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

2015-09-10 07:22陈洪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游戏小学语文

陈洪源

[摘   要]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典型的就是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教学资源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无效提问泛滥等等。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策略,借助游戏、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游戏

新课标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小学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教学中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往往不能投入到中规中矩的教学进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趣味游戏引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发挥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苍白。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机械化

语文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课程,学的就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母语,因此很多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亲切感。但是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是机械化教学。例如,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句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跟着老师泛泛朗读,然后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缺少了对诗句意境的深入和生活性的引导,必然会导致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的激情,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落实。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不敏感,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教学资源单一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书本,讲解的知识单调死板,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文时,其中学习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诗句时,很多教师只是对诗句直白地解释,说“春天的夜晚一直睡到天亮,醒来时周围都是鸟鸣声”,然后让学生记笔记,机械地朗读。当前信息技术已相当发达,教师却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儿童动画、儿童读物等辅助教学工具有效引入课堂,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书本。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面对教师单一的讲解自然听不进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说是课堂的绝对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不到参与的乐趣。例如学习胡令的《小儿垂钓》时,讲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教师更多的是对诗句朗读和讲解,然后让学生课下背诵。教师如果通过设置问题:“说说你们在生活中钓过鱼吗?要钓到鱼首先要注意什么?”等等引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自然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四)无效提问泛滥

新课标倡导教师多与学生交流,积极提问。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提问重点,无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价值。例如在学习《咏鹅》这首诗时,部分教师这样提问:“鹅怎么向天歌?”“用什么拨清波?”这些提问,学生只要看书就能回答,不用动任何脑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有深度、有针对性的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探究。信口开河的提问无任何学习价值,只会破坏了语文课堂的整体艺术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结合教材实际精心准备教学,多与学生交流,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单调的反复提问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厌倦感,出现厌学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趣味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活跃语文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游戏、趣味小谜语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提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提倡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的特点,趣味教学法正好顺应了小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活趣味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愉快的环境下轻松学习。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让趣味游戏走进课堂

游戏一直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引入语文课堂,改变单一的课堂讲解模式,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比如猜谜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生活常识的谜语,注意谜语要简单通俗,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面对谜语很自然地动脑筋思考,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会认真听讲。又如,拼音学习时教师可以谱写汉语拼音小儿歌:圆圆的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将拼音儿歌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儿歌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语感。

(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

多媒体电教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利用图文声像传递信息,将原本平面、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立体、动态的图像表现出来。将这种技术融入课堂,能有效刺激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时,笔者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模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情景,摆脱苍白空洞的语言讲解。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儿童动画、课外儿童读物等辅助教学,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色彩,增加科技感,将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生活化。

(三)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内心渴望被人认可,尤其希望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能得到身边人的肯定和表扬。有些学生心理脆弱,害怕被批评或责骂,这时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帮助学生消除恐惧感和隔阂。例如进行《大禹治水》这节课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大禹治水的方法,为什么会这样治水?为什么不直接截流?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治水?让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让学生表现自我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作出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日益高涨,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针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引入适当的游戏,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学生的上课体验,让趣味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夏红艳.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12(08).

[2]陈 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与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3(03).

[3]冯秀影.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吉林教育,2013(04).

[4]钟提提.小学趣味教学策略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5]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3).

[6]郝金慧.趣味教学谈[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11).

[7]郝美丹.哲学趣味教学案例两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9).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游戏小学语文
数独游戏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疯狂的游戏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