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娟
今天,语文教育界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观点,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怎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只有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
近日,我三次执教初一《贝壳》一文,不断地让同行评判,不停地白我反思,以求完善,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是多么不易,十几个昼夜的辛勤努力,换来我对语文教学全新的认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犹如凤凰涅檗,获得重生。我仔细写下三堂课的教案以及课堂实录,记录下这枚“贝壳”在我手中是如何成长的。
我通过“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板块”三个维度比较三堂课的异同,以此来见证《贝壳》教学成长过程。三堂课中截取一部分进行纵向比较,主要从“教学目标”中的“2.语言品味”来做比较说明。
第一堂课:《贝壳》
执教班级:一 (1)班
【教学目标】
2.反复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语句。
【评价任务】
检测目标2。通过白由读、集体读等形式,反复朗读品味优美语句,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板块】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略)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体现,老师太强势,每一个步骤,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看起来课堂“很安全”,都是老师预设情景的还原。可是,殊不知,这样一问一答的模式,将学生“困死”,没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情感阅读中。应加强个别示范读、品读、评读,让学生在争论探讨中获得情感体验。
第二堂课:《贝壳》
执教班级:一 (2)班
【教学目标】
2.反复朗读,品析作者饱含诗意和深情的情感语言。
【评价任务】
检测目标2。通过自由读、齐读、示范读等多种方式,赏析关键语句,反复品评,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板块】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略)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学生们对于语言的评析能力,通过齐声读、示范读、点评读较深入地挖掘出语段中关键词句所蕴含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学生们也很积极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课后我仔细回想,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其实还可以更加突出。逐段逐段地“死板”分析,显得过于生硬,何不放手让他们自由“呼吸”美丽的句子?只要是他们所喜爱的。
第三堂课:《贝壳》
执教班级:一 (3)班
【教学目标】
2.反复朗读,品评作者饱含诗意和深情的情感语言,感受贝壳带来的生命启示。
【评价任务】
检测目标2。小组讨论,说说词句中蕴含着的作者的生命感悟。
【教学板块】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略)
在本课的“品读”教学坏节中,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和鼓励者,较好地观察着学生们的举动,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全部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展现才华。我只需要“静静”地关注着,适时引导,给予鼓励,给予安慰,创造机会,跟随着学生脚步走。最后“收回”重心,凝聚于“情感”。每一个教学步骤,明白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到底学到了什么。
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妙处”。从审美的角度看,“妙处”就是“美”。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美”的积累、“美”的发现。
散文教学,应注重挖掘哲思美,品析情感美。而这两种美,《贝壳》兼而有之。我认为课堂主体时间应放在品析“诗意”语言上。这就涉及“美”的发现。“美”的感悟因人而异,所以,我在第三堂课中,提出“找出最触动你的一句话,读一读,点评点评”的要求。这是最大程度给予学生白由,去关注“美”,发现“美”。我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点评、评价朗读、读书笔记记录等方式来验证学生在《贝壳》中感悟到了“美”。并且,针对个别学困生,我适当提供帮助,指出“美”在此处,供他们赏析。
《贝壳》中“美”的发现,其全部工作在于对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艺术奥秘。这就是新课标所强调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主张通过小组讨论,互读优美词句,探讨关键词句中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只有反复朗读品味,才能使学生走进作者内心,引起共鸣。
席慕蓉的《贝壳》,带给我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我是不是也该像上苍那样一丝不苟地来雕刻我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也该千方百计地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一点儿呢?每一天,面对百十个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句话,是不是都该仔细雕琢一番呢?为人师者,任重而道远,每每想到肩负着传授中华文化的使命,便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无论如何,要有坚持的勇气、改革的勇气,闯过这个教学瓶颈,或许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