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做好语文教学的引导者

2015-09-18 09:28施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引导语文教学学生

施燕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越来越被关注。为此,我们要正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引导问题。

关键词:引导;学生;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76-001

教学是一种艺术,引导更是一种艺术。蔡澄清曾说:“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把“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这一教育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引导者?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夯实业务,提高引导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个人业务素质的高低,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课堂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应时常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用厚实的业务沉淀,提高引导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基础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都通过语文课堂得以实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各年级段特点就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低年级以字词学习为主要任务;中年级过渡到句段;高年级侧重篇章的理解。教师能对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整体的感知,才能够在课堂教学引导时,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要求、重难点进行诠释,将重心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同时,教师需要认清引导不光是简单的提问,一个好的课堂引导者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课堂提问者。笔者曾观摩一位老师的教学课,在40分钟的课堂上老师竟然提了32个问题。其中很多提问是琐碎的,不必要的,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使问题丧失了本身的价值,学生被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所淹没,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更是无法感知知识的连贯性。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能够避免课堂教学中因表述不当、能力欠佳而成为一个失败的引导者。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字“吠”时,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生字,老师联系其字义“狗叫”,“狗叫大家都会吧?”无心的一问,致使班级中狗叫声一片,炸开了锅,课堂倒是热闹了,重心却不在知识点上了。如何巧妙的让学生“乖乖”地跟着教师的引导记住知识点,这正是引导技能的所在。

二、正视差异,预设引导提问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引导的对象。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认为,真理是生来便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理。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正如每个人的五根手指长短不一,却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发展现状和进步速度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应该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作为引导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

在相同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因受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经验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出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求知欲望等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是教师必须正视的。既然改变不了现状,教师可以从引导方面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的理解力而预设好引导问题,这会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对于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的问题不必限制过“死”,他们本身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引导的坡度和难度可以相对较大,多给予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在充满挑战性的问题中体会超越的快感;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多关注引导的角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的坡度和难度不易过大,多给予提问机会,增加他们在学习中的快乐感;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引导的坡度和角度都要小,他们是最需要机会的,因此多给予他们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引导预设,对整个课堂而言是平衡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还需关注班级中个性突出的个别学生,如有需求可为其量身定做他们的引导问题,争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三、课堂和谐,升华引导艺术

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需要明白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平等、民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教师虽然是课堂的引导者,支配着整个课堂进程,但也必须认清对于知识的获得上,教师和学生只有先后之分,并无尊卑之分。因此教师应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多思考,尤其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能嘲笑和轻视学生。同时,对无意间暴露出自己的知识缺陷也要勇于承认,这能够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即使是老师也有不懂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愿意在教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才能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才愿意与教师对话,这样的课堂氛围将越来越和谐。

其次,尊重学生是和谐课堂的重要途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获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呵护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爱戴,这种尊重与爱戴是学生爱学的根。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要耐心等待,善于引导,对于胆怯的孩子能静静等待,对于粗心的孩子能多给机会,让每一个孩子感到他们不是课堂的“路人甲”、“路人乙”,而是和优秀的孩子们一样积极投身其中。试想,每一个学生都能侃侃而谈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课堂,怎能不是个和谐的课堂?

再次,表扬鼓励是和谐课堂的动力。很多时候课堂引导的有效不仅仅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引导的手段。若学生已经对“很好”、“很棒”等这类评价词藻有了“抗体”,教师何不试试用一些肢体动作来代替呢?拍拍肩,摸摸头,或竖起大拇指,相信学生一样会大受鼓舞,获得无穷动力。当然,学生活跃了,也会给课堂带来些小麻烦,无需害怕,因为它同时也活跃了教师的思维,是活化课堂内容的催化剂,这更需要教师的积极评价和引导。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引导者的我们要艺术性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充分把握好影响引导效果的因素,认真实施引导策略,做到以学生为本,正视差异,力求和谐课堂,做好语文教学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赵宇博.有效性——课堂引导的基本原则[J]《数学通讯》,2008,(17):66-67

[2]李俊玲.提高课堂引导有效性的策略[J]《硅谷》,2008,(01):113-115

[3]江涛,李艳.课堂引导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36):38-40

猜你喜欢
引导语文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