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关系略论

2015-09-17 23:52许可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许可

[摘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为基础,需要更加成熟的思想为保障。“两个一百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方向指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道路途径。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学理视界,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两个一百年;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会议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这一与“中国梦”相辅相成的奋斗目标,会议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重要理论来源。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价值实现与其功能合理性,而制度的价值实现与其功能的合理性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就与未来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息息相关。

一、“两个一百年”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指引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包括制度的理念创新与制度的规则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制度的理念。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两个一百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实际情况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没有变”,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指出了我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自身能力仍有不足,制度仍然存在缺陷与漏洞,揭示了只有植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现实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真正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才能不断突破自我、造福于民。也就是说,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完善制度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制度应是社会主义本质得以实现的保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障社会的富裕和公平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规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发展概念,并提出“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概念,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所要实现的目标。不断强化制度能力,促进制度与社会的“适配”,立足现实,突破现实,让制度不仅能够解决现阶段的问题,更能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这才是进行制度创新的意义所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克服制度缺陷,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不断的改革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方法。 “两个一百年”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各项机制并不够科学规范,社会制度并不够完备,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有待加强,要想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有效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得到证实。社会制度是社会本质的体现,制度是维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则。制度的创新和变革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式,制度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不断地合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国家治理和国家制度的现代化,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更有力促进“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有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实现国家富强、社会民主和谐和人民幸福乐业的过程,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制度的创新和成熟使得社会各项运行机制更加健全稳定,有助于提升政策的执行效果和国家的治理能力。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涉及到了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和制度的功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抓住了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创新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制度执行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有助于促进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制度功能和制度发展的关系。

三、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互相深化

首先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两者关系互相促进和深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角度分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科学的丰富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方向和方法上是非常正确的。“两个一百年”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对社会的制度变化产生影响,与社会“适配”的制度能够体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的需求。“两个一百年”重视“人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从根本上说也是人的发展,制度的创新是符合人的需求和价值,能够体现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原则,促进“人本”发展,才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保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深层反映了社会的变革趋势。而“两个一百年”目标则是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多方面的综合发展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协调推进的结果。“两个一百年”的实现要求制度的发展速度和力度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在制度的创新和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关系,需要观念的更新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虽然“两个一百年”是长期进行的发展目标,但是促进目标实现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是持续不断的,因为社会的发展也是持续不断的。在发展中坚持党对制度创新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活力的重要因素。

推进“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完成这一目标必须紧握当前形势,放眼长久发展,从历史和制度的发展中践行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卢现祥.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5.

[4]邸乘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