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植入传统文化的研究

2015-09-10 07:22许立敏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言古诗文语文课堂

许立敏

语文不仅是学习文化的工具和手段,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传统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写作手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关注文言名句的品读

大部分传统文学作品的内容都是源自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体悟和感怀。因此,只有仔细品读作品中的文言名句,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状态。例如在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只有认真品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才能领悟到作者的大无畏精神,及对外敌的蔑视和对国家的忠诚。再如,品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才能领会作者王维身在他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则启发学生要脚踏实地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导学生做好事不分大小,要严于律己,逐渐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这些文言名句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诵读、品味这些句子,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增强传统文化意识

教师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语文课堂的主导,因此更应当自觉增强传统文化意识。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及时革新教育理念,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共同探究、平等对话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重视并自觉学习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的戏曲、诗词、小说、文言文等,都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深的民族情感。例如《归园田居》《山居暝》体现了隐士阶层宁静淡泊的情怀;《高》《离骚》则蕴含了深厚的爱国热情;《之战》蕴含了丰富的古代礼仪文化;《鲁辖拳打镇关西》则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英雄的定义和独特审美;《过秦论》更加注仁义、德化等封建政治文化;《师说》示了我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教只有及时更新观念,在语文课堂中重视统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积累传统知识,入体味作品情感,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识储备相对薄弱,且对作品的领悟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他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会感到艰涩难懂,并对文言知识的学习到枯燥无味,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害怕或排斥文言学习,这无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运用图片视频等元素,帮助学生理解文言知识,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道难》时,可以通过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关蜀道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道的险与危。在学习《将进酒》时,可为学生播放朗诵音频,让学生在欣赏朗的过程中,体会到李白的豪迈洒脱性情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中的知识和情感。

四、重视古诗文的课外阅读

拓展延伸是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节,所谓的拓展延伸是指在研读文本的础上,充分关注课外阅读,并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文本阅读和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词汇和文言技巧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和思考能力,若要固这些知识,就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展阅读,更加全面、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统文化。例如,学习了《采薇》《氓》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诗经》中的其作品。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其他回目。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传》。这样通过课外阅读,不断巩固学生已经习得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将语文学习纳入更加广阔的文学框架中,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语文学习。同时,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进而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把握古诗文精髓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精髓,用心体会古诗文的“题眼”。古诗文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作者遣词用句总是反复推敲。只有把握诗文中的关键词句,才能准确体会诗文的感情和意蕴。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将静态的景色动态化,赋予了春风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用夜幕中的星星和月亮,以及空旷的平野和奔涌的江流,营造了一个旷远寂寥的背景,将诗人的形象衬托得越发孤独。诗歌末尾用天地间的沙鸥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更进一步增添了诗歌悲凉的意味。教师在讲授这首诗歌时,若能提醒学生关注“独”“飘飘”“病”等字眼,就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因此,教师若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采用多种讲授技巧及互动手段,指导学生定准“诗眼”和“文眼”,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妙和广博,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文言古诗文语文课堂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文言实词推断法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