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杨孝慈 洪 荭
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民营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和市场上。进入21世纪后,民营企业的家族化管理模式日益凸显其弊端,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管理上的混乱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瓶颈,因此,财务管理规范化在民营企业管理中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对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的研究主要基于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财务治理理论。在财务治理权的研究上,国外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旧财务思想阶段:产生了资产组合理论、现代西方资产结构理论定理、投资决策理论等学说。此阶段研究假设条件过多,实证研究缺乏。二是新财务思想阶段:代表思想包括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学说”、罗思的动机激励模型、史密斯的“财务契约论”等。它克服了旧财务思想阶段缺乏实证研究的弱点,以资本结构对公司财权的安排和对财务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为重点,为后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内财务治理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早期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后逐步发展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早期研究的代表理论包括了刘贵生的财务分配论(1995)、谢志华的出资者财务论(1997)等。在此基础上,冯巧根(2000)提出了财务治理是一种以协调利益相关者权利与义务的约束与制衡机制。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具体措施包括分层治理和管理公司财务、产权与财务控制权相配比、扩大参与财务治理的主体范围等。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缺乏,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如何通过财务规范化建设最终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方面。本文引入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结果分析湖北省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的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从而为湖北乃至全国民营企业推进财务规范化提供思路,对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利益的财务治理理论为基础,根据规范公司经济业务的时间作为依据,将财务规范化划分事后规范、事中规范和事前规范,对应的三个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核算级、控制级和规划级,如图1所示。
图1 财务规范化的层级
财务规范化处于核算级的特点是事后规范,即经济业务发生后再进行规范。企业财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核算岗位和核算制度:核算岗位的规范内容主要是财务核算人员的岗位分工合理;核算制度规范主要包括核算过程及结果的规范,对应的制度是核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核算后的财务报告制度。
当财务规范化发展到控制级时,财务是从事中开始规范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预算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绩效控制和融资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投资和融资。控制级即指对投资和融资活动发生时的控制,包括制度和人的控制:制度的控制即预算控制和融资控制,人的控制包括绩效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
规划级的特点是事先规范,即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基于企业的财务目标,建立企业财务规划体系,依据财务规划指导经济活动。财务规划体系分为内部规划和外部规划:内部规划主要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包括融资规划、投资规划和利润分配规划;而外部规划的目的在于应对外部环境可能存在的风险,即财务风险规划。
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将财务规范化划分为核算级、控制级和规划级三个层次,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并于2014年8月通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面向湖北省17个市州的民营企业发放2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85份,回收率51.4%,样本来自湖北各个市州的民营企业,并根据年主营业务收入水平将样本划分为三类:主营业务收入排名湖北省前100位的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2000万以上及2000万以下的民营企业(以下简称百强企业、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
(一)核算级财务规范化基本完成
(1)核算制度基本健全。根据会计核算的过程,核算制度主要包括建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定期报送财务报告和使用财务会计软件等。如表1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百强企业和规上企业建账的比率都达到了100.0%,但规下企业只有68.3%。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三类企业的平均值为85.6%,使用财务会计软件和定期报送财务报告方面的企业平均占比分别为84.7%和80.3%。整体来看,四项数据的比例都维持在85.0%左右,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健全,但规下企业核算制度建设仍存在不足。
表1 核算级财务规范化情况
(2)核算岗位分工基本完善。核算岗位分工的完善主要包括:岗位的分离和岗位职责的明确。如表1所示,百强企业制定财务岗位说明书的企业达到了100.0%,规上企业也达到了98.7%,但规下企业仅有54.5%,而三类企业实现会计与出纳岗位分离的平均比例为85.3%,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核算岗位分工基本实现,但规下企业的核算岗位分工依然不明确,会计与出纳岗位分离的仅占58.7%。
(二)控制级财务规范化处于建设状态
(1)融资控制能力不足。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融资和投资活动,能对融资和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财务规范化建设发展到控制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否需要融资服务和是否缺乏资金支持分别从外在和内在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融资控制能力。如表2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60%的民营企业需要融资服务,而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则达到了38.4%,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存在不足,现金流控制存在问题。
表2 控制级财务规范化情况
(2)绩效控制仍有瑕疵。激励考评体系是否形成是企业绩效控制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企业财务规范化建设程度的重要参考。如表2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百强企业和规上企业形成完善的激励考评体系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6.1%和91.4%,而规下企业只有65.3%,平均占比84.2%,超过了80.0%,可见,湖北省民营企业绩效控制基本建立,但中小型民营企业绩效控制仍有瑕疵。
(3)内部审计控制有待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在加强企业财务规范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将内部审计经常化、制度化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任危机的必然选择。如表2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百强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企业达到了98.7%,但规上企业和规上企业只有72.8%和57.6%,平均占比不足80%,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特别是规下企业的内部审计控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预算控制缺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资本是制约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因而在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预算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预算控制能力的强弱反映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上。如表3所示,规上企业、规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主要集中在0-10%这个区间,各占比36.4%和34.5%,仍有9.1%的规上企业和8.5%的规下企业处于负增长,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水平较低,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还缺乏必要的预算控制。
表3 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三)规划级财务规范化刚刚起步 企业财务规划体系主要由财务风险规划、融资规划、投资规划和利润分配规划四个方面组成。如表4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建立财务风险规划方面三类企业的建立的平均比例为31.2%,而建立融资规划、投资规划和利润分配规划方面三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也维持在30%左右,整体偏低,设立财务规划委员会的更是只有24.5%。可见湖北省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规划级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表4 规划级财务规范化情况
