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年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情绪对学习动力的影响,阐述了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情绪的三步骤,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情绪对学习动力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业成绩和生活幸福度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管理 学习动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出现了弱化及偏向的情况,“逃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而且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滑坡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影响国家的综合发展。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学习动力的缺乏与“坏情绪”有关,如陈雄锋、李敏等认为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或弱化的首要原因是某些情感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李宝富等人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学习焦虑、过度学习导致的身心疲劳及偏离目标的学习判断等。情绪研究专家艾克曼指出,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增强其对学习动力的积极影响。
一、学习动力的概念
1957年,前苏联教育学家姆·阿·达尼洛夫等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动力”的概念。学习动力的涵义至今在学术界已有的典型定义归纳如下: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起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动力,是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学习动力是一个系统。
二、学会情绪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
很多咨询疗法理论认为个人经历的影响、儿时学到的东西,往往比后来认识到的更加顽固、更加难以消除,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模式,可用此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化行为。
(一)识别、接纳和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
1.洞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要。
学会悉心洞察(或者有学者称为关注)自己的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当情绪发生变化了,你要意识到这一点。能够在一段情绪经历中观察自己,并且应该是在好几秒钟之内,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情绪化阶段,并且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我们可以重新衡量、重新评估,如果情绪化的反应不得当,则可以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2.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
应对消极情绪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学会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犹如有些同学喜欢晴天,当出现阴雨天就会因不能接纳而烦恼和消极。对于情绪也是如此,情绪是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个人的情绪都包括喜怒哀乐,因此出现负面情绪是正常现象,要像能接受阴天一样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出现,一旦你允许自己出现负面情绪,且出现后不急于逃避和应对,而是“由它去”,任其自由消失,你的情绪就能够稳定很多、淡定很多。
3.与负面情绪对话,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
人需要不断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想法,才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出现起伏,尤其是强烈情绪的出现,是了解自己的大好机会,问问情绪为什么产生?它想告诉你什么?要怎么做它才能舒心而退?从中了解自己冰山下的潜意识是怎样的,从而完善自我。
(二)宣泄和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1.运用适当方式及时宣泄情绪。
强行压抑情绪,会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各种客观数据表明,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患癌症。因此,学会以合理方式宣泄情绪无比重要。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如痛哭、诉说、逛街、听音乐等,每人会有自己习惯的宣泄方式,其中运动、向朋友或家人倾诉等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和得到安慰的都是非常好的宣泄方式。
2.阻断“受害者”思维。
许多烦恼源于用病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幸,当你用“受害者”思维看待世界时,会倍感绝望难以面对,当你用“应对者”思维看待世界时,则能够想到的方法会比困难多。
(三)培养积极思维模式促健全人格
1.培养利导思维模式。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思维有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之分: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亦往积极方面去想;弊导思维就是凡事往坏处想。只有运用好利导思维,才能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陷入弊导思维,从而损害身心健康。
2.接纳自我与他人,平常心看待不足。
对自己,要清晰认识,确立适合自己优势潜能发挥的目标,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人才。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可改变的。在接纳自己的缺点存在,允许自己犯错误的基础上,也要能接纳别人有缺点存在。“人无完人”。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习惯、爱好和生活方式,不必强求别人迎合自己,也不必对他人要求尽善尽美。对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给予的帮助要懂得感恩,感恩能带给人巨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情绪。
3.反思错误的思维信念,拔掉负性情绪之根。
我们依靠什么转换情绪呢?靠思维。遇到消极情绪时学会自我反省,“留一只眼睛看看自己”,不断分析自己的压力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是否由不合理的信念造成,改变这些不合理信念,当信念大过于情绪时,就可以当自己的主人。要不断觉察反省自己是否有这些思维模式,如果有的话,则要不断提醒自己改变这一想法,从而拔除烦恼的根源。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哲社课题《高职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驱动途径探索》(项目号:SK201306)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