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2015-09-11 19:35陈淑音王金英林菲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

陈淑音+++王金英++++林菲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和治疗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性激素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性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冲汤加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血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快,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性激素治疗;固冲汤加减

[中图分类号] R7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082-0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1],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其发病率占门诊的10%,可分为无排卵型DUB和有排卵型DUB,其中约85%为无排卵型DUB[2-3]。DU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妇女,无排卵型DUB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排卵型DUB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大多数DUB可以用药物治疗。据统计,10%~30%的女性在经期受到DUB的困扰[4]。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及经期紊乱,月经量明显异常。中医学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范畴[5]。主要病机特点为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血非时妄行。现代医学主要以性激素类药物治疗,而中医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论治,临床应用获得了较肯定的疗效[6]。我院近几年采用固冲汤加减联合西药性激素治疗DUB,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接诊的DUB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2例,年龄13~52岁,平均(37.9±5.78)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年多,平均(1.1±0.22)年。其中:青春期38例、围绝经期54例、生育期妇女30例。对照组120例,年龄14~51岁,平均(37.3±5.53)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年多,平均(1.2±0.24)年。其中:青春期36例、围绝经期53例、生育期妇女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及诊断标准

1.2.1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同时排除:妊娠相关出血者;生殖器官肿瘤、感染者;血液系统及肝肾重要脏器疾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发育畸形、外源性激素及异物引起的不规则出血者;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涉及成分有药物过敏史者。

1.2.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月经过多:周期规则,经期延长(>7 d)或经量过多(>80 ml)。子宫不规则出血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子宫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而经量正常。月经过频:月经频发、周期缩短,<21 d。所有患者均行妇科和全身检查,对年龄>35岁、异常子宫出血病程超过半年或超声子宫内膜厚度>12 mm者行诊断性刮宫。同时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子宫附件B超、必要时行肝肾功能、性激素等检查,以排除全身及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生育年龄行妊娠试验检查,以排除与妊娠有关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根据患者年龄,青春期及育龄期给予口服结合戊酸雌二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9),大出血者初始剂量为6 mg,1次/8 h;出血量少者给予结合戊酸雌二醇4 mg,1次/8 h;出血停止后,每3天减量1/3,减至1 mg/d时维持,如贫血较重可适当延长服药时间,最后10 d加服地屈孕酮(荷兰,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110)10 mg,2次/d。围绝经期口服炔诺酮(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829)5 mg,1次/8 h;出血停止后,每3天减量1/3,减至4 mg/次,2次/d时维持,连用2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性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冲汤”加减。处方:白术20 g,北芪25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山茱萸20 g,白芍、海螵蛸各12 g,茜草10 g,棕榈炭8 g。加减:气虚较甚者黄芪加大用量;出血量多加人参15 g(另炖)或党参30 g;血瘀者加三七、益母草、蒲黄;夹寒者加艾叶、鹿角胶(烊);夹热者加生地黄、元参、黄芩炭;肾阴亏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黄精;脾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黄、附子、补骨脂。以上药物浸泡30 min,水煎取汁4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分服,30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参考文献[7]相关内容拟定。治愈:治疗后1~3 d血止,控制出血后,连续3个月经期、经量正常、恢复正常排卵,黄体期>12 d,绝经前期患者血止后月经正常或绝经,贫血得到纠正。显效:血止后,月经经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期较长(7~10 d),或血止后绝经,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出血量减少。无效:以上各项均无改善。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月经周期控制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有22例患者治疗后子宫出血无改善行刮宫术,治疗组有3例患者治疗后子宫出血无明显改善行刮宫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的比较

