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高中入学成绩与高考成绩的对比中得出“生源不是决定高考升学率的充要条件”和“学困生具有相对性”两个结论,分析了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行、业、趣、道、志”五个方面促进“三商”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学困生化学成绩的办法。
关键词:学困生;智商;情商;逆商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6–0034–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困生指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有相对性,重点中学的学困生相当于普通中学的尖子生,本文特指中考成绩上不了重点高中的学生和重点高中的非重点班学生。学困生的化学成绩普遍较低,他们的性格和思维存在以下问题。
1.1 行为懒散,杂乱无章
课桌上、抽屉里、书包内的书籍有瓤没皮,乱哄哄揉作一团;打扫教室卫生,东一扫帚,西一簸箕,杂乱无章。懒散的行为习惯造就了没有条理的思维习惯,所学的化学知识就像他们书桌上和书包内的书籍试卷一样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能自觉地辨析相近概念的区别,不能自主地建构相关知识的联系,解决问题时不能快速地检索出相关知识。
1.2 意志薄弱,注意分散
意志薄弱,赢得起,输不起。考题简单时,得高分,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考题难时,得低分,垂头丧气,破罐破摔。习惯做一些思维简单答案唯一的习题,遇到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浅尝辄止,畏难退缩,缺乏百折不挠的品质,更无坚韧不拔的毅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做实验,左顾右盼,挠手搔耳。
1.3 记忆短暂,思维迟钝
学科知识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有机体,新知识要在旧知识或旧经验的基础之上生根发芽。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和实验的操作规则要记,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困生懒得去记,更缺乏理解记忆,头脑空空,材料匮乏,化学思维迟钝。
1.4 自恋自怜,外强中干
自尊与自卑共存,自信与虚荣混杂。心理敏感,情绪极端,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刺激他们脆弱敏感的神经。极度的自尊演化成畸形的自恋,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极富思想,歪理论一套一套;但当歪理被揭穿时一下子又陷入自卑自怜的阴影之中,学习没有动力和勇气,还唯恐老师、同学小看自己,于是用表面的强大来掩盖内心的脆弱。遇到问题不主动请教老师,被提问时,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
1.2和1.3中的问题属注意、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其水平称智力商数;1.1和1.2中的问题属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其水平称逆境商数;1.4中的问题则属情感因素,其水平称情绪商数。学困生大多数智商并不低,问题就出在“三商”不协调发展上。
2 促进智商、情商、逆商“三商”协调发展是提升学困生化学成绩的根本出路
2.1 行成于思,毁于随
好的教育产生好的行为,好的行为造就好的习惯。从高一的第一节化学课起,笔者就开始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上课前师生行何礼仪?课堂上保持什么坐姿?课桌上和书柜里的书如何摆放?课桌上放几本书?文具、课本、练习本按何顺序摆放?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怎样记笔记?进实验室前做哪些准备?做实验按什么程序进行?洗涤仪器洗到什么程度?完成课外作业有哪几个环节?等等,笔者都设定了相应的标准。每一个学生都了解按照什么标准做才能有条不紊、快捷高效,从高一至高三一丝不苟、始终如一。
笔者参观过不少学校,从大西北到江浙,从北京到广东,几乎所有的高中学生的书桌上都堆满了高高的书墙,特别是高三的教室简直成了书的海洋,巴掌大的书桌堆起的书山重峦叠嶂,既不方便写字,还给人一种非常压抑和烦躁的感觉,有的学生还把面前一尺多高的书墙当成了玩手机的屏障。笔者要求课桌上只允许放当节课要用的课本、配套练习本和草稿本,下课时即刻放回抽屉并将下一节课所需的三样书本摆上桌面。开始时,执行比较难,跟进督促了一个月,学生就习惯了。而有条理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了学生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2.2 业精于勤,荒于嬉
爱迪生说: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这几位大师异曲同工地道出了勤奋的重要性。道理谁都明白,但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并不容易。给他的自由时间越多,效果越糟。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模拟考试中笔者所在班某科成绩与其他各科成绩严重不对等,高考取胜于总分,为了让各科能够均衡发展,笔者提议其他各科各拿出一节课给学生自习,以弥补短腿学科。但实践的结果是,总分不但没有提升,相反还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原因是什么?不是不勤奋,关键是不知道劲往哪儿使。
构建一套运行高效的监督机制,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可以督促学困生脚踏实地地做实化学的每一个知识点。笔者设计了一个过程评价与量化计分表,在计分表上明确标注要记住的知识点、要看课本的第几页书、要默写的化学方程式等等,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在表上都有记录。同时班级实行早读和晚读,早读20分钟轮流读语文和英语,晚读30分钟轮流读物理、化学和生物。高一和高二时读课本,高三时课本与复习资料里的基础知识、题型特点及解法归纳兼顾读。轮到化学晚读的时候,学科代表会按计划要求全班同学把课本及相关资料翻到第几页,从第几行读到第几行,或自由默读,或齐声朗读,天天如此,从高一一直读到高考前夕。读到了什么程度?基本上学生对高考化学考哪几本书、每本书的目录是什么、每个专题有哪些知识要点和典型考题、每类考题各有何特点及应对策略等等,他们都能对答如流。
每天的课余时间与读书、背诵、作业、体育锻炼的时间无缝对接!读书、思考、检测、纠错,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位,就为学困生提升化学成绩打好了基础。
2.3 趣生于新,死于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于创新。因循守旧和死记硬背将把学生拖入无聊的死胡同。
