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梅
摘 要: 初中音乐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科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本文从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入手,简单讨论如何实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教学模式 创新改革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应有含义,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但在如今初中音乐教学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需要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一、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现状
(一)教育者不重视初中音乐教育。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一直不受人们重视,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总认为音乐课程是“副科”,其重要性无法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相比。因此,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程的态度都不正确,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程安排过少,经常为“主科”让路,其他科目教师经常占用音乐课时,忽略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观念落后,忽视音乐本身的魅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观念上,大部分音乐教师没有顺应新课改要求,教学观念落后,在教育过程中忽视音乐本身魅力,无法合理利用音乐作品本身特点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在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音乐课堂内容十分单调乏味,学生无法体会学习的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降低音乐教学效率。
(三)音乐作品选择存在问题。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音乐作品的重要性,音乐作品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迎合学生的口味,直接导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教师无法用音乐作品打动学生,失去音乐课堂的魅力,让原本充满活力和灵性的音乐教育变得枯燥乏味,严重影响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
(一)转变初中音乐教学观念,重视初中音乐教育。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转变初中音乐教育观念是教育者首先应当做的。教师应当摒弃自身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创造的情感氛围,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如《泥土的歌(四)》、《山歌好比春江水》一课中,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让学生自己发表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改善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传统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授课时一般将音乐作品直接展示给学生,然后采用“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变得机械式,导致学生无法切实体会音乐作品的含义,无法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教育者应当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在课堂开始时,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音乐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为学生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的心灵投入到音乐世界中,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在体会音乐情感的同时深化音乐学习。例如在《乡间的小路》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乡村间的风景,并以《乡间的小路》为背景歌曲,让学生切实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本堂课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合理选择音乐作品,创设学生喜爱的音乐氛围。
教学过程中,除了做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喜欢新鲜事物,但也有对音乐理解存在困难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下来,总结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从而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创设出学生更喜爱的音乐情境。例如某班级在《乡间的小路》一课中反应不够积极,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情感的过程中兴趣不高;而在另一堂《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一课中反应热烈,学生都沉浸在歌曲《黄河大合唱》磅礴的气势中,表明该班级学生普遍喜欢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对此类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在教学内容上做出调整,增加此类音乐作品教学,迎合学生口味,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进入到音乐创设的情境中,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初中音乐教学是一项长久性、基础性工作,在素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当重新树立音乐教育观念,利用创设音乐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晨泽.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以“情”感人以“美”育人[J].俪人:教师,2015(5):112-112.
[2]吴海燕.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3(60):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