两组在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都有较好效果,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食欲不振8例、恶心或胃部不适者15例、乳房胀痛6例、头晕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用药后有突破性出血28例(23.3%),采用维生素B6和对症治疗后改善。治疗组出现食欲不振2例、恶心或胃部不适者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治疗组用药后无突破性出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对治疗有效者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患者半年内复发9例,复发率为7.6%;1年内复发10例,复发率为8.4%。对照组患者半年内复发20例,复发率为20.4%;1年内复发36例,复发率为36.7%。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UB主要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控异常,或卵巢、子宫内膜或肌层局部调控功能异常的子宫出血。从以上定义可知,我国DUB定义强调不正常症状、非器质性、功能异常[8]。DUB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卵巢功能失调影响机体的代谢,促进子宫内膜异常生长,甚至发展为雌激素依赖性的子宫内膜癌,危及生命。长期子宫出血易引起阴道感染及盆腔感染。孕龄期盆腔感染及无排卵型DUB因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均可导致不孕或流产,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影响[9]。因此,寻找有效快速的医治DUB方法成为妇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重点。DUB的一线治疗是药物治疗,青春期及孕龄期无排卵性DUB主要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围绝经期DUB主要以止血[10]、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主。采用性激素类药物,如雌孕激素治疗,用量大,不良反应多,患者常难以耐受[11],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激素有迅速止血、效果明显的优点,但长期使用性激素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乳房肿痛或肿块等不良反应。性激素治疗用法繁琐,患者易漏服,加上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疗效果不尽满意,疗效亦不易巩固,用药的依从性下降,停药后还可能引起大出血。同时,性激素治疗DUB的远期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12]。许多患者和家属对纯激素治疗心存顾虑,而中医药在治疗DUB方面有较多优势[13]。中医药治疗DUB在止血及防止复发方面有明显效果,无毒副作用,且在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及纠正贫血等方面发挥明显优势。

本病在中医学上属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范畴,因冲任二脉损伤,不能约制经血,从而引起子宫的藏泄失常,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14-15]。常为因果相干,气血同病,虚实夹杂,多脏受累,易于反复,以其阴道下血量多,如血崩为急;大量的出血与长时间阴道出血不停令患者处于低血色素状态,甚至大出血性休克状态为急重;以其止血困难及远期疗效的周期恢复困难为难。属中医妇科之疑难杂症。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16],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论治。“固冲汤”功能补气摄血、固冲止血。本方来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中重用白术、北芪补气健脾以摄血;山茱萸、白芍补肝肾,养血敛阴;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收涩止血;在大队固涩药中,配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达血止而无留瘀之弊。综合全方,功能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止血以治其标[17]。“固冲汤”标本兼治,再结合辨证加减,针对性强,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观察,本方在辨证加减的基础上,不仅能有效止血,且使多数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

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UB并与单纯西药性激素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较对照组都明显缩短。血红蛋白升高较对照组显著,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较差,总有效率为81.7%,且复发率较治疗组高,不良反应及突破性出血发生率较治疗组明显升高。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DUB,有效率高,药物性出血及不良反应低。

综上所述,西药治疗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大,且疗效不易巩固,复发率高,中医通过补肾以促其正常排卵,恢复月经周期,从根本上治疗DUB[18]。中西医结合治疗DUB,可相辅相成,互补互充,相得益彰,标本兼治,大大提高了DUB的治愈率[19-20]。固冲汤加减联合西药激素治疗DUB,止血快,疗程短,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4.

[2] 梁柳金.达英-35联合中药治疗48例更年期功血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71-73.

[3] 张志革,姚莉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3):2005-2007.

[4] 邹宏兵,郑江红,胡玉峰,等.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月经周期控制的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51-53.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6-120.

[6] 刘东平,丁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2):72-75.

[7] 海宏,徐莲莲,张明亮.功血方治疗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6):72-73.

[8] 潘雪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J].医学信息,2014,27(7):325.

[9] 林春.安坤汤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39-40.

[10] 朱翠萍.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学,2014,9(8):179-180.

[11] 张玉娟.临床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43-44.

[12] 黄爱云.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108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1):27-28.

[13] 贺爱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5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12):39-41.

[14] 彭精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22.

[15] 刘筱茂.固冲调经汤治疗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5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6):833-834.

[16] 邵丽黎,贾彩凤.女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18.

[17] 刘敏如.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4.

[18] 林学俊.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15.

[19] 张谨敏.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9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40-1241.

[20] 朱虹丽.青春期功血中西医治疗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324-325.

(收稿日期:2015-03-12 本文编辑:王红双)

猜你喜欢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探析优思明与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补肾疏肝汤配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规范治疗体会
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