《化学1》(必修,鲁科版)“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节,以钠为例来讲述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当笔者以提问导入新课正准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有好几个学生紧随笔者的提问大声唱道“钠是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把钠放在水里会出现‘浮、熔、游、响、红几个现象”,颇有一丝先知先觉的得意神情。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笔者一时不知如何组织教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了解大概,结论性的知识教辅资料中有详细的讲述。笔者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对什么才感兴趣?在几秒钟的静默后,笔者拿出装有钠的试剂瓶问学生:你们说钠是银白色的,可我这瓶子 里的钠怎么是土黄色的?为什么还有无色的液体?常识告诉我们金属比较坚硬,如铁、铜等,你怎么检验钠的硬度比较软?你说钠放在水中熔化了,常识告诉我们熔化是要用火的,钠放入水中怎么会熔化?你们怎么知道是熔化了还是溶解了?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浮躁的喧哗声静了下来。笔者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金属钠的各种性质,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实验。几分钟后,各小组的汇报无非是把课本上的实验复述一遍。
接着笔者说老师做个实验,你们看看跟你们设想的一样不一样、有没有趣?笔者在实物投影仪的摄像镜头下,放置了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培养皿,用镊子夹取了一块钠,让学生闻了闻气味,接着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让一个学生用小刀帮忙切一块感受钠的硬度,观察断面的颜色变化,再切出绿豆粒大小的一块,放入培养皿中的水里,钠立即变成光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快速游动,钠运动过的轨迹变成一条一条的红线。笔者让一个事先戴好乳胶手套的学生去抓光亮的钠球,结果没抓起来,钠继续在水面上快速地沿三角形路线运动着。笔者盖上培养皿的盖子,等钠全部消失时,划着一根火柴,凑近培养皿,“嘭”地一声炸响,培养皿的盖子被炸飞了。实验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一个细节都看得一清二楚。整个实验在时而屏息、时而欢呼、时而惊叫中结束了,教室沸腾了,学生一个劲地要求老师再做一遍,笔者顺势提出如有兴趣就自己动手做。在学生动手分组做实验时,笔者指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和结论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填写到课本中的表格里。
这样的课,学生怎么能不产生浓厚兴趣?重视过程和体验的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教学与自学的差距;通过动手探究,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真切感受了钠在水中被熔化的事实;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学生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就像个大科学家一样地在探究未知世界并因此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本中的实验,笔者没有一次是照本宣科的,每一个实验都有创新,在创新实验中,学生感受到新奇、感受到一种创造的智慧魅力。最典型的创新实验是笔者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的“快捷高效的喷泉实验新做法”[1],该创新实验笔者首次在深圳市优质观摩课中演示时,不仅震撼了学生也震撼了听课专家和老师。通过创新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养,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不再认为化学是一门枯燥的靠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是一门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非常有趣的科学研究活动。
2.4 道悟于做,惑于听
化学教学要掊养学生化学科学的价值观、微粒观和系统观,化学科学的微粒观就是运用想象去思考和描述化学物质的微观组成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著名寓言《鱼牛的故事》中写道: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鱼不能离开水,青蛙只好独自走了。青蛙逛一圈回来,告诉鱼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一个叫牛的动物力气很大,身材壮硕,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鱼根据青蛙的描绘努力地想象着牛的样子:庞大的鱼身上长着四条粗壮的腿和两只像螃蟹一样坚硬的角。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知识建构在学生已有经验之上。经验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还包括学生在化学实验和动手操作中积累的经验。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翻译成汉语就是:“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这个寓言和格言说出同一个道理: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建构的知识才富于生机,才能让难懂的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容易理解。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一系列概念的教学,不少教师用两课时就讲授完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1课时,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1课时,一堂课真正用于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时间很少,教师照本宣科地读完课本上的黑体字后,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做针对性训练题,然后评讲。学生没有真正建立起微粒观,不能理解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必要性,死记硬背公式,把基于微粒观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物理量变成了无意义的英语字母,把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变成了纯数学公式,学生从学习物质的量开始就厌烦了化学,也开始了两极分化。
