尤其是在农村学校

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划拨专款保障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开展以及场地器材的维护;配置必备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使学生能有较多的活动场所;开展城乡学生的定期体育交流,使学生发现差距,相互学习。

2.4 多渠道实现体育资源的最优化 教师方面应建立体育教师交换流动制,以地方教育部门为中心组织实施城乡体育教师流动,尤其是优秀教师和年青教师间的交流,以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的现状,可以考虑与地方联合,利用地方的健身器材和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外企业的赞助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在保证质量完成国家规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外,可以引入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定期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促进师生的交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多数小学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男女体育老师比例失调,体育教师年龄偏大,教师队伍得不到更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工作量偏大,存在兼职和代课现象,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人学历不达标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2)山西省农村中小学虽然全都开设了体育课,但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尤其是低年级;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次数少,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上课内容、形式简单,连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任务都不能完成;运动竞赛项目虽多,但开展次数较少,并且运动竞赛评价未能具体落实到获得竞赛成绩学生本人身上。

(3)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应从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改变主管行政部门和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多渠道促进教学资源最优化四方面来进行。

3.2 建议

(1)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争取每个学校都能有专业体育教师;合理分配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吸引大多数青年体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任教,改善教学思想及教学理念落后的现状;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稳定高级教师队伍,促进初级教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体育教师受到尊重。

(2)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教师、家长、学生对农村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设立体育督导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有关法规政策。

[1] 周君华,解毅飞,王惠琳.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2000(3):76~78.

[2] 张大超,屈东华.河南省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师资、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42~45.

[3] 许良.秦巴山区中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36~38.

[4] 王忠友,李可可,唐士杰.湖北省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4):78 ~81.

[5] 丁璐.新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2001,21(1):25.

[6] 王永明,申高禄,王德科.山西省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78 ~80.

[7] 翟永保,陈秋丽.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79 ~80.

[8] 张耀.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9] 曲宗湖,尚大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4):35 ~42.

[10] 展更豪,王庆伟.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及其对首都体育学院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74 ~76.

[11] 赵一平.淮北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03,26(2):230 ~232.

[12] 郝斌,刘安清,甘宏玲,等.湖北省贫困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0):65 ~67.

[13] 张有平,田恒桥,李建平,等.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74~75.

猜你喜欢
山西省课外体育课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小满课外班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体育课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