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主人家乡客

2015-09-15 14:20尹夕远编辑卜昌炯
博客天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孟家潘石屹主人

文 / 图 尹夕远 编辑 卜昌炯

异乡主人家乡客

文 / 图 尹夕远 编辑 卜昌炯

从天水火车站出来,渡过渭河,沿河南岸驱车不到半小时,就进入了市郊的潘集寨。

这个位于甘肃天水市区以东约10公里的西北村落,是潘石屹的家乡。时值清明,他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回到这里,为祭拜祖坟,亦为探望家乡父老。

“衣锦还乡”已不足以描绘年过半百的潘石屹回乡的举动。事实上,他早已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富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一万七千余人的村寨。

他在周围的山坡上种树,把祖宅捐给寨上的幼儿园,出钱兴建学校,修操场,为家乡的苹果代言,组织留守妇女种植苹果树,邀请志愿者进驻试点,把高科技生活用品引入寨里。他像是现代文明与科技社会的使者,以主人的姿态,尽己所能惠泽落后的故乡。

渭河水流淌着,浑浊的河水卷挟着孟家山红色的泥沙,平静缓慢地流过潘集寨。再向东460公里,到达渭南市潼关县后,它将汇入黄河,自此滋养秦淮以北的半数中国人,直至渤海,不再回头。这一切像极了潘石屹的人生。作为特殊年代里中国典型的苦孩子,他在泥沙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此后,他开启了令人羡艳的后半生。

右图:在潘集寨,大部分人都姓潘。回乡期间,潘石屹特意参拜了潘氏宗祠和祖坟。村里其他潘姓人迎接潘石屹时,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待客之道,欢迎一个用财富改变了默默无闻小山村的贵宾。

然而当他站在孟家山上向我描述儿时每天背羊粪翻过这里挣工分,把由于家庭成分不好被分到的10亩最贫瘠的土地指给我看时,他更像是一个曾经的客人,一个拥有不美好回忆的客人,在细数主人过去的不公。

可能因为14岁就搬到清水县的缘故,他的口音和潘集寨当地有所区别。此次行程中他最喜欢感叹的一句话是“那时候太穷了”,走在路上每当遇到寨里人,也都要先问一句“你认识我吗”。

走进寨里,不认识他的人,不会显示出对邻里之间的那种热络,打招呼的眼神里透露着对外来者的好奇;认识他的,则以过度热情的方式上前寒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倒是一名深圳志愿者,在路边与潘石屹毫无距离感地热烈攀谈。她几年前来潘集寨教孩子们英语,后来扎根于此,靠潘石屹的资助开展教育工作。

地产名人,意见领袖,微博大V,跨界红人,在北京如鱼得水、事业有成的潘石屹,徘徊于“主人”和“客人”两种身份之间,于潘集寨的红色泥土中重塑与故乡的联系,这里充斥着潜藏于一个懵懂少年心灵深处的苦难记忆与一个中年企业家试图拾起的情感归属,如汇聚黄河的泾渭二水,依傍却不融合,分明但是同行。

潘石屹捐钱给哈佛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质疑声此起彼伏。从中或许可以管窥他对教育的重视。在潘集寨,他把祖宅捐给了村里的幼儿园,并资助一名从深圳来到甘肃做志愿者的英语老师。

从孟家山下的穷苦少年,筚路蓝缕,成为商界明星,潘石屹一路走来。曾经他离家乡越来越远,如今又回过头来重新打量这块赋予他生命的土地。一朝苦主一朝盛宾,他享受着两种身份带给他的不同体验。

猜你喜欢
孟家潘石屹主人
生物纳米铁/铈联用过碳酸钠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庄稼
晚明公安袁门三杰
主人有的我也有
弓的主人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主人
我和潘石屹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