课前,笔者布置每个6人学习小组各带二两绿豆、二两大米和二两小米。上课开始后,要求每个小组用天平分别称取50克绿豆、大米和小米去数数,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学生开展了竞赛活动,场面热烈,数数的方法五花八门,有一个一个地数的,有十个十个地数的,也有一堆一堆地数的,有称取5克数完粒数再乘以10的,还有称取10克绿豆后单层挤紧摆在桌面上用直尺修正成矩形数出长和宽的粒数相乘再乘以5的,数数的过程闪耀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光芒。通过数数,学生发现:微粒越小,数数越困难;微粒越小,以个数表述微粒多少越没有必要。在商场里买米论斤而不论粒,在化学上说物质微粒的多少就更不能用个数,因为它是个非常庞大的数据,不利于计算、交流,非常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笔者称取12克石墨粉,告诉学生这一堆石墨粉所含的原子个数就是1摩尔,凡是物质微粒个数与这堆碳原子数相等,其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有了关于微粒和堆量的感性认识,学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一系列概念就变得不再枯燥,通过体验理解了的内容就不容易遗忘。
化学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景、闪耀鲜活生命力、充满情趣、能开启人智慧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教育的极好素材。然而,不少教师却在照本宣科,对着教材重复学生能认识的文字。更为悲哀的是,有的教师给学生上了三年的化学课居然没有安排过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所有的实验都用视频代替,留给学生的仅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干条条,学生怎么能热爱化学呢?脱离了体验和独立思考的结论都是些干瘪的符号!更有甚者,读化学方程式里的物质不读物质名称而是读英语字母名称,让鲜活的具有丰富的各种属性的物质变成了一个个无意义的字符串,这些字符串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越积越多,记忆量越来越大,最终张冠李戴、乱麻一团,学生学得非常辛苦,碰到需要用比较多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的有一定综合性的化学考题时,显得思维迟钝、力不从心。
2.5 志立于树,丧于损
教育有一种误区,总希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生总是拿上课有没有让他快乐来评判一堂课的好与坏。笔者告诉学生:学习是个苦差事,化学课有有趣、有快乐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间是刻板的甚至是无趣的,要想学有所成,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原子能为人类和平利用新能源开辟了新途径,这一切都起步于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并从沥青中提炼钋和镭。试想想,居里夫人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从黑乎乎的沥青矿中提炼出一克镭是何等辛苦的事,这里面有何乐趣可言,其执着精神就来源于她对探究未知世界的极大热情和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让学生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才能百折不挠。
道理谁都懂,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但没有培养起学困生坚韧不拔的毅力,相反让他们逐渐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墨守成规,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回想多年前笔者在某县一中工作的日子,实在有些负罪感,从全县几千名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了四个班的理科尖子生,就是这样的优秀学生,因考试题出得太难,每次考试及格率不到20%,长期的低分严重打击了一大片学生的信心。这种闹剧还在为数不少的学校继续上演,那些本来就需要鼓励的学困生,再努力再刻苦,如果考试分数还是个个位数,他们怎么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这门课呢?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舍得给学生考分,实行满分测试,建立多维互助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小组捆绑考评,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有效。
所谓“满分测试”就是在考试中实行满分制,试题的难度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对每一道题都能答一些,不要设置部分学生纯粹不会答的题,评卷时教师只给学生打满分,达不到满分的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指导他们再去复习有关知识,学会了就去教师那里抽取一道类似的题目再考,直到做错的题目全做正确,最后给一个满分。
所谓“小组互助、捆绑考评”,笔者在《化学教学》2012年第7期的文章“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新模式”[2]有过详细的论述。根据均衡和互补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责任心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分为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各小组学科代表,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进合作探究、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对学生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捆绑考评,不设个人优秀奖,根据各小组量化得分排名,总分获第一名的学习小组里的六名同学都是优秀。捆绑考评的评价机制促进了组内互帮互学、组间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班内每一位同学时刻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或帮助过别人,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过或多或少成功的喜悦,也体会过成绩跌宕起伏的酸甜苦辣,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撞击中树立了信心、磨练了意志。
智商奠定人生的基础,情商拓展人生的广度,逆商构筑人生的高度。在化学教学中促进学困生“三商”协调发展是提升学困生化学成绩的唯一出路。让我们一起关注学困生,热爱学困生,呵护学困生,促进学困生转化,为每一个学困生的家庭增添一份喜悦、贡献一丝绵薄之力吧!
参考文献:
[1]鲁名峰.快速高效的“喷泉实验”新做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5):51.
[2]鲁名峰,胡学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新模式[J].化学教学,2012,(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