综上所述,从调查结果来看,财务规范化核算级建设的各项指标基本超过了80%,表明湖北省民营企业核算级的财务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而关于控制级财务规范化建设,融资控制、预算控制、绩效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四项数据的指标基本维持在60%-80%之间,表明目前控制级财务规范化正处于建设阶段,而规划级的财务规范化建设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财务风险规划、融资规划、投资规划和利润分配规划四项指标都仅仅维持在30%的水平。
(一)核算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资金匮乏。从调查结果来看,核算级存在问题的企业主要是规下企业,其根本原因是资金匮乏,对核算级的影响包括:不能为基层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待遇,从而导致基层财务人员素质整体偏低,从而影响核算制度的制定;导致企业在基层财务人员任命上更愿意相信家族成员,而家族成员主观上不愿意制定制度限制自己的行为,继而导致缺乏合理的核算制度。
(2)产权明晰问题。如表5所示,民企百强和规上企业实现产权明晰化的企业都超过了90.0%,但仍有超过30%的规下企业未能实现产权明晰。产权关系的混乱导致企业所有者对所有权流失产生担忧,因此所有者更愿意实行集权化管理,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干预加大,为了避免所有权流失,所有者更愿意依托血缘关系去保护产权而不是岗位分工,造成部分规下企业核算岗位未能实现分工的局面。
(二)控制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制度缺失和资源匮乏。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融资控制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是信用缺失,信用问题导致了投资者为回避风险,减少对民营企业的投资。信用缺失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制度缺失。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未能有效分离,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未能得到保障,管理权高度集中,因此权力容易被滥用;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造成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二是资金、人力和技术等资源匮乏。资金匮乏直接造成了投资者对企业是否能及时返还资本产生怀疑,人才的素质较低以及技术上的落后,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产生怀疑,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资本返还的信心。
(2)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如表5所示,三类企业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平均占比仅为62.6%,尤其是规下企业只有30.8%,预算管理机构的缺失对预算控制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限制了预算控制行为成为经常性活动;二是限制了预算控制水平的提高,由于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的缺失,导致偶然性的预算管理活动出现时,执行者专业水平过低,极大影响了预算控制的水平,导致了预算控制力的下降。
(3)职位开放化程度较低。由于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化的烙印,因此在民营企业中家族成员的任职比例往往较高,职位开放化程度较低,职位开放化水平对绩效控制的影响主要是:一是实行绩效控制会对依靠血缘关系在企业任职但能力上有所缺陷的员工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些人会对绩效控制的实施产生阻碍;二是职位开放化程度较低,员工素质低下,对绩效控制的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4)三会建设不完善。三会建设是企业推进内部审计控制的基石,三会建设不完善,大股东的“越位”,造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对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设立三会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权力制衡,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三会的建设中,监事会的设立比重最低,分别为80%、63%和40%,由于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导致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监督权不能很好地行使,股东决策权、执行权被内部人轻易操纵,导致内部人为了追求私人利益而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不能受到很好的监督,限制了内部审计控制的发展。
(三)规划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管理层缺乏财务战略意识。民营企业的管理层通常由创业期的合伙人组成,文化程度通常较低,管理层自身基础薄弱。如表5所示,湖北省民营企业一百强中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占比仅为52.6%,而规上企业的更是只有34.3%,规下企业由于比重过低并未纳入统计,可见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上尚未普及,自身基础薄弱加上外部改善措施的确实导致管理层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缺乏财务战略的意识,思维往往停留在被动性的财务管理方式上,缺乏主动的财务管理、财务规划意识,管理层未能意识到财务管理也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制约了以财务战略管理推动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核算级财务规范化
(1)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财权多元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包括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以及从内部员工等手段进行融资。如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推行相机治理制度,加强对债权人、中小股东的财权的保护,促使民营企业财权配置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公司控制权竞争公开化、市场化的目的。推动财权配置的公平性的发展,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推动财权多元化。
(2)推进产权明晰化。推进产权明晰化,严格区分家庭财产同企业资本的边界,明确企业注册资本的归属问题,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适当引入市场化的竞争规则,降低血缘关系对产权关系的影响,坚持权益与责任配比责任,明确界定产权主题的权益以及责任,并以法律或者规章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在明确产权关系基础上,根据配比原则,保障中小投资者获得的权利与其产权相适应,保护债权人产权利益。
(二)控制级财务规范化
(1)提高企业信用水平。首先要从企业家做起,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融资理念,保护好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贯彻信用意识,加强自我监督。同时,企业要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确保对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的真实性,以此来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此外,要借助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力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融资环境发展的需求,根据法律条款和商业协定办事,从而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2)设立预算管理机构。设立预算管理机构,推动预算控制行为成为公司的日常性活动,提高预算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投资的效率,以应对潜在的投资风险,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预算控制力的目的,防范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项目的收益,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3)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减少财务人员中家族成员任职比重,推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减少推行绩效控制的阻碍;二是加强内部培养,积极开展内部培训活动,针对性地培养财务人才,更新财务人员队伍的观念;三是积极从外部引进人才充实到团队中来,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4)完善三会制度,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加强三会建设,必须弱化大股东的权利,保护其余相关者利益,培植多种形式的出资人主体;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鼓励其加入公司财务治理的行列中来,以此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如业绩考核、财务战略、内部审计等专门委员会,强化独立董事的权利。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与企业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拟定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三)规划级财务规范化 为了让管理层树立财务战略意识,除了加强已有管理层人员的教育外,还要加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实施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调动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层的整体素质,实现强化管理层的财务战略意识,从而推动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汪小兵:《我国民营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12期。
[2]祝焰、赵红梅:《民营企业财务治理模式——来自万向集团的案例分析》,《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8期。
[3]沈爱荣、宋玉可:《民营企业财务治理模式探析》,《财会月刊》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