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视角

2015-09-10 07:22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莫言鲁迅作家

叶水涛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段话。任何一部作品,由于评说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即视角的不同,所见便有很大的差异。

莫言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莫言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他的《蛙》以一个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书信、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了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在平实中尽显生命的创痛和坚韧,心灵的隐忍和闪光,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着的创新精神。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莫言是一个诗人,一个能撕下那些典型人物宣传广告而把一个单独生命体从无名的人群中提升起来的诗人。他能用讥笑和嘲讽来抨击历史及其弄虚作假,也鞭笞社会的不幸和政治的虚伪。他用嬉笑怒骂的笔调,不加掩饰地讲说声色犬马,揭示人类本质中最黑暗的种种侧面,好像有意无意,找到的图像却有强烈的象征力量。(《新华文摘》,2015年第14期)

显然,“茅奖”的评委会着眼于莫言讲述故事的方法以及修辞的技巧和风格。“诺奖”的评委会所强调的是莫言小说中的人性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功能。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西方阅读莫言与我们的区别。莫言的获奖意味着,在文学领域,我们终于可以和西方强势国家平等地交流对话,作家和作品可以经受不同视角的解读,证明了作家的伟大与作品内涵的丰富。

对于同一作家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评论,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评论。长期以来,“标准”的鲁迅论述,总是强调他“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光明进来”。海外学者夏济安论鲁迅,着眼点却在黑暗,说表现了“死和美的恐怖”的无常与女吊“在鲁迅一生中都保持着魅力”。夏济安说鲁迅“透过浓厚的白粉胭脂的假面,窥视着生命的奥秘”,“他甚至可以被生活中存在的这种黑暗的威力所震魇,他同情那些脱离了他们的社会环境而处于孤独时刻的个人”。

1979年,李泽厚在《略论鲁迅的思想发展》那篇文章中,也说到鲁迅的孤独:“尽管个人主义的孤独感对鲁迅一生有强大的影响……但鲁迅一生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广大人民。”但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泽厚对鲁迅有新的诠释,他说,鲁迅之所以有独特的光辉和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他“一贯具有孤独和悲哀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融合在一起,才使他更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这是从承认鲁迅的“孤独”到称赞他的“孤独”。

西方接受美学的崛起,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作家作品的不同解读体现了读者与作者、文本的互动,由此,不断地生成文本新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读者的阐释也受制于作者与文本,而不能随心所欲。诸如,有评论者说,鲁迅的“孤独”是“屈从于历史理性”,放弃了对神圣东西的信赖,成为现代虚无主义的同路人。如此论断,抽掉鲁迅对现实的抗争,看不到他韧性战斗的孤独,显然有失偏颇。西方社会对莫言作品的一些评说,同样也有视角盲区,带有文化的偏见。

由此,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我们会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呢?诸如,不能由统编的教学参考资料作出标准化、唯一性的解读;不能高蹈而空洞地解读,无端地拔高作品的境界与内涵;不能机械而孤立地解读,将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文本的解读要有整体的感知、独到的发现和个性化的评说,让学生在品读文本语言、揣摩文本艺术匠心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想象能力与审美的趣味。

猜你喜欢
莫言鲁迅作家
作家的画
过去的年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爱如